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8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重度脑外伤(sTBI)后,动态监测局部脑氧饱和度(SctO2)的临床意义。 方法 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sTBI后24 h内患者33例,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每6小时监测SctO2、颅内压(ICP)和脑灌注压(CPP),共7 d,记录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 结果 SctO2于监测第3天最低,随后逐渐升高;SctO2与ICP呈负相关(r < -0.857, P < 0.001),与GCS、CPP、GOS呈正相关( r > 0.697, P < 0.001)。 结论 sTBI后SctO2监测可早期识别部分继发性损伤,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并部分预测疾病结局。  相似文献   
102.
破骨细胞来源于微环境造血前体细胞,它的生存、增殖、分化和激活需要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参与。RANKL与相应的RANK受体结合,从而刺激破骨前体细胞分化成为破骨细胞。这一过程由不同的调节蛋白和激酶来调控,并且依赖于RANKL-RANK信号。本文中,笔者总结了目前已知的在破骨细胞发生过程中调节RANK信号的机制。在早期阶段,RANK信号的调节通过募集调节蛋白如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 TRAF6),引起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MAPKs)以及转录因子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 NF-κB)和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 AP-1)的活化。活化的NF-κB进一步激活调节破骨细胞生成的重要因子-T细胞核因子1(nuclear factor of activated T-cells cytoplasmic 1, NFATc1)。在信号传递的中间阶段,共刺激信号通过激活磷脂酶Cγ2(phospholipase Cγ2, PLCγ2)连同c-Fos/AP-1引起钙离子(Ca~(2+))振荡,同时Ca~(2+)信号促进NFATc1的产生。在破骨细胞生成的晚期阶段,NFATc1入核诱导大量的破骨细胞特异性靶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细胞融合并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03.
军事飞行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及其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对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为心理健康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37名军事飞行员(来源于东北、西北、华东、华南等区域的飞行部队、疗养院和飞行学院)的心理反应症状进行了评定,并对已有研究的1956例合并样本进行了元分析。结果:437名军事飞行员SCL-90的总分为39.86&;#177;37.18,总分超过平均数两个标准差(x^-&;gt;2s)的人数为19.7%,阳性项目在中度以上的检出率低于3.0%。症状程度在中等以上者为48.0%。SCL-90各因子水平分除恐怖因子外,均明显低于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29.23—40.12,P&;lt;均0.001)。不同年龄阶段总症状指数以20-25岁组最低,31-35岁起增高,至36~40岁达到高峰,40岁以后有所下降,各年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54—5.19,P&;lt;0.05—0.01)。1956例元分析的统计数据表明,飞行员组SCL-90各因子水平与常模组比较,除恐怖症状均值高于常模组外,其他各因子水平均低于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Z’=1.92—14.21,P&;lt;均0.01)。结论:军事飞行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优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中国人的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并建立中国人的性别角色形容词评定量表.方法根据4000多名被试对中国人人格形容词评定量表(QZPAS)项目的反应,挑选出男女被试有显著差异的项目,经过因素分析探索男性化和女性化特点,并编制性别角色形容词评定量表.结果中国人的男性化特点包括远见卓识、坚毅刻苦、周到严谨、强悍粗暴、被动孤僻和土气自私.女性化特点则包括被动软弱、诚实善良、活泼合群、急躁冒失、愚钝盲从和敏感冲动.男性化和女性化量表各由25个项目组成,据此将被试划分为未分化、女性化、男性化和双性化4种性别角色类型.结论中国人的男性化与女性化特点是稳定的,与此前采用其他方式进行研究的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05.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目的:考察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对989名农村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农村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际敏感、强迫、敌意、偏执和抑郁;女生心理健康较男生差,高中生较初中生差,高一年级最为严重。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父母的拒绝与否认、父亲的过度保护、母亲的惩罚与严厉、性别、年级和是否独生子女。结论:农村中学生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社会支持和父母养育方式对其心理健康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Russell孤独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600名大学生的评定结果,对Russell的UCLA(University ofCalifornia at Los Angels)孤独量表进行了修订,根据统计结果对项目进行增删后,最后得到了由18个项目组成的孤独量表,Russell等[2]的孤独量表由单一维度组成,其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92和0.93,同时,根据320名被试的评定结果,该量表有着较高的构想效度和会聚及区分效度。文中还讨论了使用该量表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07.
内外控和抑郁对生活事件知觉和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236名大学生被试完成了内外控、抑郁以及生活事件评估表。结果表明,外控和抑郁与对生活事件的控制力知觉及影响力知觉均呈负相关,而且当生活事件的实际可控性中等时表现最明显。同时,对没有经历过的事件而言,较高的控制力知觉伴随积极的影响力评估;而对实际经历过的事件而言,结果则相反。文中对这一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8.
大学生求职面试后应对方式及其与人格的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大学生求职面试后的应对方式,探讨其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通过个别访谈和开放式问卷收集项目,编制大学生求职面试后应对方式问卷,对622名大学毕业生进行调查;其中238人同时完成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SF)。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发现应对方式有问题解决和回避两个维度;方差分析表明,城镇生源毕业生更倾向于采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应对方式阿维度与人格特质七维度的回归分析表明,人际关系和处世态度对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有显著影响:外向性、行事风格、处世态度对回避应对方式有显著影响。结论:大学生求职面试后应对方式具有稳定结构.并与部分人格特质的相关关系显著.  相似文献   
109.
介入治疗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估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水平,探讨产生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对98例准备接受介入治疗的心血管、脑血管和肿瘤病人施测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支持问卷(SSRS)和中国人人格量表(QZPS)。结果:1.病人的SAS 总均分(33.84±15.0)显著高于常模组(29.78±0.5)(t=2.48.P<0.05);心血管、脑血管和肿瘤病人的SAS 总分分别为39.6±13.4,28.6±16.3,32.4±1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0,P<0.05);2.受教育程度高与病人的焦虑分数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55,P<0.01),主观社会支持与焦虑水平有显著负相关(r=-0.55,P<0.01);3.人格特质是影响焦虑水平的重要因素,相关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耐性、乐观、宽和、合群等人格因素对焦虑水平具有预测力(R~2=0.40)。结论:介入治疗患者在接受治疗前会产生焦虑情绪,受教育程度和人格特征与焦虑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0.
Rosenberg自尊量表因素结构的再验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Rosenberg自尊量表的二因素模型。方法:591名在校大学生完成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自我和谐量表(SCCS),用验证性因素分析检验自尊量表不同模型的拟合优度;用回归分析探讨自尊和自我和谐的关系。结果:自尊的二因素相关模型能更好地拟合数据(χ2=126.52,df=34,χ2/df=3.72,CFI=1.00,TLI=0.99,RMSEA=0.07),说明自尊的自我肯定维度和自我否定维度在数学上具有一定的区分效度;分别对自我肯定和自我否定与自我和谐的三个维度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两个维度的作用存在分离效应,说明自尊的自我肯定维度和自我否定维度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区分效度。结论: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可以使用二因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