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3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4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8篇
内科学   13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0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280篇
预防医学   50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109篇
  1篇
中国医学   94篇
肿瘤学   3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8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王龙  孟志雄 《甘肃医药》2009,28(4):297-299
目的:观察乌头注射液联合顺铂+5-Fu(FP方案)治疗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36例经临床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分为对照组(FP方案)和观察组(乌头注射液联合FP方案)。对照组应用5-Fu1000mg/m^2第1-5天,顺铂75~100mg/m^2第一天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头注射液0.62mg/次,肌肉注射2次/d,连续用21天为1周期,完成3周期后进行疗效测评。结果:对照组:部分缓解(PR)44.4%(8/18),稳定(SD)38.9%(7/18),进展(PD)16.7%(3/18),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增加〉20分者占〉6.9%,体质量增加〉7%者,占57.6%,止痛药用量减少50%者,占42.3%,而对照组分别为38.4%,30.7%和38.4%,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头注射液联合FP方案化疗具有改善生活质量和显著协同、增效、减毒作用,不良反应轻微,可以作为化疗的重要辅助用药。  相似文献   
82.
杨颖聪  周青山  王龙 《医药导报》2009,28(11):1410-1413
目的 研究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大鼠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及cyclinD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糖尿病模型组(A组)、丹参治疗组(B组)和正常对照组(C组)各10只。A组和B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建立糖尿病模型,分别于注射STZ前及注射后1,2,3,4,5周测定大鼠右后爪缩足反应阈值。B组机械性痛阈<8 g开始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3 mL•kg-1,qd,连续4周。于注射STZ后5周处死大鼠,取L4~6脊髓,采用尼氏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学变化,TUNEL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法测定脊髓背角神经元cyclinD1表达。结果 与C组比较,A组与B组机械性痛阈降低,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神经元凋亡指数及cyclinD1表达均升高(均P<0.05);与A组比较,B组经丹参注射液治疗4周后机械性痛阈升高,脊髓背角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神经元凋亡指数及cyclinD1表达均低于A组(均P<0.05)。结论 丹参注射液对糖尿病神经病变有一定保护作用,能够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脊髓背角神经元cyclinD1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83.
正肺间质纤维化为西医病名,中医没有与之完全对应的名称,中医根据该病病机、症状的不同将其归属于"肺痹、肺痿、喘证、肺胀、短气"的范畴,其中"肺痹"与"肺痿"最为常见[1]。该疾病早期当属肺痹为主,晚期当以肺痿为主。各医家目前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多以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主,有一定的疗效,然而在临床实践中经常发现阳虚与肺间质纤维化关系密切,在肺间质纤维化病情演变的多个阶段均可出现阳虚证候。为此,在治疗肺间质纤维化方面,温阳  相似文献   
84.
虚拟医院的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述了新兴的Internet应用-虚拟医院,主要叙述了其采用的技术和具体的功能作用,并介绍了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5.
较低剂量的铅暴露一般不至于引起铅中毒,但可引起神经兴奋传导速度减慢,血红素合成障碍及尿酸排泄异常等变化。这些变化不只是机体对铅的一种生理平衡与生理适应,更是铅对机体造成的亚临床(早期轻度病变)改变。必须予以重视。 铅与血液系统 红细胞贫血是铝中毒的临床表现之一,而且贫血程度与血铅(Bpb)浓度直接相关。铅主要是通过抑制血红素合成与加速红细胞溶解两个途径引起贫血。首先是抑制红细胞胞浆的ALAD(δ-氨基-γ—酮戊睃脱水酶),从而使血中ALA(δ—氨基—γ—酮戊酸)浓  相似文献   
86.
未灌洗Ⅰ期切除单层吻合治疗急性梗阻性左结肠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急性梗阻性左结肠癌为闭襻性肠梗阻 ,易发生肠破裂和穿孔 ,需急诊手术。该病老年多见 ,常为晚期肿瘤 ,一般情况较差。又因肠道准备受限 ,梗阻肠段扩张 ,细菌大量繁殖和移位 ,腹腔感染等危险因素 ,传统上多避免Ⅰ期切除吻合[1] 。近年有关Ⅰ期切除吻合文献多强调术中肠道灌洗消毒[2 ] 。我们1999年 8月— 2 0 0 2年 8月对 2 3例急性梗阻性左结肠癌患者行免灌洗Ⅰ期切除单层对端吻合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3例 ,其中男 13例 ,女 10例。年龄 4 8~81岁 (平均 6 7岁 )。以胀、痛、闭、吐等为主要症状。11例既往偶…  相似文献   
87.
88.
资料与方法2005年1月~2006年6月,选择我院门诊确诊为急性牙髓炎或慢性牙髓炎成年患者,以磨牙或双尖牙检查叩痛( ~±)为治疗对象。患者284例300颗牙齿,年龄21~68岁。其中男131例,138颗牙齿,女153例,162颗牙齿,双尖牙76颗、磨牙224颗,事前均给患者说明情况,并征得其同意,同时留电  相似文献   
89.
目的:提高对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合并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4月收治的1例AML合并LBL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治疗方案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儿,男性,11岁,以发热、血象异常、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临床表现,行颈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诊断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经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学、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MICM)分型检查,诊断为AML。患儿同时符合两种疾病诊断标准,确诊为AML合并T-LBL。按AML方案进行化疗,达到完全缓解并无病生存。结论:AML合并LBL在儿童中极为罕见,诊断主要依靠骨髓MICM分型检查及淋巴结病理学检查,目前无标准治疗方案,预后极差,按AML方案化疗后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此类患者的最佳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究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指标的影响。方法采取2018年5月~2019年10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进行治疗的湿热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其中50例施予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50例施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症状、体征、治疗效果以及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结果观察组实验室检查以及C反应蛋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度、关节肿胀度、握力、晨僵时间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湿热痹阻型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且能够降低C反应蛋白水平,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