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404篇
内科学   5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76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背景:淋巴细胞特异性重组激活基因编码的重组激活基因1与重组激活基因2蛋白是参与V(D)J重排机制的重要的重组酶。除参与V(D)J重排以外,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重组激活基因介导的转位作用可能与染色体易位及淋巴性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但迄今尚未有明确定论。目的:检测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癌细胞株的发生情况。设计:重复测量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材料: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Jurkat和6T-CEM购自上海细胞生物研究所;T淋巴白血病细胞株Molt-4,皮肤T细胞淋巴癌细胞株HuT102,Burkitt’s淋巴癌细胞株Raji和Daudi以及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株HL-60和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K562均由本实验室保存。细胞用含有体积分数0.1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于37℃,体积分数0.05C02条件下培养。方法:实验于2005-10/2006-01在南方医科大学生物技术学院分子免疫研究所完成。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重组激活基因1,重组激活基因2,非同源末端连接装置途径中的DNA修复因子Ku70/Ku80。以及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采用巢式、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连接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等方法检测T细胞受体重排删除DNA环和T细胞受体B链重组信号序列两端的断裂点。了解参与V(D)J重排过程的基因表达和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中间体的产生情况。主耍观察指标:重组激活基因、DNA修复因子Ku70/Ku80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以及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在人白血病和淋巴癌细胞株的发生情况。结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显示:重组激活基因1mRNA在4种T细胞株中均被检测到,在两种B细胞株和两种髓性白血病细胞株中未检测到;重组激活基因2和末端脱氧核苷转移酶mRNA表达仅在Jurkat,Molt-4和6T-CEM3种T细胞株中检测到,但在6T-CEM表达较弱;除HL-60细胞未检测到Ku80表达外,所有细胞株均检测到Ku70和Ku80表达。对4种T细胞株T细胞受体重排中间体检测结果表明:仅在Jurkat细胞中检测到DB2-J132 sjTRECs与DB25’端和3’Rss断点,表明Jurkat细胞发生T细胞受体基因重排。同时发现Jurkat TCR Dβ2-Jβ2重排删除环结合区具有明显的多样性特征。结论:重组激活基因可能与T细胞白血病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Jurkat细胞有可能成为研究重组激活基因与T细胞淋巴性肿瘤的一个潜在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42.
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在2015年发布了文件M52-商品化微生物鉴定及药敏试验系统的验证研究,旨在为执行验证研究的实验室提供指导性建议。在实验室将商品化微生物鉴定系统和药敏试验系统应用到常规检测之前,应对未加修改而使用的已确认的检验程序进行独立验证。该文将CLSI文件M52和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指南中关于商品化微生物鉴定系统及药敏试验系统的验证方法进行比较,结合国内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部分情况,分析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以供国内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验证方案。  相似文献   
143.
[目的]通过研究大潮气量机械通气引起的肺损伤(VILI),提出机械通气时通气机所致VELI的护理防护。[方法]将24只健康绎巨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小潮气量通气(VT=8mL/kg);实验组为致伤组大潮气量通气(VT=40mL/kg)。通气时间均为4h,每小时行1次动脉血气分析。通气后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含量测定。[结果]实验组大鼠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BALF中性粒细胞计数、血清和BALF中TNF—α、IL-1β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结论]大潮气量机械通气能引起明显的VILI,临床上对于机械通气的病人,应尽量避免大潮气量通气。加强对通气机所致VILI的护理防护。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尿足细胞及其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依据尿清蛋白(Alb)/肌酐(Cr)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大量清蛋白尿组(LA);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尿中足细胞,ELISA法检测尿中PCX含量,两者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NA组、MA组、LA组以及健康人对照组尿足细胞检测结果分别为(0.96±0.36)、(3.09±0.86)、(5.53±1.44)和(0.65±0.31)units/μL,尿PCX检测结果分别为(0.62±0.13)、(1.49±0.47)、(2.19±0.47)和(0.46±0.08)ng/μmol Cr,糖尿病患者尿足细胞及PCX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程进展而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尿足细胞和PCX呈正相关(r=0.86,P0.01)。在NA患者中,足细胞及PCX阳性率分别为51.9%、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6.9%。结论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时尿足细胞和PCX明显增加,两者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5.
