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 采用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 ,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血气、生化、尿量及出血量等。根据原位肝移植术无肝前期、无肝期、新肝期的特点 ,给予相应的麻醉处理。结果 ① 13例肝移植病人手术均成功完成 ,手术较一般手术出血多 ,快速输血 ,给予多巴胺和肾上腺素维持血压 ,术中呼吸、循环维持满意 ;②术中出血 (44 5 0± 2 6 40 )ml,尿量 (45 0± 2 5 6 )ml,手术时间 (370± 110 )min ,无肝时间 (86± 2 6 )min ;③与麻醉前相比 ,血压在腔静脉阻断和开放即刻下降 (P <0 .0 1) ;CVP在腔静脉阻断时降低 (P <0 .0 1) ,腔静脉开放后 5min内增高 (P <0 .0 1) ,心率在无肝期和新肝期增快 (P <0 .0 1) ;④与麻醉前比较 ,无肝期和新肝期K+ 浓度和TCO2 下降 (P <0 .0 5 ) ;无肝期至手术结束时红细胞压积、pH和HCO3 -1值均下降 (P <0 .0 5 ) ;PCO2 无肝期下降、新肝期升高 (P <0 .0 5 ) ;BE新肝期和术毕均下降 (P <0 .0 5 )。结论 非体外静脉 静脉转流下病人原位肝移植围术期循环、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变化剧烈 ,积极预防性对症治疗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喉罩通气导管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喉罩通气组(L组,30例)和气管插管组(T组,30例).分别记录L组和T组异丙酚用药总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两组在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1min(T2)、5min(T3)、拔管前(T4)、拔管后1min(T5)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指脉血氧饱和度(SPO2)、呼末二氧化碳(PETCO2)的改变,观察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术后呛咳,咽痛,恶心呕吐、声嘶的发生率.结果 两组异丙酚总用药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L组T1、T2时点MAP、HR明显低于T0(P<0.05).T组在T1时点MAP、HR低于T0(P<0.05)、T2及T3、T4时点MAP、HR明显高于T0(P<0.05),其余时点与T0比较无差异(P>0.05).组间比较:T2、T3、T4、MAP、HR有显著性意义,T组高于L组(P<0.05),其余时点比较无差异(P>0.05),置人喉罩通气导管后各时点PETCO2均高于T组,两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保持在正常范围之内.各时点SPO2均正常.两组间一次性气管插管或喉罩置入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拔管或罩期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咽痛、声嘶、呛咳发生率L组明显低于T组.恶心呕吐发生率L组高于T组(P<0.05).结论 喉罩通气导管应激反应较气管插管小,术后副作用少.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全身麻醉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3.
止血芳酸对体外循环中血栓素A2、前列腺环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观察止血芳酸(PAMBA)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血栓素A2(TXA2)、前列腺环素(PGI2)对影响,探讨其对CPB中血小板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40例择期CPB心脏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观察组(A组)于CPB前、CPB预充液中以及鱼精蛋白中和后10min,经中心静脉分别给予PAMBA250mg;对照组(B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切皮前、CPB开始后30min、CPB停机及手术结束时检测血小板计数,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TXB2和6-keto-PGF1α的浓度。结果 CPB前两组血小板计数无明显差异。转流后两组各时点和基础值相比显著下降(P<0.01),但A组和B组相比血小板计数降低程度明显减轻(P<0.05);B组TXB2明显升高,6-keto-PGF1α与转流前比较有所升高,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升高;观察组TXB2的增加及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6-keto-PGF1α的增加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PB前和CPB中给予PAMBA有利于维持TXA2和PGI2在体内的平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血小板的功能,显著减少了CPB和术后非外科性出血。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_A磺酸钠后处理联合控制性低中心静脉压(low central venous pressure,LCVP)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术中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脏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30~65岁,BMI 20~26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例。四组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D组采取丹参酮Ⅱ_A磺酸钠后处理;DL组采取丹参酮Ⅱ_A磺酸钠后处理联合控制性LCVP(CVP 1~5cm H_2O);L组采取控制性LCVP(CVP 1~5cm H_2O);C组为对照组,维持CVP在6~12cm H_2O。