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7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51.
目的 了解成都市18~34岁青年男性高危性行为现况及多性伴的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采用匿名问卷调查成都市18~34岁青年男性的高危性行为及相关因素,对回答有性行为史的1 536份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过去12个月内有多性伴者占23.6%,有过商业性性行为者占11.8%,有过群交行为者占9.0%,有过肛交行为者占4.7%,从不使用安全套者占15.6%,在酒精或兴奋剂影响下发生过性行为者占37.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性伴影响因素包括已婚〔标准偏回归系数(B)=-0.086, PB=-0.063, PB=0.058, PB=0.042, PB=0.162, PB=0.054, P<0.05)。性取向的差别、年龄、吸烟、酒精滥用、吸毒、焦虑、抑郁、儿童期被躯体虐待对多性伴性行为的影响不显著。结论 多性伴是成都市青年男性最主要的高危性行为,儿童期被性虐待及首次性行为年龄小是多性伴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2.
目的 以中国西南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构建脊肌萎缩症(SMA)相关基因拷贝数变化频率,为SMA的临床诊断和分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62例临床诊断为SMA的无亲缘关系患者,以及50例无亲缘关系的正常人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多重连接酶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分析运动神经元基因(SMN)和神经原凋亡抑制蛋白基因(NAIP)的拷贝数。 结果 62例患者中,SMAⅠ~Ⅳ型分别占30.65%(19/62)、41.94%(26/62)、16.13%(10/62)、11.29%(7/62)。SMN1基因外显子7纯合缺失占98.38%(61/62),SMN1基因外显子8纯合缺失占82.26%(51/62)。SMAⅠ型患者中NAIP基因外显子5有68.42%(13/19)纯合缺失,26.32%(5/19)杂合缺失;SMAⅡ~Ⅳ型患者中NAIP基因外显子5有13.95%(6/43)纯合缺失,62.79%(27/43)杂合缺失。SMAⅠ型患者中68.42%(13/19)有1~2拷贝的SMN2基因,SMAⅡ型中84.62%(22/26)有2拷贝以上的SMN2基因,90.00%(9/10)SMAⅢ型和85.71%(6/7)SMAⅣ型患者有2拷贝以上的SMN2基因,且发现有5拷贝和6拷贝SMN2基因。结论 SMN1基因缺失是SMA的主要致病原因,SMN2和NAIP基因拷贝数变化可以影响SMA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3.
目的 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后使用改良鼻中隔缝合技术,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术后不填塞鼻腔,比较其与传统方法的疗效.方法 80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分为填塞组和缝合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填塞组吸切钻切削下鼻甲后行鼻腔填塞,缝合组行改良鼻中隔缝合、等离子消融下鼻甲,无填塞.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症状、体征评分.结果 填塞组在手术后鼻部...  相似文献   
54.
鼻中隔偏曲是鼻科最常见病种之一,大约70%~80%成年人的鼻中隔有不同程度偏曲[1]。如果偏曲程度轻微,未引起临床症状,一般不需要治疗。只有当鼻中隔向一侧、双侧偏曲或局部有突起并引起鼻腔功能障碍而产生临床症状时,  相似文献   
55.
临床资料例1男,51岁.因左臀部丘疹、结节10余年来我院就诊.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侧臀部出现绿豆至黄豆大小的丘疹,伴有轻度瘙痒,部分皮损增大形成结节,破溃流出乳白色石灰渣样物质,可自行愈合.皮损反复发作,体积逐渐增大,数目不断增多.否认局部摩擦和外伤史.既往无代谢性疾病和重大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56.
