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1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81篇
内科学   2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20篇
预防医学   70篇
药学   54篇
  1篇
中国医学   6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61.
背景:炎症反应是诱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表明电针可有效降低缺血性脑卒中后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但机制尚未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及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阻断法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造模24 h后对电针组大鼠行电针干预,每天1次,每次20 min,共5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做任何干预。干预5 d后根据Longa法评定各组大鼠神经功能损伤程度;TTC染色和苏木精-伊红染色分别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病理形态,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大脑皮质中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8、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大脑皮质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  相似文献   
462.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变异性对初始血液透析(简称血透)患者残余肾功能(RRF)的影响,并探讨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和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EPO)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于大连瑞凯尔肾病医院行初始血透且患有肾性贫血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和随访12个月时的化验检查结果,检测尿尿素及血清尿素浓度计算RRF。每3个月复查血红蛋白(Hb)水平,以Hb的残余标准差(Res-SD)代表血红蛋白变异性。按12个月RRF下降中位数分为RRF下降慢组[<1.60 mL/(min·1.73 m2)](35例)和RRF下降快组[≥1.60 mL/(min·1.73 m2)](35例);按治疗肾性贫血的药物分为HIF-PHI组(24例)和EPO组(46例)。比较RRF下降快组与下降慢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及治疗药物对血红蛋白变异性的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RF下降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12个月,RRF下降慢组的Hb Res-SD显著低于RRF下降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87...  相似文献   
463.
目的 基于二维斑点追踪超声心动图(2D-STE)评估不同频次的血液透析滤过(HDF)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01-01—2022-06-30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大连瑞凯尔肾病医院接受规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DF治疗频率不同,分为HDF 1次/月组、HDF 1次/周组及HDF 3次/周组,以HDF 3次/周组患者透析龄进行1∶2∶2比例配对。比较3组患者的基线和随访6个月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应用2D-STE技术采集基线和随访6个月的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GLPS)和收缩期峰值应变离散度(PSD),比较3组患者基线和随访6个月心脏指标的变化。结果 研究共纳入15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5∶1,HDF 1次/月组60例,HDF 1次/周组60例及HDF 3次/周组30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PSD三组间基线和随访6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心尖二腔心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GLPS-A2C)三组间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访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