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31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消渴与糖尿病症候的源流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消渴历史发展的回顾,提出糖尿病作为一个复杂的遗传性疾病,在对其的研究方向上,需引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从多角度多层次对其进行深入的认识,形成宏观贯通的整体,发展和探索一种新兴的中医药糖尿病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评价虚寒证量表的信度和效度,以提高中医量表制定水平。方法:根据中医虚寒证临床辨证症状学的调查资料,通过对1000例受试者的测量,筛选40项条目,编制成中医虚寒证量表。采用奇偶分半法,测量分半信度;计算Cronbachsα系数测量内部信度;以Kappa和ICC判断评判者信度;通过相关分析及t检验测量判别效度;通过因子分析判别结构效度。结果: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8942,各项的Cronbachsα系数均大于0.65;分半信度在0.83以上;Kappa值为0.7330;ICC为0.73;因子分析显示量表结构效度好。结论:中医虚寒证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53.
"中庸"作为儒家的经纶大道,德行的最高原则,在东方文化中有巨大的影响.中庸行为若只限于养生疗病,调理保健于心身健康的范围内,则是十分正确的道理,几乎可以视为保健的永恒真理.通过对儒家中庸的中行性、道德性、和谐性、绝对性等几方面的原则概括.进而阐发中庸思想为中医学立论的基础,认为适当的环境是心身健康的前提,失中是疾病发生的根本,调中是康复疾病的大法,和中是养心长寿的要领.  相似文献   
54.
六纲与肾虚症状聚类分析的方法及问题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数理统计系统研究六纲辨证的客观化、规范化。方法 在义诊中收集病例734例,然后应用sas软件编程对我课题的诊断学专家反复编制的170个八纲量表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所要聚类的症状被归为不同的簇,同中医的六纲辨证有一些相似,但归类中也有与六纲辨证大相径庭的。结论 数理统计方法、计算机技术等手段完全而且有必要应用到中医辨证规范化研究中,但其引入必须贴合中医的特点,反复研究,才能反映中医证候和规律。  相似文献   
55.
目的 研究针刺对衰老造模大鼠 p5 3、bcl- 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 D-半乳糖注射法建立大鼠衰老模型 ,经电针涌泉穴治疗后 ,用 RT- PCR方法检测 p5 3和 bcl- 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电针能明显改善患鼠症状 ;D-半乳糖造模引起 p5 3基因表达上调 ,经电针涌泉穴后又可使其下调 ;bcl- 2基因的表达不受 D-半乳糖造模和电针的影响。结论 针刺涌泉穴对衰老大鼠的 p5 3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6.
寒热性中药对 SD大鼠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寒,热性中药对SD大鼠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寒药组,热药组三组,分别用生理盐水,知母石膏汤,附子干姜汤灌胃3周后,从行为,生理,生化,免疫等多角度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结果:1,寒药组,热药组在症状,行为上分别表现出类寒证和类热证的改变。2,下列指标改变达到统计学差异;(1)体重,肛温,二便;(2)肝脏重量,肝脏重量/体重;(3)红细胞免疫,RBC-C3bRR,RBC-ICR。3,下列指标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但有一定的作用趋势,(1)行为测试;空地测试,巷道取食;(2)肾脏,脾脏,胸腺重量及其与体重比值;(3)红细胞Na^ -K^ -ATPase;(4)甲状腺素T3,T4;(5)肿瘤坏死因子(TNF).结论:大鼠持续饲喂寒,热性中药可对大鼠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生理上出现代谢,消化功能的改变,在行为上分别出现寒证或热证的特征,并可影响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寒,热性中药对内分泌,生化酶等也呈现出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对双相情感障碍的中医七情致病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选取2004~2005年因双相情感障碍发病入院的患者155例,其中78例双相障碍躁狂发作,77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采用回顾式查阅首次原始入院病历的方式,综合分析病人首次住院时诱因、病史、临床表现及精神检查所见.采用七情评定量表(Seven Emotions Scale, SES),应用五级评分制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入院时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结果 在155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忧""怒""悲""思""喜""恐"和"惊"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占29.7%,25.5%,12.9%,9.7%,7.1%,3.2%和1.3%,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占11.0%.在78例首次发病处于躁狂相的双相情感障碍(BPD)病人中,"怒""喜""忧""思""恐""惊"和"悲"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占50.0%,14.1%,9.0%,9.0%,1.3%,1.3%和0%,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占15.3%;在77例首次发病处于抑郁相的BPD病人中,"忧""悲""思""恐""惊""怒"和"喜"为主要临床相的分别占50.6%,26.0%,10.4%,5.2%,1.3%,0%和0%,其中同时两种"七情"评分相等的占6.5%.结论 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忧"和"怒"为主要的七情致病因素.其中躁狂与怒更加相关,怒在躁狂中的发生率高于喜;抑郁与忧更加相关,忧在抑郁中的发生率高于悲,这可能是我国当前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症状学特点.  相似文献   
58.
笔者通过对张子和的著作《儒门事亲》的分析,展开对其情志病机与心理治疗方法的研究。张子和在医学心理学上有众多的创造,集中于“九气”、“七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其心理治疗验案上。所以张子和是中国医学心理学史上第一位显赫的学者,他也应当在世界医学心理学的文明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9.
孕妇七情背景及七情生活事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笔者编制的“七情发病背景量表”和“七情生活事件表”,对22例孕妇及66例正常人进行七情状况调查。发现孕妇七情背景中“忧”、“悲”、“恐”、“惊”较正常人多,有极显著性差异;正常人中“喜”的情绪倾向较多,与孕妇有极显著性差异。孕妇因妊娠和生产过程中的种种生活事件所致的“恐”、“惊”、“怒”、“忧”4种情绪也明显高于常人,其中“恐”分值高出3倍以上,提示孕妇存在较明显的负性情绪,为有针对性地调节孕期七情提供了临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目的用抑制消减杂交技术研究惊恐致肾虚及中药金匮肾气丸治疗后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方法实验分模型组、治疗组和对照组,通过"猫吓鼠"法与"水面悬吊应激"法相结合建立小鼠肾虚证动物模型,对治疗组小鼠进行中药金匮肾气丸的治疗.应用SMART(Switch Mechanism At 5 end of RNA Template)技术逆转录并扩增以获取造模及治疗前后小鼠血液的全长总cDNA;运用正向和反向抑制消减杂交技术获得正反2个方向、3种状态下(肾虚、治疗后以及正常生理状态)的6组差异表达cDNA片段,进而获得了6个cDNA文库.结果获得6个cDNA文库,为大规模鉴定、筛选靶基因奠定了基础.结论惊恐所致肾虚与一些基因的差异表达相关,而中药金匮肾气丸能影响这种改变,使其差异表达基因谱趋近于正常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