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3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2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21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96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58篇
  2篇
中国医学   59篇
肿瘤学   2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31.
目的 探究小剂量轻比重腰麻联合盐酸纳布啡对剖宫产产妇术后恢复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西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剖宫产的102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试验组接受小剂量轻比重腰麻联合纳布啡麻醉,对照组患者单纯实施小剂量轻比重腰麻.对比两组产...  相似文献   
732.
目的 探讨最新检测方法尿脂阿拉伯甘露聚糖(LAM)检测(化学发光法)对HIV阴性活动性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连续性纳入2022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北京胸科医院结核病科就诊的疑似结核病患者113例,其中,28例疑似但确诊为非结核病患者作为非TB组(对照组),85例确诊结核病患者作为TB组(病例组)。在治疗前收集尿液样本进行LAM抗原检测,并收集临床痰液进行抗酸染色涂片法、MGIT960痰培养法和GeneXpert法检测的实验室资料。以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评价4种方法对检测活动性结核病的诊断效能。结果 以临床综合诊断为标准,痰Gene Xpert诊断结核病的灵敏度最高,并且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一致性最高(Kappa>0.4),其次为MGIT960培养;而尿LAM的灵敏度较低,漏诊率较高,并且临床诊断的一致性较低(Kappa<0.4),临床应用价值较低。以LAM检测为基础,与其他检测方法并联试验的诊断结果显示,LAM检测与痰Gene Xpert联合的敏感度最高,并且较单独使用有较大提升,而且诊断结果与临床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70),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33.
目的 了解南阳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本地区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9年4月至2021年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择265例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询问患者及家属既往病史并通过体检、血指标检测等方式,统计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情况,同时分析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65例老年人中有60例诊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22.64%(60/265)。经单因素分析,不同患病情况老年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饮茶习惯、睡眠情况、居住环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患病情况老年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幽门螺杆菌感染、25-羟维生素D水平异常、肥胖或超重、运动次数<3次/w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腺功能减退、幽门螺杆菌感染、25-羟维生素D水平异常、肥胖及超重、运动次数<3次/w为老年人群患代谢综合征疾病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减退、幽门螺杆菌感染、25-羟维生素D水平异常、肥胖及超重、运动次数<3次/w为南阳...  相似文献   
734.
非典型性肺炎(SARS)自2002年底发现以来,疫情呈扩大之势,引起全国上下的重视。目前已被证实其病原体为变异的冠状病毒,其发病的主要症状是:发热(38℃以上),干咳,咽痛,头痛,全身酸痛,乏力,呼吸急促,甚则发生呼吸窘迫症,为烈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虽然该种疾病的病原体是第一次被人  相似文献   
735.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肺功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旭强  邓力  温惠虹  何春卉  江文辉 《广东医学》2006,27(12):1844-1846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的肺功能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8例RSN毛细支气管炎婴儿,按月龄分为3组:2—3个月13例、4~6个月19例、7~12个月16例,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婴幼儿肺功能仪,对3组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儿临床急性期和恢复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同时检测37例健康婴儿的肺功能作为对照。结果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F/Ve)、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增加;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kg)、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减少,与恢复期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急性期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支陡、高峰提前、峰值较高,降支凹陷,临床恢复期明显好转;与同龄正常组相比,恢复期%V—PF,25/PF仍低(P〈0.05),余项达到正常水平。结论RSV毛细支气管炎婴儿急性期,肺功能呈现大、小气道阻力增高、阻塞性通气障碍改变,临床恢复期小气道功能仍有异常;肺功能检测是监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婴儿病程及预后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36.
目的分析开展认知干预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情绪、治疗依从性及预后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广东省人民医院河源医院收治的68例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认知干预,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Loewenstein认知功能评定量表(LOTCA)得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HAMA、HAMD、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LOTCA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开展认知干预,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其认知功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737.
目的:探讨减压球放松疗法在下颌阻生齿拔除治疗焦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下颌阻生齿拔除治疗焦虑患者共计160例,根据随机摸球法分成观察组(n=80)与对照组(n=80),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减压球放松疗法干预,对两组牙科恐惧量表(DFI)、牙科焦虑量表(MDAS)评分、临床行为分级量表(FRANKL)评分、生理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两组DFI、MDAS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FRANKL评分明显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明显提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5.00%)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18.75%)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6.25%)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81.25%)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阻生齿拔除治疗焦虑患者给予减压球放松疗法干预,可降...  相似文献   
738.
739.
在研究Criminisi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修复算法。根据图像待修复点梯度的大小,在源区域中确定其匹配区域的范围,减少搜索次数;以到待修复点距离从小到大的方式搜索匹配块,应用最近最优匹配块对图像进行修复;提出新的置信度更新方法,使更新后的置信度与累积误差成反比。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图像修复算法具有较好的图象修复效果,并且计算复杂度低,效率高。  相似文献   
740.
目的:建立预测神经重症患者术后颅内感染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监护病房行开颅手术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40)和验证集(n=60)。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神经重症患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效能及临床净获益。结果:神经重症患者的原发病、脑室外引流时间、腰大池引流时间是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 (P < 0.05)。绘制列线图模型的ROC曲线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774(95%CI: 0.695~0.853)、0.831(95%CI:0.725~0.936),DCA曲线显示颅内感染发生的预测可提高临床获益率。结论:基于神经重症术后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构建了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助于早期筛查神经重症术后颅内感染高危患者,利于早期诊治,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