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探讨慢性关节炎症痛时脊髓单胺类递质和代谢产物含量及释放量的变化.方法 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在大鼠一侧后肢造成单发性关节炎模型,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致炎前及致炎后1~9周大鼠脊髓灌流液和脊髓背角单胺类递质及其代谢产物的含量.结果 (1)致炎5周后脊髓去甲肾上腺素释放量增加而同期含量降低,炎症1~9周期间脊髓3-甲氧基-4-羟基苯乙二醇释放量明显减少;(2) 5-羟吲哚乙酸脊髓释放量在第5周降低而同期含量升高;(3) 3,4-羟基苯乙酸脊髓释放量明显降低但含量变化不明显,高香草酸未见有明显改变.结论 单胺类递质及代谢产物参与了慢性炎症痛期间内源性镇痛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82.
王韵  宋姗  彭斐  胡文霞 《现代肿瘤医学》2023,(14):2600-2605
目的:探究lncRNA ZFAS1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构建肺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探寻其可能存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ZFAS1在肺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mRNA表达水平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肺癌组织中ZFAS1的阳性指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检测血清中ZFAS1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Transwell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Tunel细胞凋亡实验检测上调/下调ZFAS1对NCI-H1299和NCI-H460细胞侵袭、迁移及凋亡的影响;检测肺癌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情况;Ki67和PCNA免疫荧光和PCNA免疫组化实验检测裸鼠体内细胞增殖情况。结果:ZFAS1 mRNA表达在肺癌组织和各细胞系中均上调;ROC曲线显示当ZFAS1的相对表达量取值为0.84时,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7%和76.7%;过表达ZFAS1促进NCI-H1299细胞侵袭、迁移及抑制细胞凋亡,而干扰ZFAS1则抑制NCI-H460细胞侵袭、迁移及促进细胞凋亡;ZFAS1促进裸鼠皮下瘤体生长;ZFAS1在裸鼠皮下肺癌组织中的阳性指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患者7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调脂药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指标以及疗效、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积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脂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ST、Sc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肝功能轻度异常1例,其余未见肝肾功能异常病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中药治疗脾肾阳虚型高脂血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4.
小鼠肝细胞分离技术及无血清培养方法的介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改良了小鼠肝细胞的分离技术,并建立了小鼠肝细胞的无血清培养方法,采用二步原位灌流分离的小鼠肝细胞,其活率及产量分别为86.9±1.0%和2.3±0.3×10^7,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肝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24小时可完全贴壁,在继续培养的24-48小时期间,属入培养中的GPT和GOT可稳定于低水平,贴壁细胞数量(以贴壁细胞DNA含量为指标)与培养前的活细胞数基本相同并保持稳定,肝细胞形态正  相似文献   
85.
离异家庭青少年心理、社会支持度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改善离异家庭青少年不良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的作用。方法 对124例离异家庭青少年进行精神卫生(SCL90)、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亲子关系、父母养育方式、经济状况等调查,作多相关分析;把60例SCL—90因子分显著高出常模的个案,分为相匹配的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进行12—18个月的综合干预后,复测上述指标。结果 离异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支持度与SCL—90各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P<0.001),干预后,干预组的SCL90总分和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其社会支持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综合干预能有效改善离异家庭青少年的不良心理,提高他们的社会支持度。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对大鼠慢性炎症痛的治疗作用。方法:以完全福氏佐剂造成单发关节炎大鼠慢性炎症痛模型,以体重、踝周长、跖屈及背屈关节疼痛试验评分为指标,评价多次低频(2Hz)及高频(100Hz)“足三里”穴位对大鼠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1)在体重增长速率方面,多次100Hz TENS明显快于2Hz TENS;(2)在缓解关节肿胀方面,100Hz TENS的效果明显优于2Hz TENS;(3)在缓解疼痛方面,100Hz TENS的作用也明显优于2Hz TENS。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对慢性炎症痛有治疗作用,但不同频率的治疗作用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长圆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长圆针疗法松解其结筋病灶点,每周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后3个月随访。结果 45例患者经1个疗程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 I)评分明显降低(P<0.01);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OD I评分基本无变化,无一例复发或加重。结论长圆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有效缓解腰腿部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8.
