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全胃肠外营养(亦称全静脉营养,TPN),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它使重危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大大提高,但是长期应用的副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本文报告1例长期静脉营养导致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价值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收治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患者12例,其中肝内胆管癌8例、下端胆管癌1例和胆囊癌3例。所有患者予伽马刀放疗(总量42—50Gy);ZELOX方案化疗,21d为1个周期,最多6个周期(奥沙利铂130mg/m2,dl;卡培他滨2000mg/m2,d1~14);每个化疗周期给予Bevaci-zumab(5mg/kg)。观察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生存时间及毒副作用。结果12例患者均接受了放化疗和靶向治疗,中位化疗周期数4.5个,中位放疗剂量46Gy。随访患者全部死亡,中位随访时间为18.2个月,中位TTP7.2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4.6个月,其中CR0例,PR6例(50%),SD4例(33.3%),临床获益率83,3%,1年和2年生存率为58.3%和O%。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毒副作用轻微,多为1~2度,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放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不可切除胆道恶性肿瘤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3.
我科1999年9月开展背驮式肝移植一例,术后病人出现胆管结石并发胆道感染,进行二次手术,恢复出院。病人,男,46岁,O 型血,因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上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于1999年9月28日,行同种异体背驮式肝移植。采用 Roux-en-Y 胆管空肠吻合进行胆道重建,术后病人恢复出院,术后4个月出现反复胆道感染,轻度黄疽,通过胆道支架造影发现左右肝内胆管充满胆泥,随反复胆道冲洗并通过窦道行胆道镜取石,病人症状有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中晚期胰头肿瘤的不同治疗方法,包括姑息性手术切除与常规改道手术,结合局部化疗及内照射放疗,观察患者预后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2年1月~2004年10月治疗65例胰腺癌患者的情况。结果同期胰腺癌手术65例;其中根治性切除18例,姑息性切除20例,姑息性转流手术27例,总的切除率为58.46%(38/65)。根治性切除患者生存期为6~34个月,平均(23.6±7.2)个月;姑息性切除患者生存期为4~26个月,平均(15.3±6.6)个月;姑息转流手术患者生存期为4.2~16个月,平均(8.2±4.6)个月。统计学显示三者间有显著差异(P<0.01),反映姑息性切除较单纯姑息性手术在预后方面有一定的改善。结论对于中晚期胰头肿瘤术中不轻言放弃,适当应用姑息性胰腺癌切除手术,配合局部的放化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的预后,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常温下阻断入肝血流行肝切除术的安全性、术中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总结1987年至1994年用肝门血流间歇阻断法施行各种类型肝切除术144例,其中肝门血流阻断10~15min 者98例,阻断16~20min 者46例。结果:并发症发生率为5.3%,死亡率为1.7%。结论:认为常温下阻断第一肝门血流切肝术是一种安全而又简便的方法,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肝切除术。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方法对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6年海军总医院对71例结直肠癌肝转移病人实施手术切除的情况,比较半肝血流阻断和Pringle手法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法对于肝转移癌的治疗效果.结果 全组病人术后1,3,5年生存率为82.7%,46.2%,27.1%.采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生存率为89.7%,54.2%,34.1%,采用Pringle手法肝门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病人的1,3,5年分别为73.3%,41.5%,23.9%.两组1,3,5年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与Pringle手法相比较,利用半肝血流阻断的方法行肝转移癌切除术可以有效延长病人的生存期,半肝阻断方法行转移癌切除术,是减少循环肿瘤细胞的种植与减缓生长速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29.
目的 探讨大鼠颌下腺组织中是否表达黄体生成素(LH)及其受体(LHR),为进一步研究LH对颌下腺的功能调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和原位杂交方法进行定位研究;应用RT-PCR方法克隆获得LH及LHR基因的cDNA核心序列,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呈LH和LHR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分布于胞浆,胞核呈阴性反应.上述细胞同样含有LH和LHR mRNA杂交信号,信号物质亦分布于胞浆内,胞核呈阴性反应.从大鼠颌下腺组织中扩增的LH及LHR基因的特异性条带经序列分析发现,扩增产物的LH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大鼠腺垂体的完全一致;扩增产物的LHR基因序列与大鼠睾丸组织的完全一致.结论 大鼠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既能产生LH,又能表达LHR,提示LH对颌下腺浆液性腺泡上皮细胞的作用可能是通过自分泌或旁分泌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黄体生成素(LH)类似物对离体大鼠颌下腺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方法:体外孵育大鼠颌下腺细胞并给予不同浓度的LH类似物,采用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检测上清液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含量.结果:当加入终浓度为10-6、10-4、10-2U/L的LH类似物孵育颌下腺细胞时,NGF的分泌量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增高;当LH类似物浓度为10-2、100、102 U/L时,NGF的分泌量随LH类似物浓度的递减而降低;同时随着时间的增加,NGF的分泌量也会增加,孵育8 h时达高峰,随后开始下降.结论:在体外LH类似物可双项调节大鼠颌下腺细胞分泌NGF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