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2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68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163篇
内科学   67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45篇
外科学   64篇
综合类   221篇
预防医学   83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96篇
  4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正>精准医疗模式下,一份规范化的病理报告通过提供肿瘤类型、分级、切缘状态、分期及生物学标志物等参数,指导患者个体的临床决策、手术方式、后续治疗、预后预测等;也为公共卫生管理、流行病学、临床研究及实验室质量控制等方面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1]。目前,国际上有来自不同国家或机构的多种病理报告数据集,在报告结构、命名规范、测量方法等存在差异,对临床病理数据之间的比较和评估可能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对缓解乳腺增生症乳房疼痛症状的临床疗效及对激素(催乳素、雌二醇、孕酮)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真穴+真药)、对照1组(真穴+假药)、对照2组(假穴+真药)、对照3组(假穴+假药),分别进行治疗。观察治疗1月后四组患者乳房疼痛评分及激素水平(催乳素、雌二醇、孕酮)变化。结果:治疗组(真穴+真药)治疗后乳房疼痛评分、催乳素和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孕酮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与其余三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能够减轻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乳房疼痛症状,降低催乳素、雌二醇水平,升高孕酮水平,对影响乳腺增生症发病的激素水平产生良性的改变,并且穴位刺激和药物外用相结合的疗效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乳腺伴极性翻转高细胞癌(tall cell carcinoma with reversed polarity, TCCR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TCCRP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HE、免疫组化EnVision法染色、Sanger测序技术进行检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平均年龄56.5岁,以乳腺肿块或乳头溢液就诊。肿瘤最大径1.8~0.7 cm,灰白色实性结节状。镜下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膨胀性浸润模式,有纤细纤维血管轴心的实性乳头样结构,高柱状、立方状肿瘤细胞呈栅栏排列,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可见极性翻转的特征性表现:细胞核远离基底。免疫表型:三阴型或激素受体呈局灶弱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Calretinin、GATA3、TRPS1、CK5/6、CK14等均阳性;Calponin、p63等阴性。3例IDH2免疫组化检测均阳性,Sanger检测4例均存在IDH2 R172突变。结论 TCCRP属于罕见的低度恶性乳腺癌亚型;具有独特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和分子特征,大多数患者临床病程缓慢、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94.
喻婷  王聪  刘珊珊  寸薇   《四川医学》2023,44(2):187-190
<正>卒中是全球第二大死因和第三大致残因素,随着医疗手段的进步,卒中幸存者数量急剧增加,据WHO数据报告,预计到2050年,全球每年将有2亿卒中幸存者[1]。然而,近80%的幸存者在出院时遗留严重的功能障碍,日常生活依赖程度高[2]。同时由于社会照护系统不完善、传统家庭照护文化等因素,卒中幸存者出院后主要接受由家属等非正式照护者提供的照护,即非正式照护。非正式照护被广泛定义为由非专业人员提供的无偿、持续的日常活动照护或协助[3-5]。  相似文献   
995.
<正>肺癌在国内恶性肿瘤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1]。外科手术为肺癌首选治疗方法[2],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胸腔镜手术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有效降低了患者手术风险[3],围术期预防并发症成为治疗及护理的重点,肿瘤患者的静脉血栓栓塞症是仅次于肿瘤本身引起患者死亡的第二位原因[4],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肺血栓栓塞症,其中,肺癌患者中VTE发生率为4%~10%,而肺癌手术患者VTE发生率则是未接受手术患者的3倍[5]。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凝血因子M(FⅫ)rs1801020和抵抗素rs1862513基因多态性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该院产科门诊诊断为URSA的189例患者和191例同期健康产后女性,采用探针法PCR检测外周血中rs1801020和rs1862513基因多态性,观察各组间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差异。结果 URSA-A组FⅫrs1801020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4.9%(CC)、35.7%(CT)、59.5%(TT),22.7%(C)、77.3%(T);对照A组为8.0%(CC)、47.1%(CT)、44.9%(TT),31.5%(C)、68.5%(T)。URSA-B组抵抗素rs1862513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分别为11.3%(CC)、47.3%(CG)、41.4%(GG),34.9%(C),65.1%(G);对照B组为10.2%(CC)、34.1%(CG)、55.7%(GG),27.3%(C),72.7%(G)。两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997.
