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2篇
预防医学   69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23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42例梗阻性肾病所致肾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n=24)和对照组(n=18)。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8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治疗14d;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SOD及尿液β2-MG、NAG水平。结果:治疗后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62.9±20.3)μmol/L,(5.7±1.88)mmoL/L,f0.35±0.10)mg,/L.(10.59±3.55)U/L]较对照组[(109.1±29.6)μmol/L,(7.2±2.23)mmo]/L,(0.80±0.26)mg/L,(25.21±7.56)U/L,P〈0.05]下降更明显,血清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99.09±105.42)U/mL伽(257.96±81.15)U/mL,P〈0.01]。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可以减少梗阻性肾病患者肾脏的氧化应激性损伤。有助于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52.
目的对引起精神科护士产生疲溃感的相关因素及其干预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我院80位精神科护理工作者通过随机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40位,干预组给予科学的人本化干预及管理措施,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管理。应用工作倦怠感计量表即MBI,对观察结果进行量化评定,该计量表包含三个分计量表,着重测量:去人格化计量表即DP,情绪疲溃感计量表即EE、成就感计量表即PA。结果实施干预之前,对两组护士的DP、EE、PA评分进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即P>0.05;给予人本化干预及管理措施一年以后,观察组护士的DP、EE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P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比较值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1。结论人本化的干预及管理措施能够显著降低精神科护理工作者的倦怠感。促使精神科的护理工作者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最终使护理质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3.
王晓芳  肖云 《中外医疗》2011,30(1):138-138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焦虑症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治疗的焦虑症失眠的患者随机分成心理干预组和药物治疗组,每组各30例,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定疗效,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8周末,心理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药物治疗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2组比较心理干预组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药物治疗组(P〈0.01)。心理干预组总有效率为93.33%,药物治疗组为66.66%,2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焦虑症失眠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能有效改善焦虑症失眠患者的失眠症状。  相似文献   
54.
目的评价持续静脉输注7种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用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术后镇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纳入7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7组(A1~A7),分别以0.02~0.08μg/(kg.min)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30 min;观察各组患者在给药前、给药后10 min、20 min和30 min的循环呼吸参数,判定给药前、给药后30 min的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记录给药期间发生的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 min后各组VAS镇痛评分降低(P〈0.05);与A1和A2组相比,A6和A7组VAS镇痛评分下降幅度(△VAS评分)较大(P〈0.01).与给药前比较,给药30 min后各组Ramsay镇静评分均升高(P〈0.05);A2~A6组间Ramsay镇静评分升高幅度(△Ramsay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镇痛期间有3组发生心率慢、呼吸抑制(RR〈8次/min)和低氧血症(SpO2〈90%),共4例.结论瑞芬太尼0.05μg/(kg.min)用于SICU患者的术后镇痛时,VAS镇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均较低,亦无呼吸抑制发生,是较适宜的剂量.  相似文献   
55.
于爱萍  肖云  梁亮  李明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1,20(2):99-101,134,135
目的观察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孤立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瘤体直径200~500μm的孤立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的患者32例32只眼。对15例近黄斑区的动脉瘤以波长568nm黄光光凝;对12例屈光间质清晰,离黄斑较远的动脉瘤以波长531 nm绿光光凝;对5例屈光间质浑浊及视网膜大出血的动脉瘤以波长531 nm绿光光凝。观察术后1、3个月患者的视力及动脉瘤的变化。结果 32例患者32只眼激光光凝治疗后1个月28只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2个月视力增进2行者24只眼;3个月视力提高3行以上者27只眼;6~24个月视力提高5行以上者16只眼,不变者4只眼。光凝后1个月出血吸收者28例。32只眼3个月行眼底彩色照相和FFA复查均见动脉瘤体闭塞。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未发现并发症。结论采用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孤立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在老年黄斑变性(AMD)脉络膜循环中的应用与对比研究.方法:采用日本Topcon TRC - 50IX眼底照相机+ICG造影仪、SONY图像处理系统、KODAY - 8650打印系统,对86例AMD患者的86眼以及正常对照者27例35眼进行ICGA检查,对比观察黄斑部脉络膜血管充盈时间(CFP)及脉络膜充盈情况.结果:渗出型AMD较正常对照组、萎缩型AMD及黄斑玻璃疣眼的CFP均显著延长(P<0.05).86例AMD患眼中有40眼ICGA有局限性或广泛性脉络膜充盈不良或延迟,其中渗出型AMD 24眼,萎缩型AMD12眼,黄斑玻璃疣4眼.结论:AMD中黄斑玻璃疣患者黄斑部CFP延长及脉络膜血管充盈异常.  相似文献   
57.
58.
目的观察经纤维支气管镜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脑梗死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疗效及其对内脂素、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云南省肿瘤医院ICU诊治脑梗死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雾化吸入、体位引流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纤维支气管镜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2组患者连续治疗14 d为1疗程。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浆内脂素、PCT、CRP、WBC、PaO_2、SaO_2、氧合指数(OI)、血乳酸(Lac)水平,并记录肺部感染(CPIS)、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体温恢复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不张恢复时间、呼吸衰竭好转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t=29.487、15.082、11.286、12.619、12.931,p<0.05);观察组血浆内脂素、PCT、CRP、WBC、La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aO_2、SaO_2、OI明显高于对照组(t=4.092、9.394、12.807、13.379、4.957、5.571、3.566、13.245,P<0.05);观察组CPIS、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75、5.530,P<0.05)。结论经纤维支气管镜氨溴索肺泡灌洗治疗脑梗死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血气功能指标水平,有效控制感染,有利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9.
了解2015年广州市中小学生登革热知识与信念概况,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广州市荔湾区、白云区抽取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初中二年级、高中二年级学生共1 608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登革热相关知识知晓率按降序排列的前3项为倒掉积水是防止蚊子生长的一种方法(91.8%),发烧是登革热的常见早期症状之一(91.4%),传播登革热的蚊子身体是黑色的且有白色斑纹(89.5%);末3项为填充容器(如空竹节)是防止蚊子生长的一种方法(35.4%),蚊卵在积水中经过3d可以生长出蚊幼虫(29.5%),养水生植物时可以在瓶子里面养鱼防止蚊幼虫生长(23.6%).学生自我估计当年患上登革热的可能性评分中位数为2,患上登革热对自己的健康危害程度的评分中位数为4,配合家人全面查找蚊孳生地的把握度评分中位数为3;不同年级、不同地域学生的上述3种评分中位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广州市暴发流行疫情之后,中小学生的登革热知晓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应根据年级和城乡差异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广州市中小学生登革热相关知、信、行及影响因素,为日后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中小学生,使用经过信度、效度测试的自填式问卷开展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描述、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中小学生,相关知识评分(总分37分)中位数为22,配合家人全面摸查蚊孳生地的把握度评分(最高为5)中位数为3,最近1周有查看蚊孳生地行为持有率为55.8%。最近1周有查看蚊孳生地行为的正向影响因素包括:配合家人全面摸查蚊孳生地的把握度(OR=1.632,95%CI:1.423~1.871)、住的房间有安装纱窗或纱门(OR=1.345,95%CI:1.078~1.678)、近1年蚊子较多时有挂蚊帐(OR=1.537,95%CI:1.190~1.983)、接触登革热信息的形式为看录像(OR=1.422,95%CI:1.019~1.856)、听家长教导(OR=1.371,95%CI:1.084~1.733)和书籍(OR=1.323,95%CI:1.045~1.674)。结论 2014年登革热暴发流行期结束后,广州市中小学生登革热知识、行为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建议从行为着眼利用好视频资源和书籍,抓"家校联手"的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