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目的 验证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发生的一起乌头属植物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的作用. 方法 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的要点是根据现场、病例和实验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判定.接到中毒事件报告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专业人员迅速赶往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中毒患者临床情况,采集中毒患者的血液、呕吐物样本及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国家CDC组织相关专业机构进行可疑有毒植物的形态学鉴定、DNA分子鉴定和毒素检验,并按照中毒病因判定模型,综合3方面的结果进行病因判定,指导临床诊断和救治. 结果 2010年5月30日,新疆塔城地区某县某矿业金属有限公司13名员工食用在附近山上采集的“野芹菜”后15 ~ 30 min内陆续出现口唇及四肢麻木、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立即被送往当地医院,运送途中死亡4人,9人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其中2人抢救无效均于中毒后4h左右死亡.可疑有毒植物新鲜样本形态学鉴定确认为毛茛科乌头属植物.1例呕吐物样品和3例血液样品中检测出乌头碱,血液样品中乌头碱含量分别为0.17、0.25和0.48μg/L.DNA分子鉴定结果显示现场采集的可疑有毒植物新鲜叶片与乌头属植物属于同一类.综合上述结果,明确该起事件为误采误食乌头属植物茎叶所致突发中毒事件. 结论 中毒事件病因判定模型在中毒事件病因判定中可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观察临床常用的静脉麻醉药丙泊酚对大鼠离体完整海马CA1区场电位不同振荡频段的作用,探讨丙泊酚对海马内部神经环路功能可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出生后14~16 d雄性SD大鼠于4℃条件下进行完整海马的剥离。待孵育1~2 h稳定后,移至电生理记录槽。实验根据灌流的丙泊酚浓度不同分为对照组(C组)、丙泊酚1μmol/L组(P_1组)、丙泊酚20μmol/L组(P_(20)组)、丙泊酚40μmol/L组(P_(40)组)和丙泊酚80μmol/L组(P_(80)组)。C组不予丙泊酚灌流,为基础值,P_1组、P_(20)组、P_(40)组和P_(80)组分别给予丙泊酚1、20、40和80μmol/L灌流,采用玻璃微电极记录离体完整海马CA1区辐射层的场电位信号,进行场电位的功率谱强度分析。将C组的基础值设定为1,分别计算并比较P_1组、P_(20)组、P_(40)组和P_(80)组离体完整海马CA1区场电位不同振荡频段(δ:1~4 Hz,θ:4~8 Hz,α:8~13 Hz,β:13~30 Hz,γ:30~80 Hz)与C组比值。结果与C组比较,P_1组场电位θ频段明显增强(P0.05),γ频段明显减弱(P0.05),P_(20)组、P_(40)组和P_(80)组场电位不同振荡频段均明显减弱(P0.05)。与P_1组比较,P_(20)组场电位δ、θ、α、β频段明显减弱(P0.05),P_(40)组和P_(80)组场电位不同振荡频段均明显减弱(P0.05)。与P_(20)组比较,P_(80)组场电位δ、θ、α频段明显减弱(P0.05)。与P_(40)组比较,P_(80)组场电位δ频段明显减弱(P0.05)。结论除θ频段外,丙泊酚对海马CA1区场电位的δ、α、β和γ频段呈现浓度依赖的抑制作用;对于θ频段,大于20μmol/L浓度的丙泊酚仍然表现为抑制作用,但在1μmol/L浓度下却表现为增强作用,显示低浓度丙泊酚对海马内部神经环路可能存在兴奋作用。  相似文献   
144.
三种血管通路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和维持一个良好的血管通路,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必需条件,血管通路是以血液透析维持生命的终末期肾衰患者的生命线,对透析效果和患者长期成活有重要影响。一般分为2类,即临时性血管通路和永久性血管通路[1]。前者多为紧急血液透析(以下简称血透)或短期血透所用,而后者  相似文献   
145.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因其无创、方便、连续性,已作为全身麻醉患者的常规监测手段.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只要管理恰当,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嘲)与PET盯CO2的差值的正常值为2.5~4.5 MMHg(1 mm=0.133 kPa),因此,在多数情况下,PETCO2可以准确、连续地反映PaCO2,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1].  相似文献   
146.
异氟醚和氧化亚氮(N_2O)在脑肿瘤手术的麻醉中应用很广,并且均能使脑脊液压力(CSFP)升高.作者通过交叉实验设计,比较脑肿瘤手术中按不同顺序吸入等效剂量的异氟醚和氧化亚氮对CSFP的影响.方法:选择20例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术前均无因CSFP升高引起的症状.未用术前药.以5mg/kg的硫喷妥钠和0.1mg/kg的维库溴铵全麻诱导后气管插管使通气维持ETco_2于30~35mmHg.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Ⅰ组吸入异氟醚维持呼气末浓度于0.7%;Ⅱ组吸入  相似文献   
147.
神经纤维瘤病是一种常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但影响到中枢和外周神经系统,还涉及呼吸、循环、消化等各个重要系统。神经纤维瘤病患者术前要对各系统进行充分评估,以保证患者围术期的安全。现就神经纤维瘤病对各系统的影响和麻醉评估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8.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通常可分为发绀型与非发绀型.由于不同程度的左向右或右向左分流造成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使呼气末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差[P(a-et)CO2]增大,给临床上通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推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带来困难.因此,如何正确地评估和预测PaCO2,避免过多地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是十分必要的.此文参考近年来的研究,对可能影响P(a-et)CO2值的各种因素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9.
近年来,随着各种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颅内转移瘤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作者收集了近年来我院发现的20例颅内转移瘤病例,就其CT表现进行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作者收集的20例病例,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5~78岁,平均62岁。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50.
倡议联盟框架将具有不同信仰的政策联盟之间的博弈作为解释长时段政策变迁的关键性因素,同时将政策变动视为联盟间核心信仰的对立、政策取向的学习和联盟内外部震荡共同作用下的产物。我国医疗卫生政策变迁历程始终伴随着"政府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联盟关于公平与效率谁具有优先性的论辩,其演变特征与倡议联盟框架的解释逻辑基本一致。本文以倡议联盟框架为理论视角,对中国医疗卫生政策历史文献进行综合考察后发现:具备不同信仰的倡议联盟是推动医疗卫生政策变革与回归的关键,政策取向的学习推动政策渐进性变迁,内外部震荡则为政策的范式性变迁提供了契机,而政策变革的被动性有余、主动性不足,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公益属性认识偏差,加之市场经济发育不良是造成医疗政策滞后、行业乱象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通过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强化内在驱动,为联盟创造更加自由的论辩环境,加强联盟间政策取向的学习等手段以提升医疗卫生政策变革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