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利用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探讨BMI与恶性肿瘤发病的关联性及其强度。方法采用2006年开滦集团体检人群队列(收集基线调查时人口学、生活方式和身高、体重等测量指标信息).通过主动和被动随访相结合方式,收集肿瘤发病、死亡等结局信息。排除随访时问<1年的新发病例后,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低体重、超重和肥胖与肿瘤发病的风险比(HR)和95%CI,调整变量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饮酒和HBsAg(仅在肝癌中调整):对男性肺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分别按吸烟、HBsAg和绝经状态分层后纳入模型重新分析。结果至2011年12月31 Et,随访人群纳入队列133 273人,其中男性106 630人(80.0l%)、女性26 643人(19.99%),共随访570 531.02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4.28年。男性低体重(BMI<18.5kg/m2)2 387人(2.24%),正常体重(BMI 18.5~23.9 kg/m2)45 090人(42.29%),超重(BMI 24.0-27.9 kg/m2)43 774人(41.05%),肥胖(BMI≥28.0 kg/m2)15 379人(14.42%);女性低体重858人(3.22%),正常体重14 037人(52.69%),超重8 507人(31.93%),肥胖3 241人(12.16%)。共收集肿瘤新发病例1 647例,其中男性1 348例,女性299例。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表明,与正常体重者相比,男性低体重者胃癌(a//R=3.82,95%CI:1.97。7.38)和肝癌(棚月=3.00,95%C1:1.36~6.65)的发病风险增加;男性肥胖(aHR=2.75,95%C1:1.25.6.06)和超重(a//R=1.98,95%CI:1.03,3.82)者结肠癌发病风险增加;男性膀胱癌病例中,超重为保护性因素(aHR=0.44,95%CI:0.23-0,84);男性肺癌病例中,超重和肥胖均为保护性因素(超重:aHR=0.59,95%Cl:O.46一O.76;肥胖:aHR=0.64,95%CI:O.44。O.92)。而较之体重正常女性,女性肥胖者乳腺癌(aHR=1.86,95%C1:1.05~3.31)的发病风险增加:分层分析显示:刘‘于男性肺癌,超重对不吸烟者和吸烟者均起保护作用(小吸烟者:aHR=0.50,95%C1:O.35-0.72;吸烟者:aHR=0.70,95%CI:0.50一O.98),肥胖仅对男性不吸烟者起保护作用(a//R=0 57,95%CI:O.33~O.97),而男性吸烟者与肺癌发病风险不存在相关性(aHR=0.72,95%C1:0.43~1.21)。按女性绝经状态分层后,肥胖增加了绝经后乳腺癌的发病风险(aHR=1.97,95%CI:1.01~3.82),而与绝经前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BMI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因肿瘤不同而存在差异。低体重与男性胃癌和肝癌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肥胖与男性结肠癌、女性绝经后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风险存在相关性,而超重可能刘‘于男性肺癌和膀胱癌发病起到保护作用,肥胖可能对于非吸烟男性肺癌发病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2.
背景:平板运动试验是评价心肌梗死预后的重要手段。目的:探讨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结局和转归意义。设计:以患者为观察对象,前后对照设计。单位: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血管病房及门诊。对象:选择2002-03/2004-04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血管住院及门诊就诊的心肌梗死患者196例,男108例,女59例;年龄29~50岁,平均(44±8)岁。入院时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经一段时间治疗后转为心肌梗死恢复期患者。排除29例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167例心肌梗死患者,前间壁心肌梗死65例,前壁心肌梗死57例,下壁心肌梗死55例。…  相似文献   
113.
恢复血型血清学技术培训 提高临床输血水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打开了国内输血界对外交流的窗口,也逐步加强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术交流,引进了规范化的输血前实验室技术、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等技术,聘请国外专家分别在成都、上海、北京等地讲授血型血清学技术,指导临床输血,并开办针对基层输血工作者的血型血清学技术培训班,使得各地输血学术会议也有了血型血清学交流的一席之地,促进了安全有效的输血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4.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据本草记载"灯盏花性寒、微苦、甘温辛,具有散寒解表,驱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筋活络,消炎止通功效."云南灯盏花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总黄酮.在近年开发黄酮类诸药中,是唯一能用于静脉给药的中成药制剂.疗效快捷、高效持久,天然药物安全无毒.我院应用灯盏花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90例,并与4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极化液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5.
目的提高老年性鼻出血的治愈率。方法在对症治疗基础上针对他们出现的最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心理干预治疗。结果经过心理干预治疗的患者,应激失调降低,血压平稳,住院时间缩短,精神状况良好。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可以作为综合性整体医疗的一部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6.
目的分析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管内注射典舒眼膏治疗泪道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7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另一组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管内注射典舒眼膏治疗,对二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应用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治疗组治疗23眼,有效15眼(56.52%),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管内注射典舒眼膏组53眼,有效41眼(81.13%)。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管内注射典舒眼膏组与单纯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联合泪管内注射典舒眼膏组相对于单纯Nd:YAG激光泪道成形术组治疗慢性泪囊炎,疗效更加稳定,手术成功率更高,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7.
正患者男,60岁,因"喉恶性肿瘤"于2014年3月于外院行"垂直半喉切除术",术后半年声嘶伴呼吸困难1个月后就诊于我院。电子喉镜示:喉术后改变,右侧喉室膨隆,凸向喉腔,喉口狭窄,黏膜光滑(图1)。喉部CT示:会厌软骨右侧可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CT值约39 HU,与会厌分界不清,向下累及右侧杓会厌皱襞、右侧声带,局部突向喉腔。喉腔受压变形,病变沿甲状软骨右上间隙突入颈部软组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探讨TC-1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病理分类、分级、TNM分期中的差异性,为进一步研究TC-1在NSCLC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nsion法检测TC-1蛋白在95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统计学分析其在病理分类、分级及临床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与否的差异性。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TC-1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胞浆中和部分胞核。肺鳞癌和腺癌总阳性率分别为63.46%、72.09%,差异性不显著(P=0.154)。鳞癌高、中、低分级阳性率分别为20.00%、65.51%、72.22%,经Kruskal-Wallis H检验无明显差异性(P=0.075)。腺癌的高、中、低分级的阳性率分别是33.33%、65.21%、88.23%,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5)。NSCLC(鳞癌、腺癌)的TNM分期Ⅰa、Ⅰb、Ⅱa、Ⅱb、Ⅲa、Ⅲb的表达强度经检验差异性显著(P=0.029)。有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阳性率为90.57%(48/53)、无淋巴结转移者原发灶阳性率为38.09%(16/42),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差异性非常显著(P=0.000)。53例伴淋巴结转移的NSCLC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阳性表达相关性用Spearman检验,有相关性(r=0.39,P=0.000)。结论:T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高表达,TC-1表达与病理分型、鳞癌分级无关,与腺癌分级、NSCLC 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与否相关。提示TC-1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高低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0.
目的 评估透明质酸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行关节上腔注射和透明质酸钠单独用药行关节上腔注射对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的疗效.方法 64例颞下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试验组采用透明质酸钠与地塞米松磷酸钠联合用药行关节上腔注射,对照组采用透明质酸钠单独用药行关节上腔注射.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在张口度和疼痛方面的疗效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在张口度和疼痛方面都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在疼痛方面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明质酸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关节上腔注射和单纯透明质酸钠关节上腔注射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改善张口度和缓解疼痛有较好疗效,但在缓解痛疼方面透明质酸钠联合地塞米松磷酸钠优于单纯透明质酸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