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0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53篇
临床医学   67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26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01.
目的 探讨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与纳米羟基磷灰石(nano-HA)支架材料的相容性,进一步验证nano-HA材料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 将rBMSCs与nano-HA支架材料在体外复合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与材料的复合情况,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法检测材料对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结果 rBMSCs可以在nano-HA支架材料表面及孔隙中良好的黏附、迁移、增殖和分化,复合培养5 d后nano-HA支架材料对rBMSCs的增殖分化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 结论 rBMSCs与nano-HA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nano-HA支架材料可以作为rBMSCs良好的载体。  相似文献   
302.
背景:文献报道,半月板移植骨桥及前后角骨栓固定较单纯软组织缝合固定效果更好,但关于骨桥与骨栓二者固定疗效比较的报道较少。 目的:对比分析骨桥与骨栓固定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的临床效果。 方法:18例外侧半月板切除后接受关节镜下同种异体外侧半月板移植患者,其中9例采用骨栓法、9例采用骨桥法行外侧半月板移植。随访采用症状询问,体征检查,目测类比疼痛评分、Lysholm和Tegner评分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平均每半年进行1次MRI 检查,观察膝关节半月板移植后形态状态及信号改变。 结果与结论:18例患者均进行了12-36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随访时关节活动度均正常,均无明显的膝关节疼痛和肿胀,可以胜任日常活动和体育锻炼,无并发症出现。半月板移植后目测类比疼痛评分、Lysholm、Tegner评分均较移植前明显提高。MRI检查提示移植半月板移植后1年时替代存活很好。结果表明关节镜下的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安全可行,半月板移植可缓解半月板切除后出现的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骨桥固定与骨栓固定法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303.
目的 研究利用MRI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重建术后移植物评分的方法,并探讨MRI评分结果与临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ACL移植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 方法 追踪54例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病例,计算MRI上ACL移植物容量(graft volume)、张力(graft tension)、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 ,SI)作为评估依据进行移植物MRI评分,同时计算MRI评分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评分)、客观功能评分(KT2000)的相关性。 结果 5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3±4.3)月。平均ACL移植物MRI评分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分别为75.19±7.20、85.12±9.45、83.07±12.63。MRI评分结果与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结果呈正性线性相关,相关系数有统计学意义(r=0.696, P=0.001;r=0.767, P=0.000);根据MRI评分(X)及临床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Y)拟合出的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MRI评分可以预测膝关节主、客观功能评分(R2=0.485;R2=0.589)。 结论 MRI评分可作为一种新工具,补充和完善目前ACL重建术后评判体系,从而有助于更合理地评判ACL移植物愈合情况,进一步指导康复锻炼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304.
人参皂甙Rb1及Rg1对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人参皂甙可以促智抗衰老,保护大脑皮质运动神经元,具有抗细胞凋亡作用,但作用机制不清.目的:观察人参皂甙Rb1和Rg1对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学体外观察,于2004-03/06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完成.材料:成人新鲜离体神经取自创伤离断无法再植的肢体,由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提供.人参皂甙Rb1、Rg1由长春白求恩医科大学提供.方法:剥去神经外膜,剪成1.0~2.0 mm碎块,采用酶消化法分离许旺细胞,双30 min差速黏附法去除成纤维细胞,获得纯净度达95%以上的许旺细胞,将纯化的许旺细胞按每孔10万个细胞接种在预先涂有多聚赖氨酸的96孔细胞培养板上,设立3组:人参皂甙Rb1组分别加入含量为10,20,40,60,80 μg的人参皂甙Rb1 20 μL;人参皂甙Rg1组分别加入含量为10,20,40,60,80 μg的人参皂甙Rg1 20 μL;对照组加入PBS液20 μL.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榆测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培养48 h后人参皂甙Rb1组、人参皂甙Rg1组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率均明显升高(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加,当人参皂甙Rb1和Rg1质量浓度达60 mg/L时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率最高.人参皂甙Rb1及Rg1相同剂量组之间比较,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率差异无显著件意义(P>0.05).结论:人参皂甙Rb1和Rg1可以通过促进许旺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而具有潜在加速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05.
