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31.
背景:磁悬浮离心血心室辅助装置独特的心尖插管设计,可以在心脏不停跳状态下完成左心室插管,明显缩短手术时间,避免体外循环的有害影响。 目的:验证磁悬浮驱动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在体可靠性。 方法:将磁悬浮驱动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装置入口通过不停跳方式植入绵羊左心尖,出口与降主动脉吻合。手术前后行全血、生化以及血凝检查,期间不间断采集与辅助装置主体血心室辅助装置功能相关的数据,并做主要脏器宏观和病理检查。 结果与结论:在体辅助38 d期间辅助装置无机械故障发生,心室辅助装置的流入和流出道未见血栓沉积,血液和生化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实验羊无明显并发症,主要脏器宏观和病理检查表明无缺血或梗死。证实磁悬浮驱动离心式左心室辅助装置具有良好的在体血液相容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2.
笔者总结分析我院2004年2月~2005年1月间对7例中心型肺癌、1例肺转移瘤做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I125放射微粒子治疗,探讨其操作方法、安全性及疗效。临床资料:本组8例,男6例,女2例;年龄48~76岁;中心性肺癌7例,子宫癌术后肺转移1例。术前均摄有正侧位胸片,并做CT平扫及增强  相似文献   
33.
目的:总结隆凸切除重建术治疗隆突、主支气管肿瘤及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经验,探讨合理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27例患者行单纯隆突切除重建4例,右肺上叶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19例,右全肺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2例,左肺上叶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1例,左全肺切除及隆突切除重建1例。结果:全组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无支气管吻合口瘘。常见并发症为心律失常、肺部感染、肺不张和呼吸功能不全。隆突、主支气管肿瘤患者术后无瘤生存2~11年。支气管肺癌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68.8%,5年生存率36.4%,有1例生存>10年。结论:通过合理的麻醉插管方法,正确的气管吻合技术,良好的术后呼吸道管理,气管隆凸切除重建术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刺入眼眶深部,穿透眶板,达前颅凹的金属钩形异物,临床尚不多见。我们曾遇一例,报告如下: 陈××,女,3岁,住院号17027,于1983年1月17日入院。患儿于1月17日下午,独自一人在家,把衣架上的钩取下来玩,不慎跌跤,衣架构一端刺入眼眶,钩端留在眼外,发现后急送市×院,后又由该院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咯血患者行64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成像技术与数字减影(DSA)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成像的差异,评价多层螺旋CT支气管动脉造影在咯血患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介入栓塞剂的选择及预防再出血的特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于65例介入栓塞前的大咯血患者进行胸部平扫检查与薄层增强扫描,对检查的图像结果进行薄层的重建,通过将最大密度投影技术(MIP)、多平面重建技术(MPR)、容积再现技术(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Add/Remove Structure、任意角的旋转等功能,对患者的供血血管和病变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充分显示,并对供血血管的三维解剖学特征,比如血管的数目、走形等进行显示。与此同时,对供血血管进行三维重建还能有利于变异血管的显示。再将患者在数字减影(DSA)下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治疗加以佐证及对比,为临床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信息。结果本组病例65例中,右侧支气管动脉显示89支,左侧支气管动脉显示72支。47例患者为单侧肺病变,18例患者为双侧肺病变;42例患者为单一的血管供血,23例患者为多种的血管供血。介入栓塞治疗结果:65例患者中63例一次性插管成功,2例未找到明确的出血动脉。63例大咯血患者行共栓塞85支血管。随访18个月期间共9例复发,总有效率为89%。结论介入栓塞前先行CT增强加薄层扫描观察支气管动脉及出血血管,借此指导介入手术,为彻底栓塞出血病变及预防复发提供信息,对大咯血介入栓塞术后的发病率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同时还能为今后治疗大咯血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36.
苏志鹏  蒋小龙  王成德  刘洁  陈云祥  李群  吴近森  吴哲褒 《浙江医学》2011,33(8):1115-1116,1119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联合溴隐亭对垂体腺瘤GH3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在无血清的培养条件下,将GH3细胞分成3组:对照组、溴隐亭组、NGF+溴隐亭组,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药物干预后GH3细胞的成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GF干预后GH3细胞的形态无明显改变。单独溴隐亭治疗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而NGF干预后2、4、6d分别再给予溴隐亭治疗则对GH3细胞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其中NGF干预后4d及6d时溴隐亭的抑制效果更明显。结论NGF能促进溴隐亭对GH3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对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残留肿瘤采用单纯的观察随访,分析残留肿瘤的自然生长史,为临床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和治疗时机提供依据.方法 20例垂体无功能腺瘤患者术后没有经过放疗和药物治疗情况下,观察其残留肿瘤的自然生长情况.通过随访的MRI图像系统测量肿瘤体积,计算肿瘤的月增长率,肿瘤倍增时间,并分析肿瘤倍增时间与年龄、性别、残余体积大小、海绵窦侵袭等因素的内在关系.结果 20例患者接受单纯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3.90年,术后第1次随访MRI时患者平均年龄为41.8岁.17例(85%)术后残留肿瘤体积出现不同程度增大,3例(15%)术后残留肿瘤体积无明显变化.17例复发的残留肿瘤体积大小平均为4.73 cm~3,随访末次肿瘤体积平均为16.98 cm~3,在平均随访的4.08年内肿瘤月平均增长率为7.87%,肿瘤倍增时间平均为724 d.肿瘤倍增时间与年龄、性别、术后残留体积大小、海绵窦侵袭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垂体无功能腺瘤术后残留肿瘤的自然生长速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术后残余体积无显著相关性.根据残留肿瘤大小和肿瘤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合肿瘤倍增时间以确定恰当的术后安全随访时间.  相似文献   
38.
病人男.60岁。胸闷、气促1年半.查体:左侧胸廓略塌陷,呼吸动度弱,叩诊实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右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X线胸片示左肺不张.右肺膨胀,纵隔左移,左膈肌上升。胸部CT三维重建见左肺不张,右肺膨胀,纵隔左移(图1)。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示左主支气管被肿瘤完全阻塞。术前诊断:左主支气管肿瘤并左全肺不张、实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39.
2001年4月~2005年4月,我们将美宝疤痕平与弹力套合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92例,并给予正确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0.
2001年4月-2005年4月,我们将美宝疤痕平与弹力套合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患者192例,并给予正确康复指导,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