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目的调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癫痫的患病率以及治疗缺口(Treatment gap),为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村为单位确定调查人群,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生入户调查,共调查10273人。凡初筛调查时确诊或可疑为癫痫者均经神经科医师再次访查确诊。结果本次调查共确诊癫痫患者60例,患病率为5.8‰。活动性癫痫患病率为3.3‰,年发病率38.9/100000.全部患者中有53.3%未治疗,25%的患者治疗不正规。活动性癫痫的治疗缺口高达61.8%。结论本次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癫痫患病率大大高于以往的报道数字,患者中约有2/3以上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应尽快制订合理的干预对策。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无肠道准备行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和增强扫描诊断急性阑尾炎的价值。方法2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术前无肠道准备MSCT平扫15例、平扫+增强扫描8例。具体方法是:得到原始图像薄层重组后行多平面重建(MPR)与曲面重建(CPR)相结合显示阑尾,观察阑尾最大横外径、边界是否清楚、阑尾腔内密度、周围有无积液或脓肿、脂肪内条索状筋膜增厚,增强扫描观察阑尾壁的完整性和阑尾异常强化。结果23例患者中有阑尾显示21例,阑尾增粗21例,测量阑尾最大外径6.8 mm~12.5 mm,边界模糊19例,阑尾周围脂肪内条索或脂肪浑浊17例,周围积液5例,周围脓肿形成4例。结论无肠道准备的MSCT扫描,运用MRP可以诊断急性阑尾炎及其分型,为临床提供有力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正常与退变髓核突出对大鼠疼痛阈值以及背根神经节中TNF-α表达的影响,研究椎间盘退变与神经根性疼痛之间的关系。方法72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18)、假手术组(n=19)、正常髓核(N-NP)组(n=16)和退变髓核(P-NP)组(n=19)。对P-NP组大鼠利用尾椎椎间盘纤维环穿刺的方法建立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取出N-NP组和P-NP组大鼠自体的正常髓核与退变髓核组织,置于手术显露后的腰5左侧神经根处,建立髓核突出致神经根性疼痛动物模型。采用行为学测试的方法分别观察各组大鼠术前1天,术后1、4、7、10、14、21天机械刺激阈值与热刺激阈值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术后第4、14天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中TNF-α的表达。结果行尾椎间盘纤维环穿刺后2周,组织学与MRI检查均证实椎间盘组织发生明显退变。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动物未出现明显的痛觉过敏现象,N-NP组和P-NP组大鼠机械性刺激阈值均显著下降,该痛觉过敏现象持续至术后2周消失;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退变髓核所致机械性刺激阈值下降程度更为严重。各实验组均未发生热刺激阈值的规律性变化。术后第4、14天对照组和假手术组背根神经节中未见TNF-α明显表达,而正常及退变髓核组TNF-α表达量均显著升高。结论大鼠尾椎纤维环穿刺是建立大鼠椎间盘退变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与正常髓核组织相比,发生退变的髓核组织可导致神经根性疼痛的加重,提示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释放的炎症因子在疼痛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4.
我国农村社区癫痫有效控制方案的推广性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索适用于我国农村地区癫痫患的有效治疗方法,并进一步验证其推广应用价值。方法 在山西晋城泽州县及河南焦作市武陟县两个农村社区人群中选定全身强直-阵挛型发作的活动性癫痫患376人(山西185例,河南191例)。由经过短期培训的乡村医生按照规定方案使用苯巴比妥单药治疗、管理病人,并观察疗效、患的依从性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观察1年的效果表明,服药7-12个月期间与入组前半年的情况比较,有45.9%的患未再发作,发作频度减少>75%占15%,两项合计显效率为60.9%。在规定剂量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本研究再次证明,该方案适合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广应用,可使约半数癫痫患受益。  相似文献   
25.
本院于 1 997~ 2 0 0 0年间 ,收治肾、输尿管结石患者81例及马鞍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同期病例 5 0 5例 ,共计5 86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旨在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为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提供参考。1 临床资料本组 5 86例 ,男 2 87例 ,女 2 99例 ,年龄 1 7~ 75岁 ,平均 4 2岁。右肾结石 34例 ,左肾结石 2 6例 ,右输尿管结石2 5 1例 ,左输尿管结石 2 71例 ,多发性结石 4例 ;肾结石最大直径 5 .5cm ,输尿管结石直径 0 .3~ 2 .5cm ,平均 0 75cm ,伴有肾盂积水 35 3例。所有病例经B超、X线检查。通过手术或保守治疗后排出结石而被确诊 ,其…  相似文献   
26.
<正>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项新的技术,我院自1997年3月采用南京英特雷公司生产的ITR-V型自动螺旋式椎间盘摘除器,治疗25例,共32个椎间盘,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1.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25例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37~59岁,平均49岁;病程最长25年,最短40天,平均12.5年;均有典型的腰腿痛病史及临床体征,并经CT或MRI证实有腰椎间盘突出。其中L_(3.4)13个,L_(4.5)16个,L_5~S_13个;伴有椎管狭窄9例,明显骨质增生6例,腰椎板切除术后2例。 治疗方法:患者侧卧于带有电视监视的X线检查床,患侧朝上,根据CT片计算出参数,结合电透,找到相应的椎间隙,用龙胆紫在体表标记出穿刺点,按外科手  相似文献   
27.
鲍温病1例     
患者,女,59岁.约11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于右腰部出现分币大小红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曾到医院以"体癣"外用药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皮疹缓慢扩大,近3年来感瘙痒.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基质的新型骨材料填充器的研制及其生物相容性。方法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网孔状的填充料袋,结合输送器械,获得可膨胀性的骨材料扩张及填充系统。按照GB/T16886标准通过急性全身毒性试验、溶血试验和致敏试验系统评价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复合材料(PET/PMMA)的生物相容性。结果PET/PMMA复合材料急性毒性试验实验组及阴性对照组小鼠活动、体重及呼吸均无明显差异;致敏豚鼠试验组无红斑及水肿;溶血率为1.24%,无溶血性。结论本课题组研制的新型骨材料填充器,经检验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29.
CT增强扫描是CT诊断中的重要手段,但使用大剂量造影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一直为大家所重视。当前用于CT增强扫描的造影剂有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两大类,我们分别使用这两种类型的造影剂进行CT增强扫描,对其不良反应和增强的显像效果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
目的分析总结用2.5mm~3.0mm克氏针塑形后逆行插针髓腔内固定治疗肱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2003年6月收治的16例肱骨中下段骨折。其中6例为陈旧性骨折术后骨不连伴假关节形成。手术方法采用外侧切口,将克氏针塑形后在内外髁上方逆行插针。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植骨,术后用石膏托固定6~8周,随访7~28个月。结果16例均骨性愈合,无1例切口感染。肩关节功能均正常。6例陈旧性骨折肘关节功能4例正常,2例近正常。结论手术损伤小,塑形克氏针弹性度好,髓内三点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快,费用少。二次手术取克氏针简单,桡神经损伤几率少,不需住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