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米非司酮做术前准备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与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对贫血的子宫肌瘤患者用米非司酮做术前准备后再行手术治疗的医疗成本和临床效果。方法 将 9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 2组 :A组入院后经输红细胞纠正贫血至 10 0 g/L后直接手术。B组于月经来潮第 2天开始口服米非司酮 12 .5mg ,每日 1次 ,连续服用 3个月后手术治疗。结果 B组患者在服药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 ,症状消失 ,贫血状况均得以纠正 ,肌瘤体积均缩小。与A组比较 ,B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缩短 ,医疗总费用明显下降 ,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对贫血的子宫肌瘤患者用米非司酮作为术前辅助用药 ,再择期手术 ,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聚乙烯醇(PVA)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对2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PVA进行UAE治疗,并采用脉冲多普勒对术前及术后1、3、6、9、12、18个月子宫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血流量(BFV)、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进行测定。结果:Vm、BFV术后各时点较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PI、RI术后1、3、6个月较术前显著下降(P<0.01),而术后12、18个月恢复了术前水平(P>0.05)。术后经B超复查瘤体较术前缩小38.88%-100%。结论:使用PVA行UAE后子宫血流动力学经过少血期和恢复期变化,于术后12-18个月基本恢复术前水平。血流动力学的这一变化对患者的生育功能无明显影响,但适宜受孕时间应在术后12个月以后。肌瘤体积的改变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癌周组织细胞凋亡信号通路的激活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宫颈浸润癌患者72例,以同期因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的正常宫颈组织72例为对照。构建包括宫颈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宫颈组织在内的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rkB、BDNF表达情况,比较上述指标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共构建组织芯片6张。 TrkB和BDNF在宫颈癌原发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0.80%和91.7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25.00%和48.60%,正常宫颈组织几乎不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20%和1.40%)。 Trk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与有无脉管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12.50和12.36,P<0.01),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的关系不明显(P均>0.05),而BDNF总体阳性率高,其表达与上述所有因素的相关性均不明显(P均>0.05)。癌旁组织中TrkB、BDNF表达与肿瘤直径、是否存在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有关(P<0.01或P<0.05)。结论癌旁组织中存在一定量的TrkB、BDNF表达,其表达强度与肿瘤直径、有无脉管浸润及淋巴转移显著相关,且比肿瘤组织更能反映其恶性程度。癌周组织TrkB、BDNF表达也许可作为新的评价宫颈癌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甲氨蝶呤(MTX)两种不同给药方法治疗不同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上升速度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90例MTX肌肉注射治疗的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根据治疗前血肛HCG值变化(治疗前48h内血G—HCG升高大于20%或升高小于20%甚至略降)及MTX的不同给药方法(MTX75mg单次给药肌肉注射或MTX100mg分5次肌肉注射)将患者分为4组,比较各组的疗效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当天血β—HCG较48h前上升大于20%的异位妊娠患者给予MTX100mg分5次肌肉注射的方法重复给药率更低(P〈0.05),血β-HCG降至正常天数更短(P〈0.05)。治疗当天血β-HCG较48h前上升小于20%甚至略降的异位妊娠患者两种治疗方法相比疗效相近(P〉0.05),MTX100mg分5次肌肉注射的方法副作用发生率更高(P〈0.05)。结论:对于血β-HCG上升速度较快的未破裂异位妊娠,MTX100mg分5次给药疗效更好,但副作用发生率也较高。对于血β-HCG上升速度较慢的未破裂异位妊娠患者,MTX75mg单次给药肌肉注射在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时可作为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常规药物流产后加服米索前列醇对降低不全流产率及减少失血量等方面的影响。 方法  对 2 2 7例药物流产孕妇 ,常规服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后 ,加服米索前列醇 40 0μg,每日 2次 ,连服 3 d,与常规药流作疗效对照。 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全流产率分别为3 .1%和 10 .5 % ;完全流产率为 95 .6%和 88.3 % ( P<0 .0 5 ) ;两组出血天数分别为 9.3± 4.11d和 13 .1± 5 .2 5 ( P<0 .0 5 ) ;实验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两组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 ( P>0 .0 5 )。