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7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0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61例噬血细胞增生症分析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噬血细胞增生症,又称噬血细胞综合征(Hematophagocyticsyndrome),是一种从骨髓细胞角度提出的病症。它可由多种病因(感染、肿瘤、免疫、遗传、胶原性疾病等)诱发[1,2,4]。表现多组织细胞增生并以活跃的吞噬以红细胞为主、少数血小板...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微核四项检测指标对血液病、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的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外周血改良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 对760例各类疾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四项检测指标(微核细胞率.微核率.微核细胞阳性检出率,微核人员出现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 所检测的六类疾病,白血病、MDS、贫血、恶性肿瘤、良性肿瘤、其他良性疾病的各项检测指标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各类疾病中,白血病,恶性肿瘤病人各项检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淋巴细胞微核检测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经济实用,比传统诊断方法 早0.5~5年即可预测早期癌肿的发生,因此该项指标的建立对早期潜在的肿瘤、白血病的发生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大意义,并且适用基层单位对肿瘤的普查和筛选,该法是任何传统方法 无法比拟的.  相似文献   
53.
肺癌痰脱落细胞检查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正确评估肺癌痰脱落细胞检查意义,提高痰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准确率,探讨肺癌早期诊断指标。方法通过31290例痰标本细胞病理学检验结果,与CT、MRI、X线、气管镜、肺穿、手术结果对照,并对传统肺癌痰脱落细胞病理学检查方法各环节进行改进。结果改良的肺癌痰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率由原来的22.6%提高到90.4%,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结论痰细胞病理检查阳性率取决于痰标本正确留取,精选涂片、染色、辨认,并认为该法对诊断肺癌组织学类型是可行的,可做肺癌早期诊断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4.
本文利用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未饱和铁、运铁蛋白饱和度(TS)四项指标简称血清四铁,对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5.
56.
董敏  王永才  张蕾 《中国医疗前沿》2009,4(21):12-12,37
目的探讨锌原卟啉对白血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对1059例血液病患者及50例正常对照ZPP临床观察,并按不同疾病组比较,算出每组平均值及方差,最后用统计学t值检验处理,计算求出p值,找出相关性。结果发现缺铁性贫血ZPp值最高,MDS、白血病次之,再障(AA)、其他贫血再次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恶性肿瘤降低,低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疾病组,相互间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白血病各类型间,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但经统计学处理,相互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血病病程中,随着疾病的进展ZPP呈线性关系;良性肿瘤及其他良性疾病与正常对照结果相似,p〉0.05。结论锌原卟啉(ZPP)测定,对白血病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并对白血病治疗愈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本文对46例(54个病灶)肺虫病进行B型超声与X线检查对比分析。结果:B型超声敏感性81.19%,特异性95.65%,准确率92.77%,X线检查敏感性100%,特异性78.56%,准确率87.76%。B型超声在特异性方面优于X线,X线在敏感性方面优于B型超声。B型超声可显示肺包虫囊肿的部位、形态、边缘  相似文献   
58.
本文选用骨髓片446例、血片174例,其中急性白血病212例,慢性白血病37例,其它白血病2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52例,非白血病80例,正常人43例。应用PLOTON及本室改良法,检测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AgNORs颗粒/核及特殊鼻常嗜银染色区百分率及内外颗粒总合,代替检测100个有核细胞AgNORs嗜银颗粒面积(GA),并测定100个有核细胞核面积(NA)、GA和G/A(嗜银颗粒/有核细胞核面积)的比值三项指标,结果表明急性白血病AgNORs颗粒/核为4.43±0.98,特殊异常嗜银染色区占19.8%;期余AgNORs颗粒/核分别为:慢性白血病为3.03±0.82,其它白血病为4.35±1.49,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为4.31±1.38,非白血病为2.85±0.95;正常人为1.49±0.37。  相似文献   
59.
60.
目的观察采用关节镜技术治疗膝关节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3月对31例RA患者(32膝)行滑膜切除。患者男10例,女21例;年龄23~51岁,平均(35.5±8.7)岁;患病时间5~21年,平均(12.0±5.5)年。观察患者术前、术后1年以及术后2年X线检查结果并用Larsen法进行评估。比较术前和术后1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沉)、膝关节疼痛评分的改变。结果行关节镜下滑膜切除术后1年,膝关节疼痛评分从术前的(4.23±0.96)分下降至(2.21±0.87)分,类风湿因子从(265.3±120.1)U/m L下降至(89.2±12.1)U/m L,C反应蛋白从(89.36±32.12)mg/L降至(20.12±10.21)mg/L,血沉从(86.56±12.32)mm/h降至(45.23±11.12)mm/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Larsen评价术后1年有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下行滑膜切除可缓解疼痛,阻止局部病变进展和改善关节周围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