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21.
目的 :观察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活性氧的情况 ,研究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的酶学基础 ,探讨变形链球菌活性氧代谢产物对菌斑微生态的作用。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含量 ;采用电子自旋捕捉法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情况及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reduced ,NADH)对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 —H2 O2 体系产生活性氧的影响。结果 :在生理盐水培养条件下 ,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能检测到特征性的二甲基吡咯氮氧化物 (dimethylpyridineN -oxide ,DMPO) -O2 ·和DMPO -OH·的电子自旋共振 (elec tronspinresonance ,ESR)信号 ;外源性糖使变形链球菌培养过程中产生的特征性ESR信号增强 ;美兰则使ESR信号消失 ;NADH使得次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和Fe —H2 O2 体系的ESR信号明显减弱甚至消失 ;在变形链球菌培养液中检测到SOD。结论 :不同培养条件下变形链球菌代谢产生O2 ·和OH·的量不同 ,NADH氧化酶催化的反应可能是变形链球菌产生活性氧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2.
Obtura Ⅱ热牙胶充填根管的微渗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目的:研究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的密封性能.方法:将40颗新鲜拔出人的单根管牙,随机分为2组,每组20颗.分别用根管糊剂加牙胶尖和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用印度墨水染色法对比研究不同根管充填材料的密封性能.结果:根管糊剂加牙胶尖组的染色线均值为1.85±0.51mm;ObturaⅡ热牙胶组的染色线均值为0.45±0.12mm,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ObturaⅡ热牙胶具有较好的密封性能,用ObturaⅡ热牙胶充填根管对提高根管治疗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变形链球菌菌株的致龋特性及其体外成膜规律。方法采用微孔板培养法,对10株不同基因型菌株进行7个不同时间点成膜量的测定。结果 (1)课题小组前期分离获得的5株变链菌临床分离株,除2号菌株外,其余4株的成膜能力检测结果与前期进行的高、低致龋性的鉴定结果一致;(2)携带9号基因型菌株并不是2名儿童高发龋病的直接原因;(3)变形链球菌的体外成膜量在培养16~36 h逐渐增加,36 h达最大值,之后成膜量下降。结论本研究验证了不同基因型变链菌临床分离株的致龋特性,为下一步研究提供了不同致龋特性的可靠菌株;分析携带有相同基因型菌株的2名儿童高发龋病的原因;分析变链菌体外成膜规律,为变链菌致龋特性的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直肠癌病人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分别应用同位素及流式细胞仪法检测26例正常人(无肿瘤)和35例直肠癌患者(包括术前术后)外周血NK细胞和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结果 NK细胞,CD3,CD4,CD4/CD8比值在直肠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性(P<0.05)。直肠癌患者随Dudes分期增高而NK细胞,CD3,CD4,CD4/CD8比值逐渐下降,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根治术和姑息性切除术后NK细胞CD3,CD4,CD4/CD8升高,CD8回落接近对照组。肿瘤未切除组术后NK细胞,CD3,CD4/CD8则进一步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直肠癌患者NK细胞等各项免疫指标大大降低,这种疫紊乱状态在不同病情又有显著差别,根治术和姑息性切除术可明显改善病人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评价双重超声造影在胃癌手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62例经胃镜活检证实的胃癌患者术前行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进行术前分期,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 对照.结果 胃窗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为72.9%,其中T1、,12、13和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60.0%、76.9%和71.4%;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4.5%(35/47),特异度为66.7%(8/12),准确率为72.9%(43/59),Youden指数为0.41.双重超声造影T分期的准确率为88.1%,其中T1、T2、T3和T4期的准确率分别为66.7%、80.0%、89.7%和100%;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9.4%,特异度为75.0%,准确率为86.4%,Youden指数为0.76.胃窗超声造影和双重超声造影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但两者诊断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超声造影对胃癌术前分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6.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hrasonography using oral and intravenous contrast agents in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Methods Sixty-two patients with biopsy-proven gastric cancer were enrolled into this study,and were examined by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gastric uhrasonography preoperatively.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 findings.Results The accuracy of oral contrast-enhanced gastric uhrasonography and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determining the T stage of gastric cancer was 72.9%(T1:66.7%,T2:60.0%,T3:76.9%,T4:71.4%)and 88.1%(T1:66.7%,T2:80.0%,T3:89.7%,T4:100%),respectively,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methods(P =0.036).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ccuracy and Youden index of oral contrast-enhanced gastric ultrasonography and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hrasonography in assessment of lymph node metastasis were 74.5%,66.7%,72.9%,and 0.41 versus 89.4%,75.0%,86.4%,0.76,respectively.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accuracy of assessment for lymph node metastasis was observed(P > 0.06).Conclusion Double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s useful for preoperative staging of gastric cancer,especially for T staging.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两种漂白剂去除牙面色斑的效果。方法使用洛贝指数和数码照像计算机色度分析,系统分析并比较实验前、后牙面洛贝指数和色斑占牙面百分比的变化。结果两种漂白剂使用2周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洛贝指数的3个指标相差显著(P<0.01);色斑占牙面百分比减小。结论两种漂白剂都能去除牙面色斑。  相似文献   
28.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依据荟萃分析要求,全面检索CBM、CNKI、VIP、PubMed、Embase及The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以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为干预措施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且为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的研究文献,文献的检索年限均为建库至2019年4月。由两名经过培训的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检索并提取资料,如果遇到分歧,找第三方(老师或者专家)协助解决。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Manager5.3软件进行数据的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RCT或CCT,受试者共1244例,10篇文献报道总有效率,总有效率异质性检验:[Chi2=5.07,P=0.83,I2=0%,OR=4.00,95%CI(2.72,5.89),Z=7.03,P<0.00001]。10篇文献报道了VAS评分,异质性检验,[MD=-1.72,95%CI(-2.39,-1.06),Z=5.10,(P<0.00001)]。2篇文献报道了WOMAC指数,异质性检验,[Chi2=0.01,P=0.91,I2=0%,MD=-6.84,95%CI(-9.23,-4.45),Z=5.61,P<0.00001]。2篇文献报道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异质性检验,[Chi2=0.84,P=0.36,I2=0%,MD=7.97,95%CI(5.60,10.34),Z=6.60,P<0.00001]。仅有1篇文献报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针刺结合医用臭氧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易于推广,但其结论的验证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29.
目的:梳理壮医药治疗产后病的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概况。方法:通过查阅整理壮医药防治产后病相关文献资料,综述壮医药防治产后病在理论、临床、实验方面的研究概况。结果:系统阐述了壮医药对产后病的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认识以及壮医药外治法对产后病的防治作用,此外还从临床和实验研究归纳壮医药防治产后病的进展。结论:壮医药防治产后病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挖掘。  相似文献   
30.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消化道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每年死于胃癌的约有16万人。发病年龄以40~60岁为最常见。由于对胃癌的生物学行为知之不多,胃癌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仍有一定困难,有的患者发生胃癌穿孔致急性腹膜炎在手术时始被发现,失去根治的机会,预后极差。我国边远贫困山区缺医少药、胃癌穿孔发病率很高,值得临床给予重视。由于胃癌急性穿孔所引起的腹腔内病理变化与溃疡穿孔基本相同,其症状和体征也相似,术前难以鉴别诊断,以下意见可供参考,1.老年病人,特别是以往无溃疡病史而近期有胃部不适,或消化不良,或消瘦,全身困乏无力,食欲不振或伴呕吐者,病程短,进展快,疼痛无规律,制酸剂不能奏效,甚至有恶液质时,当出现溃疡急性穿孔的症状和体征,应考虑胃癌穿孔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