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241.
中医症状规范化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医对症状的丰富辨识是中医的一大特色,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中医症状方面也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给临床、科研、教学及国际交流都带来了一定困难,影响着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加大对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的力度。 1 中医症状的规范化是整个中医体系规范化研究的基础 目前,中医理论的规范化研究主要集中在证病方面,国家先后制订了一些相关标准,如各类规划教材、《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等。然而许多内容在各个标准中却不一致,导致实际使用过程中又出现了新的不规范。针对这一…  相似文献   
242.
补肾益智方改善 Alzheimer 病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观察补肾益智方对D-半乳糖合并Meynert基底核损毁的Alzheimer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分别用高、低剂量补肾益智方灌胃治疗4周后,进行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检测,并与正常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补肾益智方高、低剂量灌胃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比模型组缩短(P〈0.05),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及围绕平台40cm环内游泳时间较模型组明显  相似文献   
243.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学研究人员开始熟悉循证医学这个名词,谈论循证医学已经成为医学界的新时尚,甚至有人将循证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基因组工程相媲美。那什么是循证医学?它与网络又有什么关系呢?简单地说,循证医学就是在强调“医学实践应该循证”这一基本原则下,指导人们辨别什么是医学实践应该遵循的“证据”,如何获取和应用这些“证据”的医学方法学。在强调要求医生在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中,必须依据最佳、最科学的证据。当然,它会指导人们如何科学、系统地获取和应用指导临床医学决策的最佳证据。这里也许人们要问,难道在  相似文献   
244.
文章通过对《黄帝内经》中“水”“湿”“饮”论述的整理和提炼,发现在《黄帝内经》中“水”“湿”“饮”在医学上的分类属性、概念内涵是不同的。“水”为“五行”范畴,与肾相对应。“湿”属六气范畴,太过则成为湿邪,人体脾脏最先受湿邪侵犯。“饮”多指引用之物,包括水、浆、醴、涼、医、酏。在疾病命名方面,水病、伤饮是独立病名,“湿”无独立病名,归属于病因与病机。以上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汉时期中医学对“水”“湿”“饮”的主流理解,也为中医学三者概念的分合衍变研究提供了基础,为认识现代其相关疾病本质、辨析疾病病机和精准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诊疗指导。  相似文献   
245.
目的 运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分析冠心病痰湿证、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3种证候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为冠心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20例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痰湿证38例,血瘀证18例,痰瘀互结证64例)及51名健康人的血液样品,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质谱(UHPLC-Q-Orbitrap HRMS)技术对样品进行检测,利用Progenesis QI和Simca-P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及内源性生物标志物的筛查,通过Metabo Analyst数据库分析代谢通路。结果 共得到10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中N-乙酰鸟氨酸和月桂酸是冠心病血瘀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1,1-二氯乙烯环氧化物是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其余6个为冠心病共性差异代谢物,涉及视黄醇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等9条代谢通路。结论 冠心病痰湿证、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3种证候之间有共性代谢物及差异性代谢物,对于冠心病中医证候辨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46.
秦伯未和任应秋二老是建国初期辨证论治的主要倡导者,二老关于辨证论治的论述同时包含关于病证关系深入的讨论,一向为学界忽视。笔者回顾和梳理秦伯未、任应秋二老关于病证关系相关阐述,还原二老对病证关系的基本定位:先辨病、后辨证应是两位前辈的共识;强调辨病基础上的辨证论治,中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医学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47.
舌诊是中医辨治疫病的重要客观依据。本研究将舌象APP应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舌象特征观察,以了解其在疫情环境下的适用性,助力中医药诊治传染病工作。通过实践发现,舌象APP让医生能够较便捷、迅速、灵活地客观采集患者舌象,通过舌象特征数据分析能够一定程度上客观反映新冠肺炎的舌象特征一般规律。舌象APP所采集舌象信息提示新冠肺炎患者舌色以红色为主,苔色多苔白、苔黄或黄白相兼,苔厚、苔腻患者较多。通过此次舌象APP的实践应用,反映出一些问题:(1)舌象APP对舌形、舌苔判断重复性较差,如APP对相同舌图分析结果中舌胖瘦不一致率高达(62.96%);(2)舌象APP分析指标仍以定性指标为主,区分度较差,未能很好地进一步反映不同年龄、性别、疾病分型及不同发病时间段的舌象差异及规律;(3)舌象APP所采集舌象特征指标不全,缺乏舌象光泽度(如舌暗)、舌态等信息。本研究启示,应充分结合现代先进科学技术,通过录制舌象短视频、定性指标定量化、全面采集舌象特征指标、加强舌象特征标定等改进措施,促进舌象APP的迭代升级,更好助力于中医防治疫病工作。  相似文献   
248.
通过系统整理并阐释朱丹溪“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的理论认识和诊治经验,探析朱丹溪从“痰挟瘀血”辨治疾病的思路。朱丹溪认为“痰夹瘀血,遂成窠囊,此为痞、为痛、为呕吐、噎膈、反胃之次第也”,且提出“名虽不同,病出一体”,多种疾病均见“痰挟瘀血”。朱丹溪认为人体常因气机失常、怫郁而生痰湿,久病或重病则痰挟瘀血,生成窠囊,依据临床表现不同有痞、痛、呕吐、噎膈、反胃等病之分。治疗这类疾病注重痰瘀分治,常用四君子汤加减健脾理气,二陈汤加减降气化痰,四物汤加减养血。窠囊既成,常用苍术燥湿行痰,桃仁、红花活血行血。每以枳术丸加减除痞,以五积丸治积聚,以四物汤加减及牛羊乳补养阴血、降火散结治噎膈。  相似文献   
249.
目的?评价全杜仲胶囊降低轻度原发性高血压肾虚证患者血压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小样本观察试验设计,纳入轻度原发性高血压肾虚证患者60例,将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给予全杜仲胶囊,对照组给予全杜仲胶囊模拟剂,均每次3粒,每日2次,疗程12周。记录用药4、8、12周诊室血压,用药12周后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计算平均血压,计算血压达标率、降压有效率,测量家庭血压并计算血压变化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各有27例患者完成研究。与对照组同期比较,治疗12周试验组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P<0.05),诊室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值以及诊室血压达标率、夜间家庭舒张压AUC升高(P<0.05)。结论?全杜仲胶囊可以降低轻度高血压病肾虚证患者诊室血压(研究注册编号:No.ChiCTR19000216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