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目的:探究肾脑复元汤对MCAO大鼠脑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肾脑复元汤组,根据处死时间每组再随机分为3 d、7 d、14 d 3个亚组。比较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神经营养因子HGF及TGF-β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肾脑复元汤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1),缺血侧脑组织HGF及TGF-β表达明显增加(P0.01)。结论:肾脑复元汤可以明显改善MCAO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并促进脑梗死组织修复,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HGF、TGF-β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13.
介绍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经验。王教授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所致内生之痰饮湿浊与外感六淫等邪气搏结,蕴生湿热之邪,在病机演变中起主导作用。治疗上主张宣利湿热与清营养阴并重,常以三仁汤合清营汤加减进行治疗,意在宣透渗利、驱邪外出的基础上顾护心营。而湿热之邪壅闭渐盛亦能袭扰中焦,造成高热稽留,炼灼脏腑津气为痰,治疗时要注重辨痰的性质,并灵活调整治法方药,常用方剂在三仁汤、清营汤的基础上又有麻杏石甘汤、小陷胸汤、沙参麦冬汤治之。此外,针对湿热伏居阴分所致潮热时间不同的特点,以青蒿鳖甲汤或清骨散治疗夜热早凉型患者,柴芩温胆汤治疗白昼潮热型患者,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脑复元汤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雄性SD大鼠120只,按完全随机法分为;假手术组(侧脑室注射3μL蒸馏水),模型组(侧脑室注射3μLβ-淀粉样蛋白(Aβ) 25-35+蒸馏水灌胃)、肾脑复元汤组(侧脑室注射3μLβ-淀粉样蛋白25-35+肾脑复元汤灌胃)及对照组(侧脑室注射3μLβ-淀粉样蛋白25-35+盐酸多奈哌齐灌胃),各组均各灌胃1次,分别于7,14,21 d 3个时相处死。观察HE染色、tunnel染色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 F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坏死程度较轻,且中药组(第14天)细胞凋亡程度较模型组减轻(P 0. 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第7天) b FGF,BDNF表达上升(P 0. 05)。结论:肾脑复元汤对AD病大鼠海马区神经具有修复的作用,且发挥作用主要在后期。其机制与促进海马区BDNF及b 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调节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海马Shh信号通路,改善齿状回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的机制。方法 建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5组,16只/组:模型组、阳性药(二甲双胍+氟西汀)组、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另设健康SD大鼠为正常组。其中,左归降糖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药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给药结束后,采用血糖试纸检测大鼠血糖,采用强迫游泳实验和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抑郁样行为和学习记忆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瘦素水平。采用双重免疫荧光法检测海马齿状回Nestin和Brdu蛋白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神经干细胞自我更新标(P<0.01)志物及Shh信号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和瘦素水平显著升高(P<0.01),强迫游泳实验的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1),水迷宫实验中动物登台时间明显延长,寻台时间明显缩短,穿台次数明显减少(P<0.01);海马齿状回Nestin和Brdu表达显著减少(P<0.01),Cyclin D1、SOX2、Shh...  相似文献   
16.
杨蕙  雷诗卉  李薇  孟盼  王瑾茜  刘检  王宇红 《中草药》2023,54(7):2163-2171
目的 研究左归降糖解郁方调控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脑环境下的体外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分化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纯化和培养SD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通过标记巢蛋白(Nestin)进行荧光鉴定。取第3代海马神经干细胞进行实验,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空白血清组、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海马无翅基因3a(recombinant wingless type MMTV integration site family member 3a,Wnt3a)信号抑制剂XAV-939组。在干细胞培养液中添加葡萄糖和皮质酮模拟糖尿病并发抑郁症脑环境进行造模,空白血清组和左归降糖解郁方含药血清组于造模同期分别给予不同血清。干预18 h后,采用WST-1检测干细胞活力,采用Brdu免疫荧光结合高内涵细胞成像技术评价干细胞的增殖能力,分别采用双皮质素(doublecortin,DCX)、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神经元核抗原(neuron specific nuclear protein,NeuN)免疫荧光评估干细胞的分化能力,采...  相似文献   
17.
