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6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4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探讨最佳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给药频次,更有效地保护脑缺血急性期大鼠海马神经元。方法将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2组均制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治疗组又分为3个亚组,各亚组之间EPO给药方法相同(腹腔注射)、剂量也相同(3000IU/kg),仅给药频次不同,3次给药组为缺血即刻给1次,缺血再灌后4h给1次,以及缺血再灌后12h给1次;2次给药组为缺血即刻给1次、缺血再灌4h给1次;1次给药组仅为缺血即刻给1次。以上5组大鼠均在缺血再灌24h后制作标本,分别用于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海马Bcl-2、Bax表达;另外用Western Blot测定海马组织Caspase-3的表达。结果 3个亚组对比模型组,Bax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2次给药组对比模型组,Bcl-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5);2次给药组与3次给药组对比模型组Caspase-3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 EPO能够通过抑制凋亡来保护海马神经元,并且2次给药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知,2次给药组接近最佳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不连、骨缺损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60例骨不连和骨缺损病例均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半环槽外固定并植骨、自体髂骨植骨及术后骨折端注射金葡液等综合方法治疗.结果:60例骨不连和骨缺损原因分析,主要是严重原发创伤和医原性损伤;经过6个月的综合治疗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基本正常.结论:严重原发创伤及医原件因素是导致长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主要原因,通过上述综合治疗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63.
由麻醉引发的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在麻醉学教学与实习过程中加强学生风险意识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传统医学教学在加强医学生临床法律法规培养方面存在不足。本文从提高医学生法律法规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医疗法律法规教育与医学专业教学相结合的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为麻醉学教学与实习过程中法律风险意识教育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64.
以临床麻醉学精品课程网站为平台,建立临床麻醉学网络教学平台,以培养复合型临床麻醉学人才为目标,对我院临床麻醉教学进行教学改革,营建了新的网络教学平台,创造了新的教学空间和教学环境,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5.
制备三列凹顶藻和松节藻醇提物,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海藻醇提物中Na、K、Ca、Mg、Fe、Zn、Cu、Mn8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海藻醇提物含有人体必需的无机元素,其中宏量元素以Na含量最高,微量元素Fe含量最丰富。  相似文献   
66.
吗啡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斌  胡三觉  鞠躬 《医学争鸣》2001,22(5):399-402
目的:研究吗啡对大鼠视上核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的影响,并对其突触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采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在电压钳状态下,记录吗啡对大鼠视上核神经元EPSCs和mEPSCs(miniature EPSCs)的影响。结果20μmol.L^-1的吗啡可分别使大鼠视上核神经元的EPSCs的频率下降65%,幅度养活,mEPSCs频率下降45%,幅度减少12%,结论吗啡通过突触前机制抑制视上核神经元突触前兴奋性递质的传递。  相似文献   
67.
罗哌卡因上胸部硬膜外阻滞最低有效浓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哌卡因是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化学结构和理化特性与布比卡因相似,与布比卡因相比的优点是低浓度时感觉-运动分离现象更明显,较少产生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基于此特性,本实验采用随机双盲研究方法探讨罗哌卡因用于上胸部硬膜外阻滞的最低有效浓度。  相似文献   
68.
69.
水痘是由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小儿。该病特点为全身皮肤黏膜成批出现的皮疹、斑疹、疱疹和痂同时出现 ,皮疹是向心性分布 ,伴痒症。本病虽可自愈 ,但在婴儿及成人仍存在一些重症及严重并发症。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 2 0例水痘患者的治疗观察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均符合水痘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 12例 ,女 8例 ,男女之比为 3∶2 ;年龄在 6个月 - 1岁者 6例 ,1- 9岁者 12例 ,18岁 2例 ,平均年龄 5岁 3个月 ;病程 4- 7天。1.2 治疗方法 :分A、B两组 ,每组 10人。A组用阿昔洛韦治疗 ,每…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制作羊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麻醉方法;观察结扎左冠状动脉后心肌损伤标志物浓度的变化。方法选用成年羊共16只,经剑突下入路结扎左冠状动脉。麻醉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内全麻及机械通气。术中连续监测ECG、MAP、CVP等。结扎前、结扎后1、3、6、12、24h分别抽取静脉血,以检测脂肪酸结合蛋白、CK-MB浓度。结果麻醉时间76—145(100.83±16.18)min。异丙酚用量9—23(16.79±3.16)mg,Kg,阿曲库铵用量0.8—1.4(1.07±0.39)mg/Kg。拔管时间为12—25(15.63±9.75)min。死亡4只,存活12只,存活率为75%。左冠状动脉结扎后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及心动过缓为主,常伴有MAP下降及CVP升高。术中需用利多卡因的为7例,需用阿托品的5例,需用升压药的6例,使用肾上腺素的5例,心内除颤的4例。存活动物模型中,LAD结扎后1、3、6、12h的血清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浓度均明显升高。结扎后3、6、12、24h的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浓度均明显升高ECG复查结果显示所有存活模型均有心肌缺血及梗死的表现。心导管检查示结扎部位血流完全中断,梗死区心肌运动均明显异常(收缩与舒张运动减弱),3例模型中存在室壁瘤。组织病检示典型心肌坏死表现。结论气管插管及异丙酚,阿曲库铵静脉全麻用于羊急性心肌梗死模型的制备,简便、有效、安全。术中积极处理心律失常及血流动力学紊乱是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