分别于肝门阻断前10min(T_0)、再灌注后2h(T_1)、6h(T_2)、12h(T_3)和24h(T_4)经颈内静脉采血检测血清NF-κB、细胞黏附分子-1(ICAM-1)、ALT和AST浓度,同时记录MAP、HR和CVP。结果 T_0、T_1时L组和DL组CVP明显低于C组和D组(P0.01)。与T_0时比较,T_1~T_4时四组NF-κB、ICAM-1、ALT和AST浓度明显升高(P0.01)。与C组比较,T_1~T_4时DL组、D组和L组ALT、AST、NF-κB和ICAM-1浓度明显降低(P0.05)。T_1~T_4时D组和L组NF-κB、ICAM-1、ALT和AST浓度明显高于DL组(P0.01)。结论丹参酮Ⅱ_A磺酸钠后处理联合控制性LCVP用于肝脏部分切除患者,能减轻肝脏IR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全身麻醉下行胃肠肿瘤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男94例,女26例,年龄66~85岁,体重48~78kg,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地塞米松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D组于术前1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稀释成2ml),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2ml。分别于术前1d、术后1、3、7d时行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术后评分低于术前1分以上确定有认知功能下降,则诊断为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并分别于上述时点采集患者血样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IL~(-1)β、TNF-α、C反应蛋白(CRP)及皮质醇(Cor)浓度。结果 D组患者POCD发生率为9例(15.0%),明显低于C组的19例(31.7%)(P0.05)。与C组比较,D组患者术后1、3d时血清NSE、S100β、IL~(-1)β、TNF-α、CRP及Cor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可改善老年胃肠肿瘤根治术患者的POCD,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性反应及Cor过度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前世界糖尿病患者约17亿,在未来的25年可能会增加到37亿,而糖尿病患者合并循环休克、心肌缺血、中风和器官移植的机会日益增多,缺血-再灌注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糖尿病和缺血-再灌注的机体都处于-个高氧化应力的状态,产生大量的活性粒子,如:活性氧粒子(ROS)和活性氮粒子(RNS),影响细胞信号转导、造蒯指质、蛋白质和DNA的损伤导致细胞凋亡或坏死.  相似文献   
57.
目的评价远隔缺血预处理联合七氟醚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时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250~300 g,成功建立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的大鼠心脏之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五组(n=15):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远隔缺血预处理组(R组)、七氟醚后处理组(S组)和远隔缺血预处理+七氟醚后处理组(RS组)。C组持续灌注150 min。IR组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R组给予远隔缺血预处理后,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S组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于再灌注初给予经2.4%七氟醚饱和的K-H液灌注2 min。RS组给予远隔缺血预处理后给予缺血-再灌注处理,于再灌注初给予经2.4%七氟醚饱和的K-H液灌注2 min。再灌注末,采用1%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测定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采用ELISA法检测肌酸激脢同工酶(CK-MB),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oll-样受体4(TLR4),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人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KB-α),核因子-κBp65(NF-κBp65),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基因-2(Bcl-2)和Bcl-2相关蛋白(BAX)的蛋白含量。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C组比较,IR组、R组、S组和RS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增加,CK-MB、IL-8、IL-6和TNF-α浓度,TLR4、HMGB-1、MyD88、NF-κBp65、Caspase3和BAX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IKB-α和Bcl-2蛋白含量明显降低(P0.0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恶化。与IR组比较,R组和S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CK-MB、IL-8、IL-6和TNF-α浓度,TLR4、HMGB-1、MyD88、NF-κBp65、Caspase3和BAX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IKB-α和Bcl-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与R组和S组比较,RS组心肌梗死体积百分比明显减小,CK-MB、IL-8、IL-6和TNF-α浓度,TLR4、HMGB-1、MyD88、NF-κBp65、Caspase3和BAX蛋白含量均明显降低,IKB-α和Bcl-2蛋白含量明显升高(P0.05),心肌组织病理形态明显改善。