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16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背景:降钙素可活化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A通路及磷脂酶C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可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目的:观察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构建双侧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右股骨骨折SD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降钙素(16IU/kg),隔日1次,于骨折后3周和6周测量右股骨行骨密度,苏木精-伊红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与结论:骨折后给予降钙素治疗的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值较生理盐水治疗的大鼠显著减少(P〈0.05)。骨折后3周,两组骨折线均较清晰,骨痂体积无明显差别,骨折愈合以软骨内化骨过程为主,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骨折后6周,两组骨折线较模糊,骨痂体积无差别,骨小梁排列较有序,用药组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升高(P〈0.05)。两组在骨折后3周和6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证实降钙素可以抑制去卵巢大鼠骨折部位破骨细胞活性,但无明显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2.
背景: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早期的影响尚存争议,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及其机制尚有待深入研究。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对大鼠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以及仙灵骨葆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作用。方法:将50只雌性12周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5组:假手术组、骨折组、去卵巢组、去卵巢+骨折组及治疗组,后3组切除大鼠双侧卵巢制备去卵巢模型,骨折模型于去卵巢后4周制备,为股骨干中段横行骨折。治疗组在去卵巢及骨折基础上灌胃给予仙灵骨葆250mg/(kg·d)。给药3周,取去卵巢+骨折组、骨折组和治疗组大鼠骨折侧标本行X射线摄像仪摄片后,测量其骨密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骨痂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并计数血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骨痂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去卵巢处理后大鼠的骨密度、计算机X射线摄像仪摄片评分显著降低(P<0.05),仙灵骨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去卵巢后骨折大鼠的骨密度及X射线摄像仪摄片评分,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仙灵骨葆可提高去卵巢后骨折大鼠骨痂组织的血管数量(P<0.05),但对骨形态发生蛋白2的表达无影响。提示,去卵巢后大鼠骨折早期愈合过程延迟,仙灵骨葆可促进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早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3.
背景:辛伐他汀可促进体外培养的人或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Wnt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信号途径中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取6周龄雌性SD大鼠双侧股骨、胫骨全骨髓进行体外成骨细胞诱导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及SIM组。SIM组加入浓度为10-7 mol/L辛伐他汀,对照组加入等量无水乙醇和PBS。培养14 d,行碱性磷酸酶染色,28 d时,行von Kossa染色观察细胞外基质矿化情况;培养14,21 d,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观察成骨细胞中β-catenin,Smad1/5,Cbfa1的表达及分布。 结果与结论: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经体外诱导后可分化为具有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矿化细胞外基质能力的成熟成骨细胞。辛伐他汀可显著上调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碱性磷酸酶的表达。同时,与对照组比较,SIM组β-catenin,Smad1/5,Cbfa1表达明显增多(P < 0.05),且呈现明显的核内聚集趋势。说明辛伐他汀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作用可能与调控Wnt与骨形态发生蛋白2信号通路中相关因子的表达及细胞内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34.
背景: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是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相对应的拮抗剂,两者间表达水平和功能活性的平衡对细胞外基质的代谢状态起着重要作用,但在DH豚鼠骨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两者表达水平,尤其两者表达水平比值的变化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不同月龄DH豚鼠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比值的变化及其与DH豚鼠增龄性原发骨性关节炎发病过程中软骨退变程度的关系。 方法:选取2,4,8,12月龄雌性DH各6只,取膝关节观察关节软骨的大体形态后常规脱钙、包埋、制作石蜡切片,用于VG染色行组织学观察,采用Mankin评分系统定量分析关节软骨退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膝关节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情况,应用 Image pro-Plus 6.0软件对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蛋白表达情况进行积分吸光度计算。线性回归分析判断Mankin评分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比值的相关性。 结果与结论:DH豚鼠2月龄膝关节软骨无关节炎表现,4 月龄出现轻度软骨退变,并随月龄增加进行性加重,Mankin评分随月龄增加逐渐增高,各组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的表达均随月龄进行性增加,两者比值与Mankin评分呈正相关性(P < 0.05)。结果提示DH豚鼠4月龄出现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化,随月龄增加而进行性加重,其病理改变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表达失衡有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5.
冯云波  刘小坡  曹国龙  田发明 《天津医药》2015,43(10):1171-1174
摘要: 目的 探讨雷奈酸锶对尾悬吊导致的应力缺失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效果。方法 6 月龄 SD 大鼠 30 只, 随机均分为 3 组: 正常对照组(A 组)、 尾悬吊组(B 组)、 雷奈酸锶干预组(C 组)。B、 C 两组大鼠采用尾悬吊法制 备应力缺失型骨质疏松大鼠模型, C 组给予 1 g/(kg·d) 雷奈酸锶干预, 4 周后处死所有大鼠, 取左侧股骨检测骨密度, 取左侧胫骨制备非脱钙组织切片并行骨形态计量学检测, 取右侧股骨和胫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并向成骨细胞诱导 分化, 取第 4 代细胞及血清检测骨钙素 (OCN) 的表达。结果 B 组骨密度低于 A 组, C 组高于 B 组 (P<0.05)。 B 组 骨小梁体积(BV/TV)、 骨小梁数量(Tb.N)、 骨小梁厚度(Tb.Th)低于 A、 C 组, 破骨细胞数(Oc.N)、 骨吸收长度比(Er. Pm)高于 A 组, C 组骨形成率(BFR/BV)、 矿化长度比(L.Pm)高于 B 组, Er.Pm、 Oc.N 低于 B 组(P<0.05)。B、 C 组 OCN mRNA 表达水平高于 A 组, 但血清中 OCN 水平 B 组低于 A、 C 组 (P<0.05)。结论 尾悬吊 4 周可造成大鼠骨 丢失, 雷奈酸锶可抑制其骨量丢失, 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上调 OCN 的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36.
