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7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马利  白春艳 《陕西中医》2012,33(11):1447-1448
目的:观察杀虫止痒、清热利湿解毒类中药配伍熏洗对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妊娠合并阴道炎患者188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克霉唑片放入阴道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应用中药熏洗(黄柏、苦参、百部、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土茯苓等)进行治疗。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83例,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痊愈62例,总有效率为70.2%。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本病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22.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病因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的病因、临床特点。方法对28例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为眩晕(84%),恶心、呕吐、吞咽困难(75%),顽固性呃逆(32%),Homer征(46%),感觉障碍(46%),共济失调(85%),眼震(64%)。病变主要累及延髓背外侧、小脑。结论延髓背外侧综合征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临床特点复杂多变,诊断主要依据临床特征及MRI改变。  相似文献   
23.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房颤动的长期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阵发性房颤与慢性房颤患者根据随访资料作回顾性总结分析 ,旨在探讨心房颤动与心肌缺血的关系以及对心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一、对象与方法86例为 1993年 1月~ 1999年 6月住院患者 ,男 6 8例 ,女 18例 ,年龄 6 0~ 78岁 ,平均年龄 (6 3 5± 5 5 )岁。 86例患者中 ,心肌梗死 2 6例 ,不稳定性心绞痛 2 3例 ,稳定性心绞痛37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心电图、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生化、心脏远达片检查 ,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 6个月~ 5年 ,平均 1 5年。房颤持续 6个月以上 ,认为阵发性房颤转变为慢性房颤。将阵发性…  相似文献   
24.
白春艳  王建 《陕西中医》2012,33(11):1450-1450
目的:探讨活血祛瘀利湿类中药配合西药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单纯运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治疗组患者44例联合应用活血补气祛湿汤(当归、黄芩、川芎、车前子、莪术、三棱、香附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用药安全靠性及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生因用药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本法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临床疗效显著,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肝经五输穴针刺放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抑郁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将3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药物组15例,仅单纯给予药物氟西汀治疗;针刺组15例,采用肝经五输穴针刺放血治疗。在治疗前、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SI)来评定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结果:两组患者的显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第6、8周CGI-SI改善方面,针刺组优于药物组(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经五输穴针刺放血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确切,治疗第6周以后症状改善明显;血液流变学一定程度上反映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结合薄氏腹针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对中风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门诊患者16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腹针治疗组和传统针刺组,腹针治疗组运用传统针刺结合薄氏腹针疗法,结合中医四诊合参,辨证论治加减穴位,传统针刺组仅仅运用传统针刺疗法辨证取穴治疗,观察治疗后一个月即1个疗程疗前后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与传统治疗组比较,腹针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p0.05)结论:结合薄氏腹针治疗组与传统针刺治疗组比较,前者更能发挥针法的互补作用,提高疗效,对脑中风后遗症患者有明显改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遵医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等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心理以及遵医行为等方面进行重点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护理效果,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护理的效果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8.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nlal 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是一种成年发病的遗传性脑血管病,1993年由Tournier-Lasserve[1]命名,其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偏头痛、反复脑卒中发作、皮质下痴呆,还有的表现为精神症状、癫痫发作、听力减退及学习障碍[2].本文针对其临床特点、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和基因检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综合征.现已证明VBI仅为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并无脑组织结构性变化[1,2].目前能有效治疗VBI的方法有限.本文拟观察VBI患者应用银杏达莫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变化,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痴呆的疗效,用于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脑卒中后痴呆患者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9例,将治疗组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与对照组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59.32%),总有效率89.83%;对照组显效24例(40.68%),总有效率69.4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治疗脑卒中后痴呆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