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4篇
基础医学   64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153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61篇
肿瘤学   1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8 毫秒
51.
选用3H-TdR释放法及掺入法分别检测LAK细胞活性、LAK细胞增殖功能及9种临床常用肺癌化疗药物对LAK细胞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化疗药物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的影响不同,同种化疗药物不同浓度间的影响也有差异。卡铂(Carbo)、足叶乙甙(VP16)、5-氟尿嘧啶(5-Fu)有增强作用;环磷酰胺(CTX)、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甲氨喋呤(MTX)对IL-2诱导LAK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阿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在较高浓度时,抑制LAK细胞活性产生。除CTX外的8种药物均显著抑制LAK细胞增殖功能。实验表明:常规剂量的化疗不会抑制LAK细胞活性的产生,5-Fu、Carbo、VP16与IL-2结合抗癌可望产生协同疗效.IL-2先于化疗给药并维持至化疗后一定时间,其联合抗癌效果可能更佳。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观察平瘤合剂(PLM)对荷瘤鼠的治疗效果,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建立动物模型,灌服PLM,观测其抑瘤效果,并通过形态学、免疫组化、流式细胞仪等方法 探明其作用机理.结果 ①PLM有较好的抑制SHG-44移植瘤增殖的效果,并呈现出一定的量效关系,且安全无毒作用;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在治疗组中细胞凋亡增多,主要是使细胞阻滞于G0-G1期;③GFAP在高剂量组中高表达;④组织形态学上显示肿瘤的恶性程度有降低趋势,并在透射电镜下可见SHG-44细胞凋亡现象.结论 PLM能抑制实验性荷瘤鼠肿瘤的生长,其抗瘤机理是通过诱导细胞的凋亡,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并通过诱导其分化进而降低了胶质细胞瘤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53.
IL-2-PE664Glu是由白介素2同改构的绿脓杆菌外毒素通过基因融合构成的嵌合蛋白。我们研究了它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母细胞和PHA激活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结果显示其半数抑制剂量(LD50)分别是50ng/ml和20ng/ml,而对IL-2R细胞则无明显的作用;同时,探讨了IL-2的浓度、MTT浓度及作用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4.
根据已有资料设计并合成引物,利用RT-PCR方法得到牛bFGFcDNA全序列,经过序列分析后,建立其酵母分泌型表达质粒pVT102U/a-bbFGF。  相似文献   
55.
胃癌病变在胃,关乎脾,涉及气血阴阳。脾与胃生理上经络连属,互为表里,病理上相互影响;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以往对胃癌的治疗更多关注正虚、毒结、气虚等,但在临床实践发现不少患者存在阳气不足。阳气乃生命之根基,肿瘤的形成与阳气的虚衰密不可分,故温阳法在胃癌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温阳法治疗胃癌须标本兼顾,辨证与辨病论治结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56.
通过古代文献的研读和分析,就中医对亚健康状态的认识观进行了讨论,认为古代文献中"未病"之论载奠定了亚健康状态的中医理论基础,而中医致病的"三因学说"符合亚健康状态之形成,"治未病"思想则成为中医干预亚健康的重要治则,"治未乱"方法是亚健康"防变"的保健举措。中医对亚健康认识观为当今亚健康中医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57.
<正>狭义生物治疗是指利用活体细胞或具有表达活性的基因进行疾病预防、治疗的技术,主要包括基因治疗和体细胞治疗两大类,均属于大概念的生物技术药物范畴。与抗体、细胞因子和多肽类药物最大的区别在于这类药物进入体内后还是"活的",它们通过体内表达相应蛋白质或诱导其他细胞或细胞因子的级联反应而产生新的生物学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2011年诺贝尔奖公布,其中发现了树突状细胞(DC)的核心免疫调节功能并发明了DC治疗性疫苗的加拿大学者Steinman备受关注,因为他用自己设计的新型DC肿瘤疫苗成功诱导了自身抗肿瘤免疫反应,突破了胰腺癌的生存  相似文献   
58.
王小宁 《现代保健》2011,(17):92-93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路径对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60例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对患者实施从人院到出院连续性的健康教育。在患者出院时调查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埘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对健康知识教育掌握程度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健康教育可提高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和满意度,融洽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9.
论述《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考虑》的起草背景、制定依据和适用范围,以及临床试验中疼痛的主要来源,临床试验中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一般考虑和临床试验中试验操作程序引起的受试者疼痛等负担的伦理考虑等,以期从伦理角度对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疼痛管理提出指导意见。适用于伦理审查中对于受试者疼痛管理的伦理考虑,以及研究者制定临床试验方案和试验流程对受试者疼痛管理的关注。对临床试验中受试者疼痛予以更多关注,是保护受试者权益的措施之一,有助于保障临床试验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60.
单克隆抗体(McAb)的研究已成为我国分子免疫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渗入到医学生物学的各个领域。为了进一步加深对McAb分子生物学的了解,更好地研究、使用McAb,我们分期刊登McCullugh所作单克隆抗体:病毒学有关的问题一文。本文以McAb在病毒学中的应用为题,对McAd的分子生物学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了全面而又详尽的论述。文章集中讨论了McAb的价、亲和力的判定及这些因素在诊断、研究及治疗中的作用;McAb的分子结构与其功能表达间的关系及McAb体外反应性与其体内效应间的辩证关系;独特型/抗独特型相互作用以及抗独特型抗体的制备和应用。文章引用充分,论述精辟,便人读后耳目一新,对正确评价、使用McAb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