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30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76篇
药学   19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阴道松弛综合征( vaginal laxity syndrome, VLS 或vaginal relaxation syndrome, VRS)是由于阴道壁或盆腔的支持组织薄弱、损伤、退化继而导致阴道壁顺应性降低、收缩力下降、阴道神经敏感度下降、阴道口变宽,常导致性生活质量下降、压力性尿失禁及女性生殖道炎症等一系列并发...  相似文献   
82.
近十几年来剖宫产率不断升高,社会因素使选择性剖宫产的比例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孕妇及家人担心经阴道分娩会导致盆底组织损伤、阴道松弛,易引起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其中原因之一。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floor dysfunction,PFD)包括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  相似文献   
8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红髓总量减少的疾病。同时,红细胞系统也有一些质的改变。如:红细胞内游离原卟啉和抗碱血红蛋白含量增高;亚细胞结构和生化组成异常;铁利用障碍;红细胞寿命缩短  相似文献   
84.
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剖宫产术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结扎子宫动脉上行支对剖宫产术出血时的防治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2003年70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或术后可能出血患者施行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法的适应证,方法及效果等。结果:对55例剖宫产术中出血患者及15例可能术后出血患者施行了该术,其中单侧结扎11例,双侧结扎59例,所有病例止血效果满意,无晚期产后出血,1例并发阔韧带血肿。结论:正确掌握该方法需注意结扎时部位、深度、宽度、单双侧等。该方法止血简单迅速、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85.
86.
医用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进程及其在妇科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射频是一种高频电磁波 ,由交变电场和磁场组成 ,频率范围为 1 5 0kHz~ 1MHz。射频技术最早由d’Arsonval用于活体组织 ,为了避免刺激神经和肌肉 ,使用的交流电频率至少应大于 30 0kHz。利用射频电流的热效应制作的高频电刀 ,早在 5 0年前即被用于切断和凝固组织 ,进而达到止血及减少出血的目的 ,从此 ,射频技术在神经外科和心胸外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射频消融进入医学领域的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它能使一些不宜或不愿手术的患者获得治疗机会 ,并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组织。射频消融治疗后病灶周围的血管扩…  相似文献   
87.
压力性尿失禁(SUI)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因研究主要集中在:盆底支持组织生化和形态学结构,盆底支持组织雌激素水平和雌激素受体与SUI与盆底器官膨出(POP)发生的关系,盆底神经肌肉病理生理学在SUI和POP的改变等.实验研究中结合发病机制模拟人类妊娠、难产产伤、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盆底去神经化等建立动物模型,通过尿流动力学指标和组织形态学证实建模可行性.建立更成熟稳定的动物模型,可为临床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8.
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并绒毛植入4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对2000年8月至2002年11月近3年来发生的4例剖宫产后子宫峡部妊娠并绒毛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旨在探讨其发生的可能原因,与宫颈妊娠的鉴别诊断及如何处理等。  相似文献   
89.
目的 对比分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及宫颈红外线凝结法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效果。方法  2 0 0 2年 4~ 8月 ,对 72例患者按宫颈糜烂类型的不同分为 3大组 ,每组又再按患者入选序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前者直接使用bFGF ,后者使用宫颈红外线凝结法治疗宫颈糜烂。 1个月后复查 ,观察糜烂面愈合及治疗后阴道出血情况。结果 两种方法治疗单纯型、颗粒型及轻、中度宫颈糜烂 ,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对于乳突型及重度宫颈糜烂 ,红外线凝结法优于bFGF ,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治疗组无一例发生阴道出血 ,而对照组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出血。结论 bFGF治疗单纯型、颗粒型及轻、中度宫颈糜烂与传统的宫颈红外线凝结法比较 ,疗效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且无发生阴道出血的可能 ;而对于乳突型或重度宫颈糜烂 ,后者仍然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0.
观察雌二醇 (E2 )皮贴片防治GyneFixIUD早期出血副反应的效果 ,探讨与子宫内膜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分析贴片组、中药组和对照组各 2 0例置器初期的月经出血模式、经血量 (MBL)、宫腔冲洗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浓度及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贴片组阴道滴血时间较中药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少 (P <0 0 5 )。置器后宫腔冲洗液中的VEGF浓度较置器前均有升高 ,贴片组最为明显 (P <0 0 1)。贴片组内膜螺旋动脉阻力指数 (RI)显著低于中药组和对照组(P <0 0 5 )。E2 皮贴片可减少置器初期的阴道滴血时间 ,可能与宫腔冲洗液中VEGF浓度升高、内膜螺旋动脉阻力降低 ,促进了内膜血管生成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