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4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31.
目的 研究湖北省麻疹疫情现状及流行病学特征, 为完善麻疹的防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对湖北省2006-2012年报告的麻疹病例进行分析, 探究影响湖北省麻疹流行特征的相关因素。结果 7年内监测报告系统中共报告疑似麻疹604例, 实验室诊断2 520例, 临床诊断12 868例, 共诊断麻疹病例15 388例, 其中15岁以下报告病例为12 156例;2006-2009年为高发年, 其年发病率分别为4.02/105、6.42/105、6.88/105、7.01/105, 总体上呈现高度散发的状态;全年以4、5月份为高发月份, 5月份为发病高峰;男女性别比1.74∶1;年龄分布中小年龄组所占的比例较大, 最小年龄24 d;在预防接种史中, 2009-2012年监测数据中无免疫史者分别占总病例数的30.29%、29.41%、33.72%和66.83%;散居儿童8 634例, 占56.10%;学生2 482例, 占16.13%。结论 提高麻疹疫苗的接种率、免疫的成功率和查漏补种是降低麻疹发病率甚至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 加强小月龄的常规免疫及免疫策略的应对对湖北省麻疹免疫规划工作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2.
谈清  陆芸  王晓南 《山东医药》2014,(11):67-69
目的对比观察重点修复手背及手掌侧血管联合局部开窗引流治疗手脱套伤的疗效。方法将21例手脱套伤患者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9例,观察组采用重点修复手背侧血管并结合掌、背侧血管相对缺乏区的开窗引流,对照组重点修复手掌侧血管并结合掌、背侧随意区域的开窗引流,对比两组回植皮肤存活情况、色泽及患手外形、皮肤组织有无挛缩畸形、手功能、回植皮肤感觉功能。结果观察组回植皮肤全部存活9例;随访2个月~1a,回植皮肤色泽正常,患手外形好,皮肤组织无挛缩畸形;观察组手功能评分(76.58±15.92)分,回植皮肤感觉功能评分(11.25±5.26)分。对照组回植皮肤完全存活3例;皮肤色泽暗沉,手外形尚可,掌、背侧皮肤组织轻度挛缩畸形;对照组手功能评分(58.62±19.58)分,回植皮肤感觉功能评分(6.00±4.41)分。两组手功能评分、回植皮肤感觉功能评分比较P均〈0.05。结论与重点修复手掌侧血管联合局部开窗引流法比较,重点修复手背侧血管联合局部开窗引流可使患手外形、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  相似文献   
33.
武汉科技大学和美国华盛本大学自2008年进行了中外合作办学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实践,形成了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但在人才培养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需要中外合作双方高校的深度合作和积极、长期的努力。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配合康复治疗技术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病程〈2周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2组各40例,按急性期常规处理的同时均进行促通技术为主的治疗方法,A组并增加分期针刺疗法。治疗前及治疗2月后以Fugl—Meyer运动功能指数(FMA)和脑卒中病损评估法(SIAS)评定2组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FMA运动功能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均有显著提高(P〈0.01),且A组优于B组(P〈0.01)。SI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A组显著提高(P〈0.01),B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分期针刺配合促通技术可以显著促进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病损程度。  相似文献   
35.
目的了解湖北省某市农民群体健康素养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开展农民群体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2017年7-9月,采用分层多阶段PPS抽样方法,抽取1 400名农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民群体健康素养水平为5.62%,其中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是:基本知识和理念13.61%、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13.76%和健康技能12.06%。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分别为:科学健康观24.48%、传染病防治16.86%、慢性病防治11.46%、安全与急救43.49%、基本医疗13.31%、健康信息25.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和近1年是否体检是农民群体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结论农民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较低,政府相关部门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体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6.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探讨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0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分组,5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另外50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观察组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分析影响神经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并对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士知晓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满意度为98%,护士知晓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82%,护士知晓率为84%,两组的满意率和护士知晓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于影响神经内科患者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加护理人员对于针对性护理、重点护理的认识程度,以降低意外情况的发生率,提升患者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避免呼唤纠纷的出现。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方法分析骨科患者的特点及其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建立患者康复的信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护士自身知识的提高,针对不同患者制订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指导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功能锻炼,帮助患者掌握骨折康复的知识和技巧,预防并发症、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38.
  目的 研究槲皮素对白血病NB4细胞的抗肿瘤效应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bcl-2及Bax在槲皮素诱导NB4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及流式细胞术观察槲皮素对NB4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槲皮素对NB4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时Akt的胞核、胞质分布变化。结果 槲皮素(20~160 μmol/L)能明显抑制NB4细胞增殖,具有剂量-时间依赖性。20、40、80 μmol/L槲皮素作用24 h后,其总凋亡率分别为(9.25±0.11)%、(20.83±2.10)%、(41.43±2.90)%,与空白对照组的(2.17±1.1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4、6.56、7.02,P<0.05),细胞凋亡呈剂量依赖性并伴随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而槲皮素的凋亡诱导效应可能与其诱导NB4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有关。槲皮素对PI3K/Ak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导致凋亡抑制因子bc1-2表达受阻,同时Bax表达增加,但对总Akt蛋白没有明显影响,Akt在胞核表达减少,胞质表达增多,与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5.12,P<0.05)。结论 槲皮素能够通过多条信号途径促进白血病NB4细胞发生凋亡,发挥较强的抗白血病效应,因而PI3K/Akt通道有望成为白血病诊治的新靶标。  相似文献   
39.
王晓南  吴青  杨旭  张连生  吴一品  卢聪 《癌症》2010,29(4):422-428
背景与目的:白血病是高度依赖NF-κB的恶性肿瘤,NF-κB与肿瘤的发生和转移以及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耐药相关,现已证实NF-κB家族是Notch信号通路的一个靶基因。本研究探讨雷公藤红素对白血病U937细胞凋亡和细胞中Notch1、NF-κ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雷公藤红素(0.25~16.0μmol/L)分别作用于U937细胞12~60h,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透射电子显微镜、流式细胞术观察雷公藤红素对U937细胞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RT-PCR法分别检测雷公藤红素对U937细胞内Notch1通路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的调控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时NF-κB的核浆分布变化。结果:雷公藤红素能明显抑制U937细胞增殖,具有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性。此外,雷公藤红素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诱导U937细胞凋亡,并伴随明显的凋亡细胞形态学改变,而雷公藤红素的凋亡诱导效应可能与其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有关。雷公藤红素对Notch1通路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明显的量效关系。NF-κB在胞核表达减少,胞浆表达增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红素明显抑制U937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抗白血病效应可能与下调Notch1信号通路以及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PI3K/Akt抑制剂渥曼青霉素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以不同浓度的渥曼青霉素作用于人类髓细胞白血病细胞K562,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细胞DNA损伤形成的“彗星”样拖尾现象,Annexin VFITC/PI双标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RTPCR检测渥曼青霉素作用K562细胞后总Akt和磷酸化Akt以及NFκB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渥曼青霉素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其24 h的IC50是25 nmol/L。渥曼青霉素诱导K562细胞发生凋亡,其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增强。渥曼青霉素作用后K562细胞DNA链断裂,呈现“彗星”拖尾现象,其尾长与拖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渥曼青霉素能同时在蛋白和基因水平,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磷酸化Akt以及NFκB表达,但对总Akt蛋白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渥曼青霉素以时间和剂量依赖方式明显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及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磷酸化PI3K/Akt信号通路以及NFκB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