探讨双特异性抗体mAb04-MICA对人白血病细胞K562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前期研究显示,mAb04-MICA具有抗血管生成和重塑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监视作用,体外对K562细胞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通过ELISA鉴定mAb04-MICA 对抗原VEFGR2和受体NKG2D的亲和力;CCK8法分析mAb04-MICA对K562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mAb04-MICA对鼠源VEGFR2的交叉反应能力;建立K562皮下荷瘤BALB/c裸鼠模型,通过测定瘤体积、称量瘤重、观测荷瘤鼠生存期等方法检测目的抗体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其对肿瘤组织本身及组织内新生血管生成的影响。结果显示:mAb04-MICA对VEGFR2和NKG2D都具有良好的亲和力,并且在体外能够特异性地抑制VEGF诱导的K562细胞的增殖;mAb04-MICA与鼠源VEGFR2具有较高的结合能力;相同给药剂量下,双特异性抗体抑瘤作用显著优于母体单抗,且能延长荷瘤裸鼠生存期,其中Ki-67、p-VEGFR2、VEGF及CD34的表达量显著降低,提示mAb04-MICA可通过特异性地阻碍瘤组织VEGFR2的磷酸化而控制瘤体新生血管的生成,在治疗白血病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特异性抗体免疫球蛋白(Ig)M和IgG,评价2种方法在检测SARS-CoV-2特异性抗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2月在该院住院的患者81例,根据相关标准分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患者组38例,疑似患者组43例。采用胶体金法与ELISA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SARS-CoV-2 IgM和IgG抗体,计算2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采用χ2检验对疑似患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2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ELISA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55.26%(21/38)、60.53%(23/38),特异度均为97.67%(42/43);胶体金法检测SARS-CoV-2 IgM和IgG抗体的灵敏度分别为63.16%(24/38)、76.32%(29/38),特异度均为93.02%(40/43)。SARS-CoV-2特异性抗体IgM、IgG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70%。2种方法检测IgM和IgG抗体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OVID-19患者血清抗体检测过程中,胶体金法检测操作简便、快速、费用低,且有较好的特异度,特异性抗体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  相似文献   
58.
目的:研究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基因的变异位点与年龄及IVF-ET或ICSI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基因片段直接测序方法测定检测167例行IVF-ET或ICSI治疗患者的外周血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nt.128~599区域基因变异情况,比较不同年龄组(A组:<35岁,B组:≥35岁)变异位点、年龄及IVF-ET或ICSI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共有20个变异位点,其中5个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B组的变异位点数(3.8±1.8)显著多于A组的2.6±1.3,其中nt.332C→T在A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2.2%vs12.2%,P=0.012),且变异位点数量与年龄间存在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333。nt.332C→T、nt.249delA和nt.309del/inC三者的变异组年龄显著高于非变异组,nt.309del/inC变异组的累积胚胎平均评分显著低于非变异组(12.9±0.5vs15.5±0.7,P=0.013),nt.249 delA变异组的受精率及累积胚胎平均评分显著低于非变异组(66.86±27.28%vs75.63±21.42%,P=0.046)(12.0±0.7vs14.7±0.5,P=0.013),变异位点数量与受精率及累积胚胎平均评分间存在线性相关。结论:线粒体基因组D-loop区变异位点发生率与年龄相关,且影响IVF-ET/ICSI的受精率及胚胎质量。  相似文献   
59.
枸杞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从21味药中筛选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活性的中药。方法选用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程度较高的中药枸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烘干、回流脱脂、水提、乙醇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等方法进行枸杞多糖的提取,并对其活性以及在不同条件下对α-葡萄糖苷酶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0.4 mg的枸杞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程度达52%,2.0 mg的抑制率高达88%。结论枸杞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机理为非竞争性抑制。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测量不同上颌骨正颌术式前后鼻唇区域软组织变化,分析可能导致变化的因素。方法 2017—2021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颌及关节外科住院行正颌手术的患者37例,其中因上颌后缩行上颌骨Le Fort Ⅰ型骨切开前徙术(LFIA)的患者18例,因上颌前突行上颌骨前份根尖下截骨后退术(AMOS)的患者19例。收集其术前即刻和术后6~12个月的螺旋CT影像,通过Mimics和3-Matic软件进行三维重建和匹配,测量软硬组织标志点变化。使用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显著性水平α=0.05。结果 2种术式术后最主要的软组织变化均发生在上唇区域且改变方向与骨组织移动方向相同。在前后向软组织改变上,LFIA组软硬组织改变的比例为0.628,而AMOS组为0.465。颊部和鼻尖软组织在2种术式后均发生了前移,其中AMDS组中颊部软组织前移的量与软组织厚度的改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在垂直向软组织变化上,LFIA组鼻尖点发生上抬且其距离与颌骨前徙距离具有显著正相关性,AMOS组上唇缘点发生下降且其距离与颌骨后退距离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在水平向软组织变化上,鼻翼宽度在行2种术式后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