与普通骨折相比,骨质疏松性骨折虽然有着相同的启动和愈合模式,但是由于破骨活动活跃,骨矿化相对不足,骨最减少、小梁骨退变致骨接触面减少,胶原排列紊乱,骨痂成熟迟缓,骨折愈合延迟且骨痂质量差,但患者年龄偏高,免疫力低下,术中、术后并发症多,使其治疗更加困难,针对骨质疏松的治疗愈发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7.
目的进一步研究辛伐他汀(simvastatin,SIM)体外给药对SD大鼠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WNT信号通路早期WNT3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辛伐他汀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10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颈椎脱位法处死后取股骨骨髓细胞和胫骨骨髓细胞向成骨方向诱导培养。应用培养的第二代细胞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加入10~(-7)mol/L的SIM(先应用培养基稀释SIM溶于DMSO后制成的母液),对照组加入含有相同量的DMSO培养基。两组细胞在加入SIM 12 h和36 h后分别提取RNA和蛋白质,采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WNT3 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细胞WNT3蛋白的表达。结果 (1)实时定量-PCR结果:SIM干预12 h后WNT3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SIM干预36 h后WNT3 mRNA的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表达增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2) Western blot结果:SIM干预12 h及36 h后WNT3蛋白表达水平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增高,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辛伐他汀在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分化的早期发挥了作用,这其中涉及到Wnt信号通路的活化,但是在不同的时间点所起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38.
背景:降钙素可活化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A通路及磷脂酶C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可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 目的:观察降钙素对去卵巢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 方法:构建双侧卵巢切除骨质疏松右股骨骨折SD大鼠模型,然后分别皮下注射生理盐水和降钙素(16 IU/kg),隔日1次,于骨折后3周和6周测量右股骨行骨密度,苏木精-伊红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与结论:骨折后给予降钙素治疗的大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细胞积分吸光度值较生理盐水治疗的大鼠显著减少(P < 0.05)。骨折后3周,两组骨折线均较清晰,骨痂体积无明显差别,骨折愈合以软骨内化骨过程为主,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骨折后6周,两组骨折线较模糊,骨痂体积无差别,骨小梁排列较有序,用药组股骨骨密度较对照组升高(P < 0.05)。两组在骨折后3周和6周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证实降钙素可以抑制去卵巢大鼠骨折部位破骨细胞活性,但无明显促进大鼠股骨骨折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39.
BACKGROUND:Bone resorption drugs in the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 are still controversial. The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 especially drugs in the promotion of bone formation, become more important and urgen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parathyroid hormone (1-34), alendronate sodium and simvastatin on bone loss in ovariectomized rats. METHODS: Thirty female Sprague-Dawley rats aged 3 months were randomized into five groups of six animals in each group. All rats but those in sham group received dual ovariectomy (OVX) and treated by vehicle (OVX+V), parathyroid hormone (1-34) (5 days per week at a dose of 20 μg/kg, OVX+P), alendronate sodium (70 μg/kg/wk, OVX+A), simvastatin (5 mg/kg/d, OVX+S). Three months later, all rats were sacrificed. Dual energy X-ray method was used to measure bone density of L4 vertebra. Bone histomorphometry was utilized to analyze cancellous bone mass and bone microstructure. Compression test was performed on the L5 vertebra for the maximum loading and elastic modulus.   RESULTS AND CONCLUSION:(1) Bone density: The bone density from high to low levels was OVX+P group, sham group, OVX+A group, OVX+S group, and OVX+V group.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bone density was detectable between the OVX+P and sham groups, b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ne density were determined between any other two groups (P < 0.05). (2) Bone histomorphometry: Relative volume of trabecular bon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VX+V group than in other groups. Relative volume of trabecular bone was remarkably higher in the OVX+P group than in the OVX+A group and OVX+S group. (3)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noticeably lower in the OVX+V group than in other groups.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remarkably higher in the sham group and OVX+P group than in the OVX+S group and OVX+A group. (4)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under the dosage and intervention period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parathyroid hormone (1-34), alendronate sodium and simvastatin showed anti-osteoporosis effect on OVX rats in a descending manner.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0.
俞卫娟  高静媛  冯林杰  田发明 《重庆医学》2023,(16):2528-2534+253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多向分化能力。因其来源可靠,易获取,缺乏免疫原性,具有较强再生能力等特点,已被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是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已经成为骨代谢疾病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过度氧化应激可通过对相关因子及信号通路的调控来促进BMSCs衰老、凋亡,抑制BMSCs增殖和成骨分化,导致骨稳态失衡及骨形成能力下降,甚至发展为代谢性骨病。该文通过汇总近年发表的相关文献,针对氧化应激对BMSCs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予以简要综述,以期为骨代谢疾病提供潜在的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