结论远隔缺血预处理和七氟醚后处理均可抑制TLR4/NF-κBp65信号通路和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两者联合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单独处理。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乌司他丁(UTI)和甘油果糖对大鼠脑出血后水通道蛋白4(AQP4)的影响。方法 10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A组)、脑出血组(B组)、乌司他丁组(C组)、甘油果糖联合乌司他丁组(D组)。采用自体动脉血注入尾状核法制成大鼠脑出血模型。A组不注药,C组尾静脉注入乌司他丁1.5 U·g-1·h-1,D组尾静脉注入甘油果糖0.6 ml·kg-1·h-1和乌司他丁1.5 U·g-1·h-1,B组在相同时间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分别在造模后6 h、1、3、5、7 d免疫组化法观察AQP4表达,伊文思蓝法测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干湿重法计算脑含水量。结果与A组相比,B、C、D组AQP4于造模后6 h开始升高,3 d达到高峰,7 d仍高于正常,D组明显低于B组(P<0.05);脑出血后BBB通透性均在出血后6 h开始增高,1~3 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D组最低(P<0.05);B组脑含水量6 h开始增加,3 d达高峰后缓慢下降,7 d仍高于正常(P<0.05),D组各时点含水量均低于C组(P<0.05)。结论脑出血后可能通过上调APQ4表达,增加BBB通透性,参与脑水肿形成,而早期联合给予甘油果糖与乌司他丁可明显抑制此进展。  相似文献   
59.
目的 评价线粒体自噬对术前睡眠剥夺老龄大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64只,20~22月龄,体重550~7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睡眠剥夺(SD)组、手术(S)组和睡眠剥夺+手术组(SS)组各16只。SD组和SS组采用改良多平台水环境睡眠剥夺法建立睡眠剥夺模型,S组和SS组大鼠行胫骨骨折加髓内固定术。分别于术后1、3、7 d(T1~T3)时采用条件性恐惧记忆实验测定大鼠认知功能,第7天行为学测定结束后立即处死取海马组织,采用TUNEL检测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噬情况,JC-1探针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印迹检测大鼠海马组织LC3、Beclin1、Parkin及p62蛋白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其余3组术后条件诱导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LC3-Ⅱ/LC3-Ⅰ比值、Beclin 1及Parki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6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与SD组和S组比较,SS组术后条件诱导僵立时间百分比明显降低,海马神经元凋亡指数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对肥胖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早期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9年6—12月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的肥胖患者90例,男42例,女48例,年龄25~55岁,BMI 28~35 kg/m2,ASA 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预康复组(P组)和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组(M组),每组30例。C组仅采用传统术前宣教,P组术前两周采用预康复方案,M组术前两周采用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方案。于预康复前1 d(T0)、拔管后6 h(T1)、拔管后7 d(T3)测定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肺超声评分(LUS)。于T0、拔管后3 d(T2)、T3行6 min步行测试记录6 min步行距离(6MWD)。记录术后24 h内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总按压次数、补救镇痛例数。记录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记录术后7 d内低氧血症(SpO2≤92%)、肺不张、肺部感染等肺部并发症(PPCs)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T0时比较,T1时C组、P组和M组FVC、FEV1明显降低(P<0.05),LUS评分明显升高(P<0.05);T3时P组和M组FVC、FEV1明显升高(P<0.05),6MWD明显增加(P<0.05),C组、P组和M组LUS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组和M组T1、T3时FVC、FEV1明显升高,LUS评分明显降低(P<0.05),T3时6MWD明显增加(P<0.05),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明显缩短(P<0.05);M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低氧血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P组比较,M组T1、T3时FVC、FEV1明显升高(P<0.05),LUS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
结论 术前进行呼吸训练器辅助预康复措施能有效改善肥胖患者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肺部状况、提高术后运动耐力、降低低氧血症发生率,加速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