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4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30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1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8 毫秒
81.
目的 探讨HCV RNA PCR水平对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感染自然进程的影响.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CV RNA,比较初次就诊高效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前的HCV/HIV合并感染(HCV/HIV组)、HCV单纯感染(HCV组)、HIV单纯感染(HIV组)患者的HCV RNA、HIV RNA、CD4+T淋巴细胞计数、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甘胆酸(CG)、Ⅲ型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年龄等指标.结果 HCV/HIV组与HCV组和HIV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139.75±91.586、647.16±363.379、288.0±219.6个/微升(P<0.01).与HCV组患者的发病年龄分别为37±15和52±13岁(P<0.01).HCV RNA分别为6.0417±0.93524和5.2553±1.62773log/ml(P<0.05);CⅣ分别为105.30±24.630和95.41±52.889ng/ml(P<0.05);CG分别为1444.98±1721.597、139.00±165.640μg/ml (P< 0.01);PCⅢ分别为285.52±244.558、159.82±86.928ng/ml(P< 0.01);ALT分别为104.42±107.90、46.22±32.589U/L(P <0.01).与HIV组HIV RNA分别为4.8±0.9和4.1±1.0log/ml(P <0.01).结论 HCV/HIV合并感染可以加重和加快HCV、HIV疾病的自然进程.高水平的HCV RNA是HCV/HIV合并感染患者的HCV、HIV疾病自然进程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继发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和适应证。方法腹腔镜下行胆囊切除术,经胆囊管残端插入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至十二指肠腔,经口插入十二指肠镜至十二指肠乳头,针式刀或弓式刀在输尿管导管或斑马导丝指引下对乳头施行切开术,用十二指肠镜取石网或球囊取石。结果施行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术98例,89例乳头切开取石成功,4例乳头切开成功,5例中转为其他术式。术后轻症胰腺炎7例。无肠穿孔、胆管穿孔、大出血、重症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十二指肠镜下乳头切开取石术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3.
护理人员对高压氧治疗认知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高压氧(HBO)相关知识的认知现状。[方法]对不同科室的8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不同科室、不同学历、不同职称的护理人员对HBO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一般;不同科室、不同学历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对HBO知识掌握程度不理想,应采用多种途径提高护理人员对HBO知识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HSV TK/ACV系统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将 pCR3 Uni及含HSV TK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CR3 TK转染至人脑胶质瘤细胞株TJ90 5中 ,筛选出阳性克隆 ,阳性细胞克隆给予ACV(5 0mg/ml) ,72小时后 ,收集玻片 ,进行AgNOR染色。 结果 转染HSV TK基因的细胞 ,在给予ACV后 ,细胞增殖活性明显降低 ,转染 pCR3 Uni和 pCR3 \|TK细胞克隆的AgNOR颗粒数分别为 1 4.3 3和 6.67(P <0 .0 1 )。结论 AgNOR计数是一种操作简便、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方法 ,为研究HSV TK/ACV系统的抗肿瘤机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5.
目的总结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联合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6月,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联合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18~68岁,平均55岁。交通伤9例,机器绞伤4例,重物砸伤2例。伴有跖骨、趾骨骨折有4例,肌腱外露4例、骨外露3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6cm×4cm~15cm×9cm。受伤至手术时间2~8小时,平均4小时。游离中厚植皮8例,腓肠神经皮瓣5例,足底内侧皮瓣2例。结果 15例患者通过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创面清洁,肉芽组织鲜红,Ⅱ期游离中厚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切口均Ⅰ期愈合。15例患者随访,随访时间5~12个月。创面无明显瘢痕增生,关节功能活动正常;皮瓣与周围皮肤色泽相似,皮瓣受力处无臃肿、无破溃。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可以降低血管通透性,局部肿胀消除快;减少炎性反应,降低创面感染率;增加创面局部血流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中厚皮片及皮瓣容易成活,操作简单,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86.
随着基因治疗研究地日益深入 ,基因转移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阳离子脂质体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非病毒载体 ,它有许多特性 ,本文对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及其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加以综述。1 脂质体的概述  脂质体 (liposome)是自行组装成的含有双层脂质的胶状颗粒。 196 5年Bangham首先用脂质体做细胞膜的模型 ,后来被用于向细胞内转运药物 ,这些药用的脂质体被称为经典的脂质体 (conventionalliposomes,CLs)。CLs很快被肝、脾内的巨噬细胞以非特异反应的方式摄入。由…  相似文献   
87.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1993年10月至2005年3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包括胆总管切开,胆管镜取石,经胆囊管残端输尿管导管胆管引流、T管引流、胆总管切口即时缝合等)有选择地对87例胆总管内径≤0.8 cm的胆总管结石病人进行治疗。结果87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及术后残余结石。术后5例出现胆漏,均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胆管引流和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术后经输尿管导管胆管造影见胆总管切口缝合区狭窄2例(未处理),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细径胆总管结石是可行、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8.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669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的临床经验。方法1992年3月~2006年12月,我院实施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669例(胆道镜取石术,液电碎石术,胆道狭窄扩张术,经胆囊管引流术,胆道内支架术)。结果手术成功643例(96.1%),胆漏17例(2.5%)经内镜鼻导管引流和腹腔引流治愈,胆道轻度狭窄2例(0.3%)无临床表现未处理,残余结石4例(0.5%)经术后内镜取石治愈,细导管滑脱2例(0.3%)经再次手术治愈,晚期胰头癌死亡1例(0.1%)。581例随访6~48个月,平均25.6月,无胆漏、胆管狭窄、胆道出血发生。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病例,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安全、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早期、中期、晚期病人的免疫和肝生化指标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检测120例慢性重型肝炎病人(早期60例,中期40例,晚期20例)和12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T细胞亚群、HBV DNA载量、免疫学及肝功能指标,并总结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病人细胞免疫状态最差,与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相比差异显著,NK细胞分别为(7.47±4.19)%vs(13.29±4.68)%,P〈0.05;CD4/CD8比值为(0.39±0.16)vs(1.12±0.26),P〈0.05;CD3^+(73.11±13.16)%vs(56.12±9.54)%;P〈0.05;CD8^+(56.74±13.91)%vs(34.26±10.58)%,P〈0.05;晚期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肝功能损害与慢性乙型肝炎相比同样有显著性差异:白蛋白分别为(20.82±3.46)g/L vs(43.11±5.74)g/L,P〈0.05;血清总胆红质(TB)(519.42±156.18)μmol/Lvs(25.91±17.38)μmol/L,P〈0.05;凝血酶元活动度(PTA)(15.21±6.38)%vs(92.45±10.56)%,P〈0.05。结论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晚期病人的CD4/CD8、NK细胞显著下降,病人淋巴细胞亚群的失衡可加重肝脏的损伤。  相似文献   
90.
肖宏 《疑难病杂志》2008,7(3):179-179
患者,女,27岁,因颈部包块1个月入院。患者于1个月前左颈部不明原因出现约板栗大小包块,伴午后发热、盗汗、畏寒、寒颤,约1周后包块疼痛,在当地县医院超声示左颈部淋巴结肿大,抗生素治疗无效,约3周后右颈部出现2cm×3cm大小包块,伴消瘦,体质量减轻10kg,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T37.7℃。皮肤巩膜无黄染,左颈中部扪及2cm×2cm包块,质硬、光滑、活动差、无压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