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prognosis of small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versus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Methods 413 patients receiving curative resections at Tianjin Cancer Hospital for small HCC (≤ 3 cm) from January 1997 to December 2003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HCV only (n = 75), HBV only (n = 251), HBV and HCV (n = 33), and neither HBV nor HCV (NBNC, n = 54). The preoperative status and postoperative recurrence were recorded. Survival analysi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HBV/HCV status on HCC recurrence. Results Patients with HCV were associated with older age, lower mean preoperative platelet counts and albumin levels, higher mean prothrombin time,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nd total bilirubin levels. Tumors in patients with HCV are mul-tinodular and less differentiated, and were associated with a higher incidence of vascular invasion and cirrhosis. During the follow-up, the HCV group showed a higher incidence of intrahepatic recurrence and multiple recurrent lesions than the other patients. Conclusions HCC patients with HCV infection tended to be older, and were characterized by more severe cirrhosis and higher incidence of tumor multinodular. Th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eterminants of reoccurrence in patients with small HCC were HCV infection, presence of vascu- lar invasion and multiple tumors.  相似文献   
22.
秦宇  杨立娟  刘欧 《疑难病杂志》2013,(11):865-867
目的 分析妇产科就诊妇女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基因型和年龄特征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对2008年1月-2012年12月妇产科就诊的6230例妇女进行下生殖道HPV感染分型检测,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检测21种亚型,其中高危型(HR-HPV)15种,低危型(LR-HPV)6种.结果 在6230例标本中,阳性标本1664(26.71%),单型感染1213例(19.47%),多型感染451例(7.24%).感染率占前5位的亚型分别是:HPV16型335例(5.38%)、HPV52型334例(5.36%)、HPV58型243例(3.90%)、HPV6型164例(2.63%)、HPV53型152例(2.44%).高危型HPV16、HPV52和HPV58及低危型HPV8304和HPV11检出率逐年下降;所有患者中≤20岁年龄段HPV检出率最高为52.04%.结论 应用HybriMax技术检测HPV的检出率为26.71%,主要为HPV16、HPV52、HPV58、HPV6和HPV53,人群感染高峰在≤20岁年龄段.  相似文献   
23.
目的建立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液中紫杉醇含量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以Unitary C18色谱柱(5μm,150.0 mm×4.6 mm)为分析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 min-1,检测波长为227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结果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液中紫杉醇在此色谱条件下分离效果良好,其质量浓度在3.99~79.8 mg L-1(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值为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南方红豆杉细胞悬浮液中紫杉醇的测定及其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于红玖  秦宇  李岚  吕田 《疑难病杂志》2011,10(4):266-269
目的观察代谢综合征(MS)患者与健康人群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共入选118例。健康对照组48例为健康体检者;病例组70例根据MS定义中组分的累加评分(1个组分为1分,以此类推,计为1~4分)分为:1分组(10例)、2分组(18例)、3分组(24例)、4分组(18例),其中符合MS诊断者(即3分组和4分组之和)为MS组(42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空腹血浆内脂素浓度,化学发光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浓度(FINS),同时常规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WC)、臀围、BP,计算BMI、WHR、WHtR,检测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血尿酸(UA)等指标,并用稳态模型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各组血浆内脂素水平,并将内脂素与其他指标进行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观察血浆内脂素与各检测指标间的关系。观察随着MS组分的聚集,血浆内脂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1)MS组的血浆内脂素水平(547±67)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498±4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S患者1~4分组血浆内脂素水平分别为(469±59)μg/L、(530±54)μg/L、(538±70)μg/L、(559±66)μg/L。内脂素水平随着MS组分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其中3、4分组血浆内脂素水平高于1分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浆内脂素水平与BMI、WC、WHR、WHtR、TC、TG、HDL-C、Apo-B、FBG、HOMA-IR呈正相关(r值依次为0.473、0.366、0.327、0.415、0.460、0.325、0.465、0.331、0.327、0.344,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WC、WHtR为影响血浆内脂素水平的最显著因素。结论 (1)MS患者血浆内脂素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随着MS组分的聚集,血浆内脂素水平逐渐升高。(2)WC、WHtR是影响血浆内脂素的独立相关因素。内脂素可能在MS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脂联素( adiponectin,APN)、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g)在绝经期前后妇女的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9年10~ 11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86名妇女,按绝经与否,分为绝经期前组42例和绝经期后组44例,入选者均测定血浆APN、Fig水平,同时行相...  相似文献   
26.
  目的  分析老年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患者目标承诺、应对方式在家庭功能与感知控制之间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修订版控制态度量表(Control Attitudes Scale-Revised, CAS-R)、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daptation、Partnership、Growth、Affection、Resolve, APGAR)、目标承诺自我报告量表(HWK)、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ping Style Questinnaire, SCSQ)对308例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  老年冠心病PCI术后患者感知控制得分为(27.35±3.44)分,家庭功能得分为(7.83±1.48)分,目标承诺得分为(18.57±2.89)分,积极应对得分为(21.96±2.46)分。家庭功能、积极应对均能正向预测感知控制(均有P < 0.01);目标承诺、积极应对在家庭功能与感知控制的关系中起链式中介作用(β=0.204, 95% CI: 0.127~0.269),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6.90%。  结论  家庭功能不仅直接影响其感知控制,还可以通过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以及目标承诺和积极应对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其感知控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卵磷脂络合碘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玻璃体积血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玻璃体积血患者30例,应用卵磷脂络合碘和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所有患者初诊及复诊行视力检查、裂隙灯、间接检眼镜及眼部B超检查。结果 30例患者中,显效21例(70%),有效7例(23.3%),无效2例(6.7%),总有效率达93.3%;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卵磷脂络合碘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玻璃体积血疗效好,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斯皮仁诺冲击治疗甲真菌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145例患者口服斯皮仁诺胶囊200mg,2次/d,早晚餐同服,连用1周,停药3周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患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患者用药3个疗程。结果:67例指甲真菌病患者痊愈率77%,显效率18%,总有效率95%;105例趾甲真菌病患者痊愈率71%,显效率22%,总有效率93%。肝肾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服用斯皮仁诺后各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方差分析显示P>0.05,表明斯皮仁诺在治疗过程中对肝肾功能没有损害。结论:斯皮仁诺冲击治疗甲真菌病疗程短、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2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疾病谱、死因谱也发生了变化,高血压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威胁着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心脑血管病之一。也是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高血压病导致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高血压肾功能衰竭,在社区就诊病人中屡见不鲜,大大影响了生存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0.
摘 要:目的 研究氯化锂(LiCl)在体外对白血病细胞THP-1增殖、凋亡、周期以及Wnt通路的影响。 方法 氯化锂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THP-1细胞后,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Wnt通路的变化。 结果 氯化锂能抑制白血病THP-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且均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氯化锂不同浓度不同时间作用THP-1细胞后,t-GSK3β、cyclinD1表达不变,p-GSK3β、β-catenin表达升高,短时间低浓度作用后c-myc表达升高,但随作用时间延长和浓度增加,c-myc表达降低。 结论 氯化锂对THP-1细胞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凋亡诱导、细胞G2/M期阻滞作用,并激活Wnt通路,影响Wnt通路下游蛋白c-myc、cyclinD1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