结论  延长米索前列醇服药时间可降低药流后不全流产率 ,提高完全流产率 ,缩短出血时间 ,减少出血量 ,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ST7-AS1对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与其与miR-580-3p的调控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绍兴市人民医院30例卵巢癌患者手术切除的上皮性卵巢癌(EOC)组织及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T-qPCR)检测EOC及癌旁正常组织ST7-...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妇女子宫脱垂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并发症及复发的预防,从而寻找最合适的术式.方法 根据子宫脱垂的程度选择手术方式、术中技巧要点及术前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的预防措施.回顾分析该院自2003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60岁以上139例子宫脱垂患者.结果 139例手术顺利,术后效果良好,手术时间:阴式全宫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最长,平均120min;其次为曼氏手术,平均72 min;阴道纵隔成形术最短,平均45min;术中出血量为平均135mL、110mL及72mL,各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手术方式的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需严格个体化,对患者术前应正确评估其机能状态,查明和治疗并发的疾病,正确选择能够恢复正常解剖关系和预防术后复发的手术方案,是保证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子宫动脉栓塞术(UAE)治疗子宫肌瘤的远期临床疗效及术后生命质量变化,观察术后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方法选择2000年5月~2006年5月期间在笔者医院接受UAE治疗的43例子宫肌瘤患者,B超检测术前术后子宫动脉血流指标Vm、PI、RI,子宫及肌瘤体积;采用子宫肌瘤临床指标调查表及生命质量(SF-36)调查问卷,分析术后3~9年生命质量变化,并分析UAE与生命质量变化间的关系。结果 UAE术后1、3个月各血流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Vm术后6个月升高到术前50%,术后6、12、18个月变化不大。术后3、5、9年与术前相比均降低(P<0.05);PI、RI术后6个月起逐渐升高,至术后12~18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多数患者术后3、5、9年RI、PI均较术前升高。大部分患者术后肌瘤内无明显血流信号。术后多数患者的子宫及肌瘤体积较术前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改善。生命质量各因子评分除术后9年活力与术前无明显差别外,其余各组均较术前明显提高,术后各组各因子分数之间两两比较,除术后5年与9年的情感因素限制有差异外,其余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UAE后1~3个月子宫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下降,6~18个月部分指标逐渐恢复,3~9年多数指标相对恒定。术后瘤体内无血流信号的患者术后子宫及肌瘤体积相对稳定,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命质量提高。术后早期(1~18个月)瘤体内有血流信号的患者远期疗效均不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派特灵宫颈上药对宫颈高危型HPV(HR-HPV)感染转归的影响.方法 以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在绍兴市人民医院确诊为HR-HPV亚临床感染者321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程度分为宫颈局部环形电切术(LEEP)组(手术组)和非手术组.两组在诊断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别再细分为上药组和对照组.手术组共82例,其中上药组42例,对照组40例;非手术组共239例,其中上药组109例,对照组130例.上药组用中药制剂派特灵宫颈局部上药,对照组随访观察.每3月复查HR-HPV及共一年.分析比较不同时期HPV转阴率及病灶消退情况.结果 非手术组随访6、9和12个月时,上药组HPV转阴率分别为83.9%、89.5%和95.2%,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996、60.270、19.834,P均<0.01);上药组病灶消退率分别为84.8%、85.7%和91.3%,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799、35.783、32.778,P均<0.01).手术组术后,上药组HPV转阴率分别为83.3% 、90.0%和95.0%,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1、4.101、4.851,P均<0.05),但两组的病灶消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36、0.330、0.034,P均>0.05).结论 派特灵宫颈上药可以加快HPV病毒的清除,缩短HPV感染持续时间,促进宫颈病灶消退,加快LEEP术后残留病毒的清除.  相似文献   
20.
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方法。方法选择围绝经期患者52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每日1次,分别于治疗前、后对照观察子宫内膜厚度、刮宫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月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相比,子宫内膜厚度变薄(P<0.05)。92.3%(48/52)患者内膜转化为增殖期早、中内膜。治疗期间全部患者闭经,停药后47例恢复月经,5例绝经。结论米非司酮有抑制子宫内膜生长,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