本课题组系统梳理高血压中医相关文献后,认为现有中医辨证理论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高血压病的疾病本质,故提出血脉辨证理论,探讨构建高血压中医辨证体系。血脉辨证理论认为高血压位应在血脉,属中医学“脉胀”范畴;其病因广泛,但核心病机均为“脉络紧缩”和/或“脉络胀满”;其发病特点为“标在血脉,五脏相关,多因影响”;其证型析理宜以脉络紧缩和脉络胀满为纲,邪正虚实为目;高血压及其相关并发症均可用血脉辨证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8.
谢丽华  王瑾茜  蔺晓源  秦甜  胡国恒 《中草药》2020,51(12):3211-3222
目的探寻醒脑静注射液(XNJI)保护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致神经系统损害的活性成分、靶点及通路,以期阐述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BATMAN、Swiss Target Prediction等数据库检索醒脑静注射液的中药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使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醒脑静注射液"中药-活性成分-相关靶点"功效作用网络,通过GO富集和KEGG通路注释分析预测潜在的作用机制,并将醒脑静注射液中核心成分与SARS-CoV-2 3CL Mpro、血管紧张素转化酶Ⅱ(ACE2)、2019-nCoV RBD/ACE2-B0AT1 complex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筛选出醒脑静注射液105个活性成分,928个药物靶点,741个冠状病毒靶点,611个神经保护靶点,得到药物-疾病共同靶点83个,核心成分12个,关键靶点7个。GO富集分析共得到204个条目,KEGG注释分析共得到120条信号通路,涉及乙型肝炎通路、致癌通路、TNF、HIF-1及VEGF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醒脑静注射液核心成分与3CL Mpro、ACE2、和complex的结合活性较好,其中绿莲皂苷元、山柰酚与3个蛋白的结合能均最低。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中核心成分绿莲皂苷元、山柰酚、5-羟基-6,7,3′,4′,5′-五甲氧基黄酮、异山柰素、桑黄素、栀子黄素A、槲皮素、艾黄素、染料木素、龙脑香内酯、姜黄素、榄香素等可能通过作用PARP1、PTGS2、MMP9、CDK2、ADORA2A、ALOX5、GSK3B等关键靶点,干预多种信号通路,调控炎症反应、细胞凋亡、氧化应激、血管生成等过程改善SARS-CoV-2对神经系统的损害,还可能与3CLMpro、ACE2和complex结合以抑制病毒复制及对宿主细胞的感染,提示醒脑静注射液可能对SARS-CoV-2引发的神经系统损害具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diabetes-related depression, DD)大鼠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测序分析,探讨该疾病状态下肠道菌群的改变。方法 建立DD模型,以健康SD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每周称量体重的同时进行空腹血糖检测;采用强迫游泳和矿场实验检测大鼠行为学;对各组大鼠肠道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以血清为检测对象,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ypothalamic-pituitary-adrenal axis, HPA轴)相关蛋白及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血糖显著升高并表现出明显抑郁样行为和HPA轴亢进;16s rRNA测序结果提示,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肠道菌群α多样性(Chao、Simpson、Shannon指数)无明显差异;但β多样性差异明显,即空白组与DD模型组的样品间距离较远;肠道菌群组间差异明显,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中厚壁菌门丰度明显降低(P<0.01),而拟杆菌门则无明显差异;Bugbase表型预测提示,与空白组比较,DD模型组中革兰氏阴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小鼠与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环状RNA(circRNA)、微小RNA(miRNA)及信使RNA(mRNA),构建circRNA-miRNA-mRNA三元转录网络。方法:9只ICR小鼠为对照组,9只MKR小鼠(骨骼肌特异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功能缺失)为模型组。各组用于组织病理染色6只,基因测序3只。模型组小鼠采用N-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腹腔注射+高脂饲料饲养。29 d后检测心电图改变、主动脉改变(HE染色)、舌面丝状乳头高度变化(HE染色)及舌面丝状乳头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IL-8的蛋白表达。使用微阵列技术筛选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qRT-PCR验证基因芯片结果,构建circRNA-miRNA-mRNA转录网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心电图出现“红旗飘飘”样改变,病理染色提示主动脉有脂质突出,舌组织出现炎症浸润,IL-1β、IL-6及IL-8蛋白表达均明显增高(P<0.01),舌面丝状乳头角化层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