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48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51.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医院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1897例入住ICU的患者前瞻性记录观察期内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使用类别和使用持续时间与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应用血制品和镇静类药物增加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并且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随使用时间的延长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增加;单独使用抗菌药物或糖皮质激素未增加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性;对于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及抗菌药物,应用其中的≥2类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仅使用一类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增高,经2χ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血制品和镇静类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当在血制品、镇静类药物、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中任意选用两类联用时,医院感染发生的风险较单用一类时增大。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是保证患者安全,用药安全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综合医院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调动医务人员主动上报药物不良事件并持续改进,是医院安全文化面临的挑战.方法 通过采用PDCA循环医疗质量的管理方法,制定药物不良反应上报标准,分析我院2005年~2009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情况,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结果 5年来,我院上报各种药物不良反应2 850例次,平均每年570例次,住院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8%.其中严重药物不良反应43例次,发生率为0.49‰,占药品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51%.我院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数量和质量上逐年提高,初步形成了用药安全文化.结论 PDCA循环管理可以有效地改进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提高医务人员主动上报的自觉性.针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各个环节的持续循环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风险、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药物不良反应漏报及其改进措施将是今后医院做好此项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医院感染防控质量学组成立的重要性。方法:其医院感染防控学组按计划定期对各个护理单元进行检查、指导和监控。结果:强化了护理人员的防控意识,为护理人员搭建了沟通的平台,其医院感染率控制在标准要求之内。  相似文献   
54.
患者 ,女 ,2 8岁。呼吸困难 1年余 ,加重伴声嘶 1 0 + 月 ,无咽喉疼痛及吞咽困难。在当地诊断为 :慢性支气管炎 ,经消炎治疗症状无缓解 ,于 2 0 0 0年 3月 9日收住院。体检 :Ⅱ~Ⅲ度喉梗阻 ,间接喉镜检查见声门下有一新生物阻塞气道 ,只留有一小缝隙。遂在当日作了低位气管切开 ,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双声带动度好 ,声门下新生物表面欠光滑 ,取新生物活检 ,报告 :炎性渗出物 ,未见肿瘤。CT揭示 :声门下、气管上段软组织块影。于 3月 1 8日在全麻下将气管切开口向上延长至第一气管环 ,取新生物活检送冰冻 ,报告提示 :神经鞘膜瘤。术中…  相似文献   
55.
鳃裂囊肿和瘘临床常采用手术摘除治疗。由于手术时机、手术操作等造成组织残留而复发者并不鲜见。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 1982年 1月~ 1996年 5月门诊手术的鳃裂囊肿或瘘 79例 ,术后追踪观察 1~ 2年复发者 2 4例 ,复发率 30 4%。现将再次手术发现和失败原因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2 4例中男 16例 ,女 8例。年龄 5~ 2 9岁 ,平均 11岁 ,其中 5~ 10岁 4例 ,2 9岁 1例。复发距第 1次手术 1月 12例 ,2月 1例 ,3月 8例 ,6月 3例。复发病例均经全身抗感染、换药等保守治疗 ,待瘘道内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得到充分控制 ,行再次…  相似文献   
56.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体内基因转染对脏器及血生化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作为体内基因转染载体的阳离子脂质体(Lipofeetamine)载体在介导nm23质粒体内转染腺样囊性癌细胞时对脏器及血生化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50只8周龄雄性裸鼠,分为5组,其中A、B、C、D组在颌面部腺样囊性癌皮下移植瘤内分别直接注入质粒量相同而脂质体含量梯度为5出、10出、15出、20出的质粒一脂质体复合物,E组作为正常对照。1周后进行血生化及脏器组织病理检查。结果:阳离子脂质体(Lipofeefamine)的剂量〉15μl时,裸鼠心、肺无明显器质性变化,但有脾瘀血性肿大、肝细胞内水肿等反应。血细胞数,肌苷、尿素氮等无明显异常,AKP、GPT升高约为正常值的两倍。结论: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lamine)可能导致脏器的器质性病变,可能并不适于体内基因转染。  相似文献   
57.
16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常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高,因此尽快明确出血原因并采取合理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现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6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出血病因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8.
两种葡萄球菌所致医院感染的病例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目的 为调查我院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菌所致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以便更好地采取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我院1998-1999年两种葡萄球菌所致的感染病例。结果 由两种葡萄球菌所致的医院感染共114例次,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医院感染绝大多数(71.05%),且逐年增多的趋势;近两年来由MRSA所引起的感染发病率为3.21%,而由MRSA所致的医院感染占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的构成比由1998年的87.5%升至1999年的91.84%;MRSA所致的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占33.33%;MRSE引起的感染主要发生在下呼吸道及血液,均为6.14%。结论 葡萄球菌所致的医院感染有增多的趋势,其感染多发生于ICU,它所引起的感染可造成住院日的显著延长;药敏试验表明引起医院感染的两种葡萄球菌除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外,对其余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提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应根据药敏试验,避免盲目使用。  相似文献   
59.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告1998年底~1999年初宣武医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流行情况。1 临床资料1.1 病例:1998年12月~1999年2月(3个月)NICU16例痰培养MRSA阳性患者中男10例,女6例;年龄47~89岁,平均(67±12)岁;14例进入NICU后2~14日〔平均(7±3)日〕痰培  相似文献   
60.
nm23-h1转染腺样囊性癌细胞及其增殖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考察nm23-h1导入腺样囊性癌细胞(ACC-M)后对其体内、外增殖的影响。方法 以阳离子脂质体 (lipofectamine)介导nm23-h1转染ACC-M细胞,体外培养并用G418培养基筛选,体外观察转染组生长情况,并用细胞爬片免疫组化ABC法染色Ki67单克隆抗体;将nm23-h1阳性表达的ACC-M植入10只裸鼠皮下,同时以未转染的 ACC-M作对照,观察肿瘤大小。4周后处死动物,获取标本,常规固定、包埋、切片后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研究Ki67 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对转染组和非转染组的移植瘤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结果 体外培养转染组细胞生长较未转染组慢,这种趋势随着转染组传代次数的增加而更加明显,Ki67呈阳性表达,未转染组Ki67呈部分阳性表达;转染组ACC-M体内移植瘤早期(2周)生长缓慢,2周后生长无统计学差异(P>0.05),细胞周期时相分析结果与之一致。组织切片显示瘤体Ki67,nm23-h1表达均为阴性。结论 nm23-h1的导入可能对ACC-M细胞增殖具有短时间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