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35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目的:探讨通过脑血流导纳信号的熵特征分析,揭示脑血管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04-09/2005-0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患者各30例。选择2002-09/2003-01首都医科大学正常者30人作对照。①利用ENG系列导纳式双侧脑血流图自动检测仪,对各组人员进行脑导纳信号的额-乳突导联检测。②利用小波包分解技术提取脑导纳信号不同频段的熵特征,进行对照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各30例,正常对照30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小波包2级分解显示,高血压组和动脉硬化组的熵值均低于正常组,高血压组和正常组的T(2,1)熵特征值差异有显著性意义(303.61±20.48,368.09±14.20,P=0.012)。②3级分解显示,在中频段,高血压组脑导纳信号的熵特征值与正常组T(3,1),T(3,2)和T(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动脉硬化组的熵值差异则全部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利用小波包技术从脑导纳信号中提取的熵特征值正常组和异常组之间存在差异,而且在中频段的特征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借助小波包分析手段,通过对脑导纳信号的分解,研究脑血管功能状态,这将为进一步的研究如信号分类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做好军队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率,降低漏报率,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认真系统总结几年来的做法、存在问题并提出建议。结果:通过实践总结出5点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疫情报告责任意识;(2)健全疫情管理组织和报告网络,不断完善管理机制;(3)抓住五个环节,不断提高疫情报告质量和水平;(4)充分利用军队医院信息系统,科学掌握传染病信息动态;(5)深入部队调查研究,全面掌握体系部队疫情动态。由于医院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疫情报告及时率达100%,漏报率保持较低水平。为进一步做好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4点建议:(1)加强法制建设,强化医务人员的法制观念;(2)完善疾病监控机制,研制开发疫情管理信息自动化软件;(3)加大实际投入,使人才、经费、装备的投入向基层和防病工作倾斜;(4)严格奖惩激励,适时开展检查评比。结论:认真落实《传染病防治法》、《军队传染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规条例,积极做好疫情的监督监测,才能降低漏报率,提高及时率,保障官兵的身体健康,增强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文献   
103.
大蒜素过敏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曾遇大蒜亲致过敏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侧介绍男,24岁,因发热、头痛、腹泻2d入院。查体:T38.9C,P96/min,BP10/6kPa。表情淡漠,肺部未闻及干湿罗音,颈部稍有抵抗,克尼格征(+),布鲁辛斯基征(+)。血WBC16X10’/L,N外呢。血、脑脊液培养均有草绿色链球菌生长,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给予凯复定、青霉*等治疗。于用药第10d检查发现患者口腔、咽部、肠道有白色念珠菌。即用大蒜素(上海禾丰制药厂,沪卫药准字(1995)第010005号)60mg加入葡萄糖液中赢滴,首次用药约15min后患…  相似文献   
104.
摸法是骨伤科检查和诊断疾病的常规方法之一,它是凭医者的双手通过触诊感觉,确定和检查来确定某种疾病。摸法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有比较系统的描述,并将其列为正骨八法之首,总结出“摸者用手细细摸其所伤之处,或骨断、骨碎、骨歪、骨整、骨软、骨硬……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等,这些宝贵的经验,至今仍作为骨伤科诊治疾病的重要原则而用于临床。1 骨骼病变的应用 骨折是骨伤科常见病证,“摸法”在骨折辨证中尤为重要。例如,通过对局部畸形、异常活动等  相似文献   
105.
关于病案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病案是医院在诊治病人时医生对其自诉病史、体格检查、疾病演变、诊断思路、治疗措施、疾病转归的如实记载,是医疗、教学、科研的原始资料。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若干规定,明确了病案是医院进行民事诉讼活动中最重要的证据之一。但是在实践中,病案管理存在不少问题,医护人员对病案管理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06.
王卫兵  顾晓娅 《世界感染杂志》2001,1(2):144-145,150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和宏观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年9月和10月两个月共出院1364份病历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回顾性调查。结果:共1055例患者应用了抗菌药物,全院抗菌药物总的应用率为77.35%,合理应用率为74.03%;治疗用药421人占39.91%,预防用药634人占60.09%,手术科室以预防性应用为主,与非手术科室比较有显著差别;应用方式单用占26.16%,二联占68.53%,三联及以上占5.31%;细菌培养送检率仅19.24%,细菌培养阳性率37.04%。结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7.
加强医患沟通是防范医疗纠纷的重要手段,对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医疗纠纷的成因主要是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道德素养、技术水平欠佳,医疗机构的管理不到位以及患者及家属的主观意识等因素造成。加强医患沟通可取得医患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谅解,并可取得医患之间的密切合作,也是尊重患者的重要表现。要想使医患沟通更加顺利并想获得比较全面的信息,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提高自身素质,增加沟通的知识性和通俗性;(2)因人而异,增加沟通的灵活性和亲切感;(3)认真倾听,鼓励病人积极暴露信息;(4)实事求是,确保沟通信息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本项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脑导纳微分环快流入相和慢流入相面积和对血管弹性判定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深圳市辉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的HD-ENG导纳式双侧脑血流图自动检测仪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脑导纳环检测,并与正常组比较.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病患者的脑导纳微分环的流入相的面积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而高血压有动脉硬化和无动脉硬化患者之间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脑导纳环重搏波相(Ⅲ相)面积对高血压病患者的血管弹性判定的诊断价值。方法:高血压组患者选自2002-12-26/2003-01-20宣武医院的高血压门诊的就诊患者23例。对照组健康者选自2002-10-21/12-26某大学在校学生和教工63例。两组受试者均知情同意。应用深圳市辉大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和生产的HD-ENG导纳式双侧脑血流图自动检测仪及相应软件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脑导纳微分环检测。由检测仪采集的脑导纳血流图信号(ΔY),经微电脑自动微分后产生一阶导纳微分图(dy/dt)。以ΔY为X轴坐标,dy/dt为Y轴坐标,自动拟合成脑导纳微分环。脑导纳环图可分为4个相限,以X轴为基线,从起点始,环绕X轴时相依次定为Ⅰ,Ⅱ,Ⅲ,Ⅳ相。Ⅲ相:为重搏波相,即从Y轴向右侧形成的一个小环所包含的区域,该面积大小反映脑动脉血管弹性。观察两组受试者脑导纳微分环第三象限面积及与导纳微分环总面积之比,为避免数据偏态分布,取自然对数(ln)调整后数据。结果:23例高血压患者和63名健康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ln(脑导纳微分环的Ⅲ相面积):高血压组左侧和右侧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显著。(-0.5796±1.3730,-0.7027±1.4840比-1.7499±1.5325,-1.8828±1.4562,t=3.194,3.271,P<0.05)。②ln(脑导纳微分环的Ⅲ相面积/导纳微分环的总面积):高血压组左侧和右侧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别(-0.3063±0.9780,-4.2510±1.0605比-0.9697±1.2519,-1.1907±1.3446,t=2.199,2.353,P<0.05)。结论:脑导纳微分环可以定量检测脑血管弹性能力,对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弹性能力的判断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0.
α-干扰素(Interferon-α,IFN-α)具有多种生物作用,不仅具有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又发现其具有一定的抗肝纤维化作用[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