背景:原发性骨关节炎被确认为是一种多基因疾病.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从基因表达水平在同一载体上同时进行多基因检测,从而考察骨关节炎的滑膜与软骨基因表达类型,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骨关节炎相关发病机制及为基因治疗提供依据.目的:通过比较骨性关节炎和正常关节的软骨与滑膜的基因谱变化,筛选出骨性关节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探讨其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及骨性关节炎的基因多态性.方法: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提取模型组和对照组的膝关节软骨与滑膜细胞,提取总RNA.用含588个基因的cDNA芯片进行微阵列基因检测,数据进行基因差异表达和聚类分析.结果与结论:骨性关节炎大鼠及正常大鼠软骨及滑膜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骨关节炎大鼠软骨与滑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82个,其中上调的基因有27个,下调的基因有55个.基因芯片技术能有效地筛选出骨关节炎差异表达的基因并可发现新的相关基因.骨关节炎的发病涉及多种基因的表达异常,筛选到的差异表达基因将为进一步研究骨关节炎发病机制和致病相关基因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6.
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种类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不仅在细胞黏附、增殖和新骨组织形成中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撑,而且还起到模板作用,引导组织再生和控制组织结构.寻找一种既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又具有特定形状的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对用于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天然高分子材料、人工合成聚合物及无机材料及复合材料等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这些材料的优缺点及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07.
【目的】探讨Bcl-2、p53在良恶性骨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ABC免疫组化方法对33例恶性骨肿瘤,包括19例骨肉瘤,14例软骨肉瘤和22例良性骨肿瘤(骨软骨瘤)组织中Bcl-2,p53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恶性骨肿瘤组织中Bcl-2,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5%和54.5%,其中骨肉瘤组织为63.2%和47.4%,软骨肉瘤组织为35.7%和64.3%;良性骨肿瘤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8.2%和22.7%。恶性骨肿瘤组织Bcl-2,p53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骨肿瘤(P<0.05),骨肉瘤组织Bcl-2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1),软骨肉瘤组织p53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骨软骨瘤(P<005)。AKP值增高组的恶性骨肿瘤组织p53蛋白阳性表达率(75%)明显高于AKP值正常值组(20%,P<0.05)。【结论】Bcl-2癌基因介导的凋亡紊乱和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与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Bcl-2蛋白表达活性可能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有关,p53肿瘤抑制基因突变失活是恶性肿瘤细胞成骨活性增强的因素之一。标记羊抗鼠IgG和ABC试剂,购自Sigma公  相似文献   
308.
我们于1997~1998年间对山东沿海地区4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管并发症患病率调查,并探讨其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对象:408例2型糖尿病患者来自山东烟台、青岛、东营地区医院门诊和住院部。其中男200例,女208例。年龄35~55岁,平均47.1±6.0岁。病程0~26年,平均7.4±5.0年。全部病例按年龄分成三组:35岁~、42岁~、49~55岁组;按病程分为三组:0年~、7年~、≥14年组。2.方法:调查设计参照1980年京津地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研究[6]。包括培训调查人员及统一表格填写。对每例患者进行病史询问和查体、测血压、身高、体重,计算体…  相似文献   
309.
骨巨细胞瘤P21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Ras癌基因的蛋白产物P21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9例骨巨细胞瘤组织中P21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骨巨细胞瘤组织中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48%,其中病理分级Ⅰ、Ⅱ、Ⅲ级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44%、86%,Ⅲ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和Ⅱ级(P< 0.05);Enneking外科分期1、2、3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36%和73%,3期阳性表达率极显著高于1期和2期(P<0.01)。结论 Ras癌基因产物P21蛋白表达活性在良恶性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有明显差异,可作为恶性骨巨细胞瘤的标志物;Enneking外科分期3期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1期和2期,说明P21蛋白阳性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10.
四肢血管损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损伤,发生率较高,可达总创伤的3%[1]。大多数伤情较复杂,多为肢体复合性损伤,修复后的截肢率高达129%~214%[2]。及时、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是抢救患者生命,保存肢体及恢复功能的关键。我院自1988年以来共收治四肢血管损伤病人35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男27例,女8例;年龄18~64岁,平均435岁,以青壮年居多。损伤原因及类型:锐器伤14例,车祸外伤13例,枪伤1例,高处坠落伤1例,压砸伤2例,玻璃割伤4例。其中开放性损伤27例,闭合性损伤8例;完全断裂28例,部分断裂3例,挫伤栓塞4例。损伤血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