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占儿童白血病的15%~30%,但其疗效较急性淋巴细胞自血病(ALL)差。随着化疗方案的改进及化疗强度的提高,AML远期疗效明显提高,5年无病生存率达50%。在对机体不产生不可逆的毒副作用的前提下,增加抗肿瘤药物剂量以达到最大抗白血病效应,是主要的强烈化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3.
本文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SIL-2R,AP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免疫功能变化。结果RRTI患儿SIL-2R、CD8细胞百分率明显升高而CD4/CD8比值及血清IgG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CD4细胞百分率,血清IgA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RRTI患儿存在免疫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部分脾栓塞治疗小儿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免疫功能及并发症。方法 采用 Seldinger` s法 ,行部分脾栓塞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先天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症及脾功能亢进共 13例 ,选用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 ,栓塞范围控制在 6 0 %~ 80 %之间。结果 患儿在术后 2周血小板升至正常 ,临床症状改善 ,栓塞前后免疫球蛋白无明显变化 ,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PSE治疗部分小儿血液病例可保留小儿的免疫功能 ,取得满意疗效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5.
为探讨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的诊断,应用间接ELISA法测定7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的IgM、IgG,同时对15例患儿的血清进行HSV特异性IgG的检测;采用ELISA双抗夹心法对70例患儿的脑脊液同时检测lnw抗原.结果:脑脊液HSV抗原阳性20例,IgM阳性8例,IgG血清/脑脊液比值≤20为12例.对HSVE患儿予以连续静脉滴注无环鸟苷7天,结果治愈、好转20例(80%).提示应用ELISA法测定脑脊液HSV特异性抗原和IgM以及IgG血清/脑脊液比值,结合临床可早期诊断HSVE,对ESVE的治疗及改善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6.
27.
目的分析某院儿科住院患儿发生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BSI)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情况,为临床提供BSI的病原学分布特征。方法对我院儿科2009年6月-2012年6月72例确诊BSI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72例BSI住院患儿中,社区获得性BSI(CABSI)21例(29%),平均年龄4.45±3.84岁,合并基础疾病10例(48%),治愈率95%,医院获得性BSI(NBSI)51例(71%),平均年龄6.44±4.66岁,合并基础疾病50例(98%),治愈率86%(P值均<0.01)。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37株(51%)、革兰阴性菌31株(43%)、真菌4株(6%)。CA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肺炎链球菌,NBSI前三位病原菌为大肠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CABSI中,MRSA、MRCNS分别占5%、10%,对万古霉素均敏感。NBSI中,MRSA、MRCNS均占2%,对万古霉素均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占4%、6%,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药物均敏感;真菌感染4例,其中白色念珠菌2例,近平滑念珠菌1例,对氟康唑、两性霉素B均敏感。结论 CABSI、NBSI均有着各自的临床特点,需区别对待。根据BSI病原学分布特征,合理有效的选用抗菌药物,对提高治愈率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28.
29.
ITP患儿血清可溶性IL—2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ITP患儿进行了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测定和APAAP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ITP患儿血清sIL-2R、CD8显著升高,CD4/CD8显著下降(P<0.01),且sIL-2R和CD4/CD8呈负相关(r=-0.581,P<0.01);缓解期sIL-2R明显下降,基本接近正常水平,而CD8、CD4/CD8比值较急性期变化不明显。结论提示sIL-2R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对ITP患儿病情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免疫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40例急性ITP患者同时测定血小板抗体及T细胞亚群,发现急性ITP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紊乱有关。认为病毒感染致血小板膜结构及抗原性发生改变,直接或(和)依赖T细胞辅助而激活B细胞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这些抗血小板抗体介导单核巨噬细胞和补体破坏血小板,产生临床症状,在细胞免疫方面表现为T细胞总数下降,TS细胞功能下降,Tn细胞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