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73篇
  免费   237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47篇
儿科学   13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45篇
口腔科学   50篇
临床医学   459篇
内科学   297篇
皮肤病学   130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92篇
外科学   152篇
综合类   985篇
预防医学   48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497篇
  4篇
中国医学   281篇
肿瘤学   16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55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8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观察亚低温对缺氧条件下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变化的影响,探讨亚低温对脑缺血的保护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星形胶质细胞,传至第3代以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采用三气培养箱分别调节温度,缺氧12 h。分为正常对照组(对照组)、常温(37.0 oC)缺氧组、亚低温(32.0 oC)缺氧组。用锥虫蓝染色法测定各组缺氧后星形胶质细胞存活率;应用划痕标记染料示踪技术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测定缺氧12 h荧光黄染料在缝隙连接间的扩散距离;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验缺氧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的主要缝隙连接蛋白成分Cx43表达水平。结果常温缺氧组部分细胞边缘皱缩;亚低温缺氧组经亚低温干预后大部分细胞轮廓较清晰,胞周光晕明显,细胞存活力较常温缺氧组增加;对照组、常温缺氧组及亚低温缺氧组死亡细胞数分别为(6.19±0.29)个、(8.54±0.99)个和(6.89±2.41)个,对照组死亡细胞数最少,组间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温缺氧组荧光黄染料仍可在细胞间进行扩散,扩散距离和Cx43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亚低温缺氧组与对照组和常温缺氧组比较,荧光染料扩散距离减少、Cx43荧光强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可以减轻体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的缺氧损伤;降低Cx43表达而抑制缝隙连接功能,可能是亚低温干预的脑保护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2.
目的:对定量脑电图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实施治疗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随机选取4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实施定量脑电图检测,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认知能力评分以及血清相关指标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论: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临床检测中,定量脑电图能够对患者认知能力及血清学指标有良好评估,在临床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3.
94.
目的分析β-受体阻滞剂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心力衰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利尿、强心、扩张血管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酸碱平衡;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生存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LVESV、LVEDV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均有少量患者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及肝功能受损,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β-受体阻滞剂治疗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但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5.
耿敏 《中国卫生产业》2014,(11):52+54-52,54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患者的康复训练的指导方法和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6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等值的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特定康复训练和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护理。结果采用特定康复训练和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术后效果明显好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和护理的对照组,观察组康复速度快,恢复时间短,且并发症少。结论特定康复训练和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有很好的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96.
97.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inonasal inverted papilloma,SNIP)是鼻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三个特征使SNIP与其它鼻腔肿瘤有很大的不同:局部破坏性大,复发率较高,有癌变可能。SNIP分期至关重要,其在SNIP术式选择以及预后评估方面具有公认的价值,但目前还没有普遍接受的分期系统。手术是SNIP首选治疗方式,术式可分为鼻外入路、鼻内镜入路以及联合入路,但是切除SNIP的最佳术式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对SNIP分期系统以及术式管理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冷球蛋白血症(MC)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抗病毒治疗后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44例)和阴性组(58例),两组患者均予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 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并检测治疗前、治疗后12周、24周、36周、48周及治疗结束后24周患者血清HCV RNA和甲状腺功能,观察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的变化.结果 102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冷球蛋白阳性44例,阳性率为43.1%(44/102).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持续病毒学应答发生率(SVR)低于阴性组(59.1%比81.0%,P<0.05);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治疗12周、24周甲状腺功能异常新发病例均高于阴性组(P<0.05).以亚急性甲状腺机能减退为主要表现形式;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组12周、24周时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均高于阴性组(P<0.05).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多数在治疗36周时恢复正常,均能完成48周疗程.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合并冷球蛋白血症阳性的患者干扰素治疗后更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但甲状腺功能改变不影响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99.
耿瑶 《中国医药指南》2014,(15):264-265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加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住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硝酸甘油5 mg于5%葡萄糖250 mL中滴注,根据血压调整滴速,1次/天,10 d为1个疗程;辛伐他汀40 mg每晚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结果硝酸甘油加辛伐他汀可明显改善肺心病患者心功能及左室射血分数,PaO2和PaCO2有明显改善,脑利尿钠肽明显降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硝酸甘油加辛伐他汀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中与强心、利尿、抗感染、改善肺功能等综合治疗有机结合,可显著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白芥子不同配比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所出现的皮肤反应与疗效之间关系。方法:将所纳入的9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贴敷药物中除白芥子外,余药相同。A组全部为生白芥子,B组生白芥子、炒白芥子各半,C组全部为炒白芥子。三伏天穴位贴敷,每伏贴敷一次,共3次。观察由不同配比白芥子而引起的皮肤反应以及各组疗效。结果:穴位贴敷后A、B、C3组皮肤反应积分依次降低,3组皮肤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90.00%、73.33%,3组疗效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防治支气管哮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3组患者皮肤反应逐渐加重,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适度的皮肤反应即可达到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