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1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81.
β-内啡肽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作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卢晓欣,陈新民,林葆城,林运团,王成海,洪新如,王永午β-内啡肽(β-ED)是一种具有重要功能的内源性阿片肽。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β-EP可能参与低氧和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1、2]。本文通过动...  相似文献   
282.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是广泛存在于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周围神经及胃肠道的一种脑肠肽,以下丘脑的含量最高。近年来的研究发现,SS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它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围产期窒息引起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新生儿死亡和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S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本实验通过结扎7日龄新生鼠一侧颈总动脉并吸入低氧气体,以制备新生鼠半球性脑缺氧缺血模型,进而观察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血浆、垂体及脑区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物质(ir-SS)含量的变化,以明确SS是否参与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283.
为了研究多囊诳巢综合征的黄体生成激素及胰岛素升高与神经肽的关系,我们检测了LH/卵泡刺激素≥3的PCOS患者(1型组)30例,LH/FSH<3的PCOS患者25例,及正常妇女15例葡萄糖耐量试验前后外周血中INS、生长抑素、β-内啡吠和强啡吠A的变化。  相似文献   
284.
癫痫大发作患者血浆和脑脊液中生长抑素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85.
目的探索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血浆DynA1-13和L-ENK与门脉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检测肝硬化患者及正常人的血浆DynA1-13和L-ENK,同时彩超记录门脉宽度、血流量和流速。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DynA1-13和L-ENK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门脉压力的增高,DynA1-13和L-ENK均呈上升趋势。肝硬化患者门脉宽度、血流量和流速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表明:在门脉宽度≥12 mm组,血浆DynA1-13、L-ENK与门脉宽度、血流量及流速之间均呈正相关。结论血浆DynA1-13和L-ENK不仅反映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并且可反映肝硬化门脉高压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286.
目的:观察苁蓉片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地方性氟中毒中、重病区选择137例患者,其中37例作为治疗组,给予苁蓉片,口服,每次1.2g,每日2次;其余10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每次300mg,每日2次。疗程为4周。观察2种药物的总体疗效、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49%;起效时间在7~15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14%,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均较好。结论:苁蓉片是治疗地方性氟中毒的有效药物,疗效优于布洛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287.
目的探讨北川教师灾后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方法 2008年随机选取灾后北川教师80名,采用信效度较高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测试和分析,得到有效问卷65份,之后对教师进行长期阶段式心理干预,2011年对同一群体用SCL-90进行干预后测试,剔除中途因调离岗位等各种原因退出的教师,得到有效问卷48份,结果①2008年北川部分教师在各因子上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7.46~13.75,P<0.001);②2011年北川部分教师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7项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t=4.46,4.25,2.79,4.47,2.57,5.44,3.95;P<0.01),人际关系因子和偏执因子与全国常模相比无显著性差异;③2011年各项因子得分低于2008年,且除焦虑因子外有显著性差异(t=3.73,3.87,4.03,4.55,3.20,3.07,4.53,3.89;P<0.01);④男性在各因子上均有显著性差异(t=2.10~3.41;P<0.05或0.01),女性在焦虑、精神病性、偏执、强迫症状、躯体化、抑郁各因子上有显著性差异(t=2.63,2.55,2.57,2.51,2.32,2.79;P<0.05);⑤2011年各因子阳性项目比例比2008年大幅下降,2008年各因子阳性项目数比例为16.67%~37.5%,2011年各因子阳性项目数比例为0%~12.5%。结论经过3年持续心理援助,北川部分教师心理状况已有明显改善,但离全国成人常模尚有差距,应按照长期援助计划,分层次实施针对性心理援助。  相似文献   
288.
目的 :研究人类皮肤肿瘤中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 -2的表达 ,探讨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bcl-2的关系。方法 :应用三羟基末端标记法和免疫组化 (SABC)法原位观察了 40例皮肤癌中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的表达 ,以 10例正常组织作对照。结果 :细胞凋亡广泛存在于皮肤鳞癌中和正常组织中 ,皮肤鳞癌中细胞凋亡明显高于正常组织 (P <0 0 5 ) ;皮肤鳞癌中细胞凋亡与bcl-2阳性表达有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皮肤癌组织中bcl-2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 ,bcl-2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9.
近年来人们认识到细胞凋亡不仅在皮肤发育、更新、平衡稳定中起作用,在某些增殖性皮肤病如银屑病中也表现异常。bcl-2是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的原因之一,为探讨 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与银屑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8例银屑病组织中细胞凋亡相关基因 bcl-2的表达情况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采用1996~2000年我院保存的石蜡包埋组织块,确诊为银屑病的病例共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7~54岁,平均年龄35.3岁。12例正常皮肤组织,取自外科整形术后切除的皮肤,男3例,女9例,年龄20~58岁,平  相似文献   
290.
目的 探讨PIWI蛋白相互作用RNA-47851(piR-47851)在胃腺癌中的表达、临床病理意义及其对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查79例胃腺癌组织中piR-47851的表达情况,分析piR-47851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通过细胞增殖实验观察piR-47851对胃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应用信息学网站预测piR-47851的下游靶基因。建立MAPK1基因3′非翻译区(UTR)的野生型和突变型质粒,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piR-47851与MAPK1基因3′UTR结合从而抑制MAPK1蛋白合成。应用Rescue实验确认piR-47851对MAPK1直接调控作用,并探讨piR-47851/MAPK1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实验性裸鼠皮下荷瘤实验观察降低piR-47851表达对移植瘤体积和质量的影响;通过增殖指标Ki-67染色观察降低piR-47851表达对移植瘤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结果 qRT-PCR实验结果提示,79例胃腺癌组织中piR-4785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胃组织(P<0.05)。piR-47851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