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109篇
预防医学   88篇
药学   40篇
  1篇
中国医学   31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01.
英国医学教育模式带给我们的启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琳  鲁晓擘  张跃新 《西北医学教育》2005,13(6):644-644,673
通过在英国伦敦Chealsea and Westminster医院进行访问学习,对英国的医学教育模式有了初步了解。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注重培养人际沟通能力,重视实习生教学,实行导师制,负责完成毕业论文等是英国医学教育模式的主要特点。并由此引发了对传统医学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02.
采用 LVIG 方法测定180例正常人(男110例,女70例,年龄15-78岁)DTI 各指标值,分别为 IRT:62.48±10.55ms,RFT:116.11±19.65ms,EDT178.50±22.13ms,SFT:244.54±116.34ms,AST:118.69±20.44ms,SFT/AST:2.17±1.12;其中 IRT,RFT,EDT 三个指标所测值与其他作者报告的结果极相接近.IRT、RFT、EDT 和 AST 与年龄增长呈非常显著正相关(分别 r=+0.92,r=+0.94,r=+0.98,r=+0.89);老年(≥60岁),老年前(45-59岁),壮年(30-44岁),青年(<30岁)四个年龄组中存在显著的差异(P<0.01或 P<0.05);SFT 和 SFT/AST 与年龄增长呈显著负相关(分别 r=-0.80,r=-0.88),这些结果均说明左室舒张功能有自然“衰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描述我国≥15岁吸烟人群复吸情况,分析影响复吸行为的主要因素。方法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00个区/县的400个居委会/村,以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15岁居民吸烟和复吸的相关数据。采用SAS 9.4软件进行数据清洗和分析,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复吸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共完成个人问卷19 376份,应答率为91.50%。2018年我国≥15岁吸烟者中复吸率为66.05%,其中男性66.59%,女性55.79%;15~24岁年龄组复吸率最高(82.6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15~24岁年龄组(OR=4.618,95%CI:1.981~10.763)、现在使用电子烟(OR=9.782,95%CI:3.139~30.490)、过去30 d看到过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OR=1.710,95%CI:1.291~2.265)人群的复吸率较高;与家中室内允许吸烟或没有规定相比,完全不允许吸烟(OR=0.562,95%CI:0.439~0.719)和部分允许吸烟(OR=0.487,95%CI:0.366~0.647)的人群复吸率较低。结论 中国吸烟者的复吸率较高,尤其是年轻人。建议针对本研究发现的影响因素开展相应的干预以降低复吸率,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既定的控烟目标。  相似文献   
104.
不同时辰艾灸对阳虚小鼠白细胞介素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施灸的效应差异。方法:以阳虚小鼠模型为观察对象,以白细胞介素II(IL-2)活性为观测指标,在十二个时辰里进行芍灸,结果:阳虚小鼠模型在十二个时晨里(IL-2)活性各不相同,未时最高,丑时最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艾灸可显著提高阳虚小鼠IL-2活性,寅时最大,亥时最小,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时辰艾灸对阳虚小鼠模型的IL-2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究芪红汤联合电针疗法对CABG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7年12月民航总医院收治的CABG术后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CABG术后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芪红汤联合电针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及1年内再入院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和心功能指标的差异。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 00%、83. 33%,1年内再住院率分别为6. 67%、20. 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减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治疗后2组患者PCWP、CVP、PAP显著降低,2组患者LVEDd、LAD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2组患者SV、CO、CI显著增加,2组患者EF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芪红汤联合电针疗法可有效缓解CABG术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心功能,并且能降低1年内住院率,疗效及预后优于单纯西医基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6.
陈红九  肖琳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11):1880-1880
目的观察瓜蒌牛蒡汤治疗乳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瓜蒌牛蒡汤加减口服;对照组予头孢羟氨苄胶囊口服,发热高于38.5℃者改予静滴头孢曲松钠针,治疗7d后评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瓜蒌牛蒡汤对治疗乳痈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7.