王韵  李宇红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0):997-1001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 )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转移是其主要的转移模式及治疗关键。相对于全身化疗,肝动脉灌注(hepatic arterial infusion,HAI)给药方式可使肝脏局部药物浓度升高,而外周血液中药物浓度较低,全身不良反应相对较低。HAI 化疗在肠癌肝转移的转化化疗、肝切除术后辅助化疗以及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肝转移预防方面显示出一定的应用前景。本文就HAI 在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及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9.
王韵  陆彩萍 《护理研究》2011,25(36):3328-3330
狂犬病是一种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中枢神经系统传染病,俗称"疯狗病""恐水病",狂犬是主要传染源,约占90%,其次为患病或携带病毒的猫、狼,其他如牛、猪、马、猴、蝙蝠等也能传染本病。此病的死亡率极高,几乎100%[1]。2006年10月卫生部发布的《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工作规范》中指出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狂犬病宿主动物抓伤、咬伤、舔舐皮肤或黏膜破损处。近年来我国狂犬病流行严重,发病人数和发病率呈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报道20个核黄素反应性脂质沉积性肌病(RR-LSM)患者的电子转移黄素蛋白脱氧酶(ETFDH)基因检查结果.方法 对2003年1月至2010年5月我院神经科收治的24例RRLSM患者(来自20个我国大陆北方地区RR-LSM家系,其中16个家系各有1例患者,其余4个家系各有2例发病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对24例患者、11名无症状家系成员以及100名健康人行ETFDH基因检查.结果 24例患者发病年龄为(27.9±9.9)岁,主要症状为四肢无力(21例,87.5%)、咀嚼困难(15例,62.5%)、颈肌无力(14例,58.3%)和肌痛(14例,58.3%)等.18例患者的血代谢筛查均提示脂酰肉碱升高,17例患者中有15例存在戊二酸尿症.我们发现19个家系存在17种ETFDH基因点突变,包括13种错义突变、2种剪切突变和2种无义突变.其中患者的c.998A>G、c.1450T>C、c.1703T>C、c.11717C>T、c.821G>A、c.643G>A、c.25IC>T、c.1763A>T、c.IVS7+2T>C、c.IVS6+1G>A没有出现在100名健康人中.有9个家系存在c.770A>G(P.Y257C)突变;5个家系存在c.1227A>C(P.L409F)突变.结论 诸多ETFDH基因新突变提示国人RR-LSM可能存在特殊的基因突变谱,其中P.Y257C与P.L409F突变可能为我国大陆北方地区的热点突变.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port the spectrum of electron transfer flavoprotein dehydrogenase (ETFDH)gene mutations in 20 Chinese RR-LsM families.Methods Twenty-four RR-LSM patients in the First Hospital of Peking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03 to May 2010 were collected an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These patients came from 20 families in North Mainland China.Sixteen families had 1 patient each.and the other 4 families had 2 patients.ETFDH gen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in all patients,11 family members and 100 healthy controls.Results The mean onset age was(27.9±9.9)years.The main symptoms were limb weakness(21,87.5%),dysmasesia(15,62.5%),neck weakness (14,58.3%)and myalgia(14,58.3%).Eighteen patients had high level of acyleamitine.Fifteen of 17patients had glutaric aciduria.Seventeen ETFDH mutations,including 13 missense mutations,2 splice mutations,and 2 nonsense mutations,were identified in 19 families:c.998A>G,c.1450T>C,c.1703T>C,c.1717C>T,c.821G>A,c.643G>A,c.251C>T,c.1763A>T,c.IVS7+2T>C and c.IVS6+1G>A were Hovel mutations which were not found in 100 healthy controls.Nine families had the mutation of c.770A>G(P.Y257C)and 5 families had the mutation of c.1227A>C(P.L409F).Conclusions The numerous novel mutations in ETFDH gene indicate that Chinese RR-LSM might have special mutation pattern.c.770A>G(P.Y257C)and c.1227A>C(p.L409F)may be hot spot mutations in North Mainland Chi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