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28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4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5篇
内科学   8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74篇
综合类   403篇
预防医学   101篇
眼科学   30篇
药学   179篇
中国医学   151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加川芎嗪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肺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肠缺血-再灌注组(Ⅱ组)、川芎嗪治疗组(Ⅲ组)、缺血预处理组(Ⅳ组)和川芎嗪+缺血预处理组(Ⅴ组)5组.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肺组织Bcl-2和Bax蛋白表达,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脱氧尿嘧啶缺刻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肺细胞凋亡,并测定心、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Ⅴ组心、肺组织细胞凋亡指数明显低于除Ⅰ组外的其他各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肺组织Bax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心肌细胞Bax蛋白表达明显比Ⅱ组降低,同时Ⅴ组心、肺组织SOD活性增高,MPO活性和MDA含量降低.结论:缺血预处理与川芎嗪联合应用对抑制肠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肺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2.
川芎嗪对实验性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能量代谢的干预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川芎嗪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MIRI)时心肌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实验兔 30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MIRI组 (B组 )和MIRI+川芎嗪治疗组 (C组 )。复制MIRI模型 ,分别观察心肌组织内三磷酸腺苷 (ATP)、二磷酸腺苷 (ADP)、一磷酸腺苷 (AMP)含量、总腺苷酸量 (TAN)、能荷 (EC)及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 C组与B组比较 ,心肌组织内ATP、ADP、TAN含量及EC均明显增高〔ATP :C组为 (5 0 5± 1 34) μmol/g(湿重 ) ,B组为 (2 86± 1 2 2 ) μmol/g(湿重 ) ,P <0 0 1;ADP :C组为 (1 6 7± 0 4 0 ) μmol/g(湿重 ) ,B组为 (1 12± 0 2 5 ) μmol/g(湿重 ) ,P <0 0 1;TAN :C组为 (8 4 2± 1 90 ) μmol/g(湿重 ) ,B组为 (5 83± 1 5 5 ) μmol/g(湿重 ) ,P <0 0 1;EC :C组为 0 70± 0 0 3,B组为 0 5 8± 0 0 7,P <0 0 1〕 ;且与A组比较 ,ADP、AMP、TAN无明显差异〔ADP :A组为 (2 0 4± 0 5 3) μmol/g(湿重 ) ,P >0 0 5 ;AMP :A组为 (1 4 5± 0 2 9) μmol/g (湿重 ) ,P >0 0 5 ;TAN :A组为 (10 2 6± 2 0 5 ) μmol/g(湿重 ) ,P>0 0 5〕 ;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改变显著减轻。结论 川芎嗪可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93.
护士长:请责任护士介绍简要病史。责任护士:患者,男,27岁,住院号66071。因发热、咳嗽、咯脓痰,痰有腥臭味等不适症状,于1985年5月11日下午3时入院。入院时体温40.3℃,脉搏106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100/80mmHg,50分钟后患者全身抽搐,血压下降至60/40mmHg。ECG提示变异性心绞痛。化验:WBC 42400,血酶谱提示心肌损害。入院诊断:败血症并发感染性休克。护士长:对这一病例责任护士作了介绍,请大家重点讨论一下感染性休克的护理。护士A:我认为护理休克病人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位问题:病人在休克状态时,最适当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切实搞好患者满意度调查,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极其分布规律和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和护理管理,倡导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加强人文关怀,提高患者满意度,宏扬医院文化.方法采取自行设计式问卷,选择各临床科室住院病人或主要陪护亲属作为调查对象,由护理部派专人每月1次,不定时到各病区发放调查表,发放方式为无记名形式,当场回收问卷.结果5年来我院护理工作满意率逐年提高,尤其是2000~2003年3年来患者满意提高显著,2003年满意度高居5年来之首,达97.4%,病人投诉和提出的批评意见也明显减少.结论患者满意度调查是医院护理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指导依据,切实做好满意度调查工作,有利于宣扬医院的优质服务理念和护理实践中的人文关怀,也有利于不断提高护理服务水准,创建医院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95.
前言 ELISA是一种免疫测定技术.在临床检验中主要通过抗原抗体反应检测体液中的抗体或抗原性物质.ELISA具有高敏感性.并可根据呈色的深浅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在科研中.应用各种ELISA方法定量测定某种细胞因子或粘附分子等微量抗原、蛋白或抗体很常见。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早期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mRNA表达变化。方法用窒息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和复苏组,然后依据时间分为假手术或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即刻及0.5、3、6和9h组。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MMP-2、MMP-9及TIMP-1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心肺复苏后3h大鼠脑组织MMP-9及TIMP-1的mRNA表达水平均开始上升,6h时显著增高,MMP-9/TIMP-1比值也相应增大。MMP-2 mRNA水平在心肺复苏后9h内未见明显升高。结论心肺复苏后早期就出现MMP-9、TIMP-1的mRNA表达增加及比例失衡,而MMP-2 mRNA水平在早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7.
目的分析内分泌疾病致低血钾、血钾浓度与临床表现、心电图变化的相关性,并观察补钾治疗后血钾和心电图恢复情况.方法观察42例内分泌疾病引起低血钾临床表现的患者血钾浓度与心电图变化的关系,其中24例全程跟踪补钾治疗中及治疗后的临床表现、血清钾浓度和心电图变化.结果42例低血钾患者临床表现为乏力(以双下肢为重)、心悸、胸闷,严重低血钾者表现为四肢软瘫及肌肉酸痛.血钾浓度为(2.60±0.55)mmol/L,心电图低血钾改变与血清钾生化测定符合率为88.2%,血清钾<2.5 mmol/L时,两者符合率为100%.11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入院时血钾(2.54±0.6)mmol/L;补钾治疗40h后血钾(3.35±0.44)mmol/L,血钾浓度、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较长.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入院时血钾(2.58±0.42)mmol/L;补钾治疗40 h后血钾(3.72±0.17)mmol/L,血清钾浓度、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也较长.5例甲亢周期性麻痹患者入院时血钾最低,为(1.75±0.60)mmol/L;补钾治疗15 h后血钾(3.55±0.53)mmol/L,血清钾浓度、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恢复正常需要的时间较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组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组短.结论低血钾的临床表现、与血清钾浓度以及心电图改变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临床表现除与低钾血症的严重程度有关外,还与低钾血症发生的急缓有关.心电图能较好地反映低血钾的严重程度.内分泌疾病所致低血钾因病因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变化,且经补钾治疗后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也不同.补钾需补至血清钾浓度和心电图恢复正常为止.  相似文献   
98.
脑卒中后抑郁症(depression)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占脑卒中的20%~50%,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对这些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与脑卒中部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次数分析有助于进一步寻求早期干预的指征。  相似文献   
99.
异丙酚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异丙酚对肝缺血 /再灌注损伤 (HIRI)时黄嘌呤氧化酶 (XO)活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HIRI实验兔及肝癌手术患者 ,动态观察血浆XO活性的变化及异丙酚对它的影响。结果 HIRI期间 ,血浆及肝组织内XO活性明显增强(P<0 0 5和 P<0 0 1) ;使用异丙酚后 ,XO活性的异常变化显著减轻 ,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和 P<0 0 1)。结论 异丙酚可有效地抑制HIRI时XO活性而减少氧自由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通过对老年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静脉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了解缺血性脑卒中与血脂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