喻婷  韩慧  王聪  刘珊珊  蒋艳 《护理学杂志》2023,28(9):103-107
目的 调查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与管理现况,为推动证据临床转化提供依据。 方法 基于《中国卒中肠内营养护理指南》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以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3所三甲医院卒中单元的护士961人进行调查。 结果 10所(43.5%)医院建立了卒中肠内营养管理的多学科团队,仅22.0%护士表示科室有卒中肠内营养支持相关标准规范或制度。近88.0%护士表示会进行营养风险和吞咽障碍的筛查,且主要实施者为护士,但筛查工具与证据推荐有差异。50.6%护士表示会在营养液输注时进行加温处理,且主要采用输液管加温器进行局部加热。同时,74.4%护士仍会常规检测胃残余量,主要采用注射器抽吸进行监测(97.8%)。 结论 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及管理与证据推荐存在差异,管理者应重点关注存在差异的环节,进一步分析其阻碍因素与促进因素,并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促进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临床护理实践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998.
<正>1 病例报告患者,35岁,因扪及下腹包块伴纳差、呕吐和平卧困难3月,于2020年9月4日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治疗。3月前,患者自扪及下腹部包块并逐渐增大,同时伴有纳差、呕吐和平卧困难,遂就诊本院妇科门诊。患者就诊时情绪激动,查体不配合,腹膨隆。B超检查提示:盆腔巨大包块。肿瘤标志物检查结果示肿瘤糖类抗原125(CA125)670.8 U/ml, 肿瘤糖类抗原19-9(CA199)115.2 U/ml,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他克莫司联合阿魏酸哌嗪对肾病综合征(NS)患儿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肾病内科收治的61例NS患儿为研究对象,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研究组31例。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 年龄1~10(5.61±1.35)岁;研究组:男15例、女16例, 年龄1~11(5.52±1.28)岁。对照组给予阿魏酸哌嗪治疗, 研究组给予他克莫司联合阿魏酸哌嗪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A、IgG、IgM]、肾小管损伤指标[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肾损伤因子(KIM-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χ2检验。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0.32%(28/31), 高于对照组的70.00%(21/30),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Scr、BUN、F...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寻找海洋放线菌来源的十字孢碱产生菌,筛选获得目标菌株,分离鉴定其具有吲哚咔唑母核的产物。方法 以十字孢碱在λmax290 nm附近尖锐的特征紫外吸收为标准,利用HPLC-UV对不同来源的海洋放线菌的发酵提取物进行定向筛选,筛选出十字孢碱产生菌,利用16S rRNA序列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通过比较各产生菌的十字孢碱类产物的丰度,选择能够产生更多该类化合物的菌株进行规模化发酵,并采用硅胶柱层析、Toyopearl HW-40F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其发酵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运用质谱(MS)、核磁共振(NMR)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CK-8法测定化合物的细胞毒活性。 结果 从42株放线菌中筛选出12株十字孢碱的产生菌,其中Streptomyces sp. OUCMDZ-5380的产物最为丰富,从该菌株发酵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个吲哚咔唑类化合物,分别为K252c (1)、十字孢碱 (2)和4"-O-去甲基十字孢碱 (3)。细胞毒活性测试表明,化合物3对12株肿瘤细胞株的IC50值达到纳摩尔、介于0.0003–0.623 μM之间。 结论 筛选得到12株主产十字孢碱的海洋放线菌,从OUCMDZ-5380的发酵产物中鉴定了3个吲哚咔唑类化合物,化合物3具有广谱的肿瘤细胞毒活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0.0003–0.623 μM.)和对内部串联复制突变的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MV4-11的选择性(相对于人正常细胞株L-02和其它人肿瘤细胞株的选择指数分别为1120和50–20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