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后的两种重建术式评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 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合理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期间我院行近端胃癌次全胃切除连续病例59例,依据重建方式分为2组:胃食管侧端吻合重建组(GE组)和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重建组(GIE组),GIE组重建在残胃与食管间增加一段长35 cm的连续性间置空肠,对比分析2组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状况.结果 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及中度以上贫血病例发生.术后1和6个月体重、RBC、Hb、Alb、PNI值以及其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术后1个月RBC(P=0.006)、Hb(P=0.001)相对于术前的变化值除外],GIE组和GE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IE组术后腹部症状和反流性食管炎症状的Visick评分优于GE组(P<0.001):GIE组主要为Ⅱ级(74.2%),GE组主要为Ⅲ级(64.3%).与GE组比较,GIE组术后并未延迟首次化疗时间(P>0.05),手术时间延长(0.35士0.13)h(P=0.01).结论 调节型双通道间置空肠消化道重建在近端胃次全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有利于防止癌细胞残留和改善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8.
通过对过去工作的回顾,总结了放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包括人员管理与制度管理两方面的经验。通过严格规范并实施这些管理规定,使得放射源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既保证了放射源的安全使用,又促进了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09.
宫腔镜下治疗早期未破裂宫角妊娠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角妊娠是一种特殊部位的妊娠,在妊娠过程中可发生子宫角破裂,造成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的严重后果。以往多采用开腹、腹腔镜、B超监视下刮宫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但易造成宫角瘢痕、盆腔粘连、子宫内膜损伤等。宫腔镜是诊治宫角妊娠比较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0.
艾灸疗法影响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松  沈霖  肖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9):55-58
目的:观察艾灸疗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方法:于2004-03/2005-04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和武汉体育学院完成本课题。选取6~8月龄健康新西兰兔36只,按照组间均衡一致的原则,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骨关节炎模型组,艾灸治疗组,每组12只。骨关节炎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动物于左侧或右侧兔膝关节腔内注入16以木瓜蛋白酶制备骨性关节炎模型,0.5mL/次,隔3天再注射1次,共注射3次。艾灸治疗组动物于术后6周开始进行艾灸治疗。剪除造模侧膝关节约3cm&;#215;3cm区域毛后用点燃的艾条,距后三里(相当于人足三里)、阴阳陵泉、血海四穴高2cm处各悬灸10min,2天1次,共治疗4周。正常对照组,骨关节炎模型组不予治疗。术后10周处死所有动物,切开膝关节腔,先大体观察关节软骨、滑膜的病变。然后切取胫骨平台和股骨内髁的软骨约0.5cm&;#215;0.5cm&;#215;0.5cm组织块,行苏木精-伊红、Masson三色和甲苯胺蓝染色,通过光镜观察有关的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硝酸还原法测定关节滑液一氧化氮含量。采用原位未端原位标记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率。结果:在模型制备及饲养过程中,所有动物均无死亡,全部纳入结果分析。①大体观察结果:正常组兔膝关节软骨为淡蓝白色,表面光滑而有光泽;造模组关节软骨无光泽,为淡黄白色,软骨表面凸凹不平,出现裂隙;艾灸组关节软骨为淡白色,软骨表面粗糙。②组织形态学结果:正常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关节软骨的细胞致密而均匀,基本无破坏;Masson三色染色正常,软骨胶原蓝绿色;甲苯胺蓝染色均匀无失染。骨关节炎模型组关节软骨破坏严重,软骨表层变薄,粗糙,出现裂隙,部分软骨剥落,形成缺损区,软骨细胞数目明显减少,排列紊乱,四层结构不易分辨;Masson三色染色蓝绿色丢失严重,仅表层软骨尚可保留一些;胺蓝染色仅残存的软骨细胞及簇集的细胞核蓝染,细胞的胞浆呈紫红色。艾灸组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关节软骨破坏程度较造模组明显减轻,关节软骨表面有表浅裂隙,软骨细胞排列轻度紊乱,四层结构可以分辨。Masson三色染色全层未钙化软骨保持蓝绿色着染;甲苯胺蓝染色蓝紫色着染均匀。③骨关节炎模型组关节液一氧化氮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艾灸治疗组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比模型组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骨关节炎模型组、艾灸治疗组关节软骨细胞凋亡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艾灸治疗组比骨关节炎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⑤骨关节炎模型组软骨细胞凋亡率比正常组明显升高,艾灸治疗组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比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结论:艾灸疗法能减少关节液一氧化氮的含量,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