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ICU患者的情感障碍在临床中比较常见.我们结合临床护理实践,探讨了情感障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62.
目的检测阻抑素(PHB)在胃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PHB对胃肠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HB在胃肠癌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HB在胃肠癌组织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相应癌旁组织的表达量,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PHB在低分化胃癌、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中分化癌组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PHB在胃肠癌中特异性高表达,检测胃癌、肠癌组织中PHB的表达对胃癌、肠癌及其分化程度具有潜在诊断价值,为胃肠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63.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CD151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22例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51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此22例及另67例石蜡包埋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15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肠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CD151mRNA和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其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51可望成为与结直肠癌浸润、转移有关并提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马钱子碱纳米微粒的抗肝细胞癌作用.方法 采用超声乳化法研制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马钱子碱纳米微粒,体外观察其对肝癌细胞SMMC-7721生长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FQ-PCR检测药物作用72 h对肝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Fas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马钱子碱纳米微粒平均粒径(146±96) nm,载药率:4.2%,包封率:67%.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肝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呈现剂量依赖性.5-FU、马钱子碱和马钱子碱纳米微粒对肝癌细胞生长的IC50分别为16.7 μg/ml、90.3 μg/ml和164.9 μg/ml,三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与空白纳米微粒相比,马钱子碱纳米微粒显著诱导肝癌细胞Fas蛋白和mRNA表达,且320 μg/ml剂量诱导表达显著高于160 μg/ml (P<0.05).结论 马钱子碱纳米微粒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诱导肝癌细胞凋亡,可能与上调肝癌细胞Fas蛋白和mRNA表达有关.马钱子碱纳米微粒是一种具有潜在发展前景的肝癌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65.
盛霞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2):212-213
腰椎间盘突出是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纤维环中的纤维变粗,发生玻璃变性以致最后破裂,使椎间盘失去原有的弹性,不能担负原来承担的压力;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纤维环即可向外膨出,从而髓核也可经过破裂的纤维环的裂隙向外突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根据髓核的病理阶段分为三期:突出前期,突出期,突出晚期。  相似文献   
66.
67.
背景:由于马钱子碱具有剧毒、难溶于水、静脉应用治疗窗窄、中毒量与治疗量接近等缺点,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于肝癌等恶性肿瘤的治疗。 目的:研制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观察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体内药物代谢特点。 方法:利用阴离子聚合和化学改性技术制备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采用超声乳化技术制备羧基化聚乙二醇-聚乳酸嵌段共聚物马钱子碱纳米微粒,化学偶联技术将马钱子碱纳米微粒与抗人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结合,研制具有免疫靶向特点的药物制剂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 结果与结论: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外观圆整,大小较均一,平均粒径(249±77) nm,Zeta电位(-18.7±4.19) mV。马钱子碱包封率(76.0±2.3)%,载药量(5.6±0.2)%。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在释放介质中24 h累积释放80%以上,48 h释放完全。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在体内代谢过程属于非房室模型,半衰期为(15.69±3.77) h,显著长于马钱子碱半衰期(P < 0.01)。提示实验成功研制了免疫靶向药物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马钱子碱免疫纳米微粒在体内代谢过程属于非房室模型,表现出明显的缓释性。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结膜松弛症松弛结膜组织和泪液中黏蛋白的表达变化,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结膜松弛症组38例38眼和正常对照组36例36眼的结膜组织和泪液标本,分别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膜组织中黏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表达情况,ELISA检测泪液中黏蛋白(MUC2、MUC4、MUC5AC、MUC16)A值,结果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2、MUC4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 (P=0.315、0.156);结膜松弛症组的结膜上皮细胞中MUC5AC、MUC16阳性表达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0.01).结膜松弛症组泪液中MUC2的A值与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4、MUC5AC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均P<0.01),结膜松弛症组中MUC16的A值较正常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结膜组织和泪液中MUC5AC和MUC16均下降,对其进一步研究可能揭示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9.
自1924年Graham Cole二氏介绍胆囊造影以来,口服法胆囊造影(以下简称OCG)一直占据胆囊疾病诊断主导地位,但近年来由于B型超声实时显象,(以下简称BUS)的应用,文献上对于OCG的诊断能力和限度问题重新提出了讨论。高田等认为在BUS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乳腺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以加深对其认识。方法光镜观察13例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组织学特征,用En Vision法进行神经内分泌标记物(CgA、Syn和NSE)等免疫组化染色。结果13例女性,年龄43-79(平均66.5)a,60a以上9例(69.2%)。肿瘤直径1.2-3.0(平均1.65)cm。组织学类型为1例神经内分泌型导管原位癌,11例为实性型(2例形态似粘液癌,9例与浸润性导管癌形态交叉重叠),1例为小细胞型。全部病例50%以上肿瘤细胞表达2种以上的神经内分泌标记物。11例ER、PR阳性,不足半数病例表达P53、C-erbB-2,多数病例Ki-67表达指数较低。临床分期为12例Ⅰ期,1例ⅡA期。11例术后随访时间9-100(平均42)mo,均无肿瘤复发转移。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好发于老年妇女。在形态上呈多向性,与普通型乳腺癌交叉重叠。在临床上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