目的通过案例剖析品管圈的应用过程,并总结医学检验中心开展的品管圈活动。方法以提高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为品管圈活动主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和统计学方法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医患满意度、圈员能力以判定品管圈活动效果。结果急诊检验报告及时率由品管圈活动前76.06%提高至活动后的91.11%,改善幅度为15.05%;医患满意度和圈员运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的能力较品管圈活动前都有大幅度提升,且活动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在品管圈工具运用能力、创新精神、解决问题、沟通协调、团队精神5个维度评分平均值均提高,且活动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7.32、-6.03、-9.04、-5.80、-9.38,P均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可有效提高检验报告及时率;通过参与品管圈活动,圈员提高了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调查全国血气和酸碱分析室间质量评价(EQA)不及格项目的原因和采取的纠正措施。方法通过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简称"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开发的基于web的EQA系统调查2016年全国3次血气和酸碱分析EQA活动中不及格项目的原因和纠正措施,并从EQA样本、EQA结果上报、方法、设备、技术、EQA评价、调查后无法解释7个问题归纳分析。结果 EQA不及格率为0.5%~13.1%,不及格原因回报率为45.8%~69.0%(除外少于20家的分组)。主要不及格原因分别为:技术(35.9%~37.0%),主要为EQA样本处理和储存不适当、试剂和校准问题;设备(24.4%~27.9%),主要为设备功能障碍和未定期维护;结果上报(12.2%~19.7%),主要为转录和编码错误;调查后无法解释(8.7%~9.6%);方法(8.1%~11.8%),主要为未充分培训和不适当室内质控;EQA评价问题(0.8%~3.3%),均为不适当分组。3次EQA活动的不及格原因分类相似。纠正措施:大部分纠正措施是适当的,包括对员工进行重新教育和培训以及针对仪器、试剂、室内质控、校准、结果上报等方面的改进。结论分析EQA结果中不及格项目的原因并对原因分类有助于实验室识别改进机会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检测胃癌患者血清外泌体(exosome)中抗分化非编码RNA(DANC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胃癌细胞培养上清和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分析其与临床病理资料的相关性,绘制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 DANCR在人胃癌细胞系HGC-27中表达水平(4.43±0.37)明显高于胃黏膜上皮细胞(1.01±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GC-27细胞培养上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3.06±0.14)明显高于GES-1细胞(1.01±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ANCR在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的平均含量[5.060(1.380,22.785)]较胃良性疾病患者[0.535(0.340,1.380)]和体检健康者[1.200(0.605,1.655)]明显升高(Z分别为-3.409,-4.229,P均0.01),且与肿瘤大小、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胃良性疾病患者与体检健康者相比,血清exosome中DANCR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08,P0.05)。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ROC)为0.777,95%可信区间(CI)为0.678~0.876,cut-off值2.50,敏感性为68.6%,特异性为84.4%。结论胃癌患者血清exosome中DANCR表达水平升高,有望成为胃癌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48.
目的分析肾病综合征患儿肾活检组织mi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作为区分肾病病理亚型潜在标志物的可能性。方法收集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活检标本41例,包括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Ms PGN)22例、微小病变(MCD)8例和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ECPGN)11例,以8例无肾功能不全的成人肾组织为对照组。RT-q PCR检测各组肾组织中miR-191、miR-151-3p、miR-150、miR-19b和miR-30a-5p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肾功能相关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肾组织相比,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中miR-191明显上调(P0.01),miR-151-3p明显下调(P0.01)。此外,MCD组miR-150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s PGN组和ECPGN组(P均0.05)。miRNA在肾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血清学指标Ig G、TP和Cr均呈正相关,与TC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miRNA在肾病综合征患儿肾组织中的表达与病理分型有关,miR-150具有潜在区分肾病患儿MCD型与其他亚型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9.
目的通过参加美国病理学家学会(College of American Pathologists,CAP)能力验证(proficiency testing,PT)活动,评价临床实验室寄生虫检验水平并改进检验质量。方法将CAP寄生虫PT标本按常规标本分析,在10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向CAP报送结果,根据回报结果分析临床实验室寄生虫检验水平。结果 2011至2015年75份PT标本中5份鉴定错误,错误率为6.3%;15份因未能获得80%一致的结果,CAP未给予评价结果。结论临床实验室寄生虫检验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5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诱导过程中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的变化及其功能。方法应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22例肿瘤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诱导培养CIK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动态监测其CD4~+CD25~+Foxp3~+表型,并分析Tregs细胞负性调控分子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和IL-10的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增殖抑制试验测定Tregs细胞免疫学功能。结果诱导的CIK细胞中存在CD4~+CD25~+Foxp3~+Tregs,其表达量分别为第1天(0.30±0.15)%、第3天(4.48±1.72)%、第5天(3.83±2.12)%、第9天(2.37±1.17)%、第11天(1.65±0.99)%、第14天(1.04±0.76)%。诱导第14天时的Tregs细胞免疫调控负性分子TGF-β1的表达水平为(97.2±2.1)%、CTLA-4为(96.2±3.5)%、IL-10为(4.2±2.3)%。细胞增殖抑制试验中空白对照组、条件对照组以及实验组的增殖细胞表达量分别为(8.55±2.38)%、(42.66±7.32)%、(57.04±7.49)%。结论 CD4~+CD25~+Foxp3~+Tregs细胞可作为潜在的CIK细胞质量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