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外耳道基底细胞癌,极为罕见。现报告1例。患者女,62岁,1989年9月13日入院。主诉:右耳刺痛4年,听力减退2月,于1985年8月开始右耳道微痛、发痒,1989年1月右外耳道外段肿胀,流少量血性液,耳痛加重,疼痛向耳屏前上部、同侧颞部、乳突尖、上颈部放射,耳内作响。先后在4所医院就诊,分别诊为“神经痛”、“外耳道炎”、“耳道软骨膜炎”等进行治疗无效。一般检查正常。无面瘫,颈淋巴结不肿大,胸膜未见异常。右侧耳屏不肿胀,有压痛,耳廓无牵拉痛,  相似文献   
82.
83.
本文报道了69例矽肺病人和31例年龄配对的健康男性的血清-微球蛋白(-m)的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表明,Ⅰ期矽肺病人血清β_2-m的X±S为2.13±0.70;Ⅱ期为4.52±2.08;Ⅲ期为4.74±1.80μ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矽肺病人病情进展而增高。Ⅰ期矽肺病人血清β_2-m含量,有症状组高于无症状组。本文对血清β_2-m在各期矽肺病人体内检出的特异性、假阳性、假阴性率敏感性,以及对矽肺免疫的意义作了扼要讨论。  相似文献   
84.
胎头吸引器助产是产科常用的助娩手段,正确使用可提高产科新生儿质量。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行胎头吸引助产术40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5.
早产儿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是早产儿长期胃肠外营养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特征是结合胆红素≥34.2 μmol/L,伴或不伴肝酶异常,排除其他疾病。其常见危险因素包括胎龄、低出生体质量、胃肠外营养的持续时间、胃肠外营养成分、感染、胃肠疾病、基因易感性等。这种肝损害大多程度较轻,停止静脉营养会自愈,但也有少数会进展到肝纤维化。尽管熊去氧胆酸和鱼油来源的、富含ω-3 PUFA(n-6∶n-3=1∶7)的脂肪乳剂可用于治疗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但临床实际仍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疗肠外营养相关性肝病的策略,需不断寻找新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6.
不同排痰方式对支气管扩张症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1年2月~2004年2月,我院对支气管扩张症患者98例行不同排痰方式并观察对疗效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88.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眼针治疗;对照组50例,口服月月舒牌痛经宝颗粒治疗。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痛经疗效,治疗组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变化情况。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两组比较,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不同切变率下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均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眼针对于原发性痛经确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明显改善痛经患者的临床症状。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机与血液的高"浓、黏、凝、集"状态有关,眼针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子宫微循环的作用,从而使疼痛缓解。  相似文献   
89.
思密达和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思密达和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疗效。方法:将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00例随机分为口服思密达和金双歧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100例,治疗中定期检测胆红素,了解胆红素下降情况,观察患儿黄疸消失时间,并比较疗效。结果:口服思密达和金双歧治疗组日均胆红素下降值高于对照组,胆红素降至正常值的天数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思密达和金双歧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日服思密达和金双歧疗效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思密达和金双歧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便、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0.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机制包括T、B淋巴细胞的异常活化和T细胞依赖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在T、B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和产生自身抗体的这一病理生理过程中,协同刺激分子的作用必不可少.为了解ITP患儿体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的水平与外周血血小板计数(BPC)的关系,我们采用ELISA及RT-PCR方法检测了30例ITP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sCD40L及其基因mRNA表达水平,探讨sCD40L在ITP发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