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31.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的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相关基因存在状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分离的49株铜绿假单胞菌用Microscan公司肉汤稀释法药敏板测定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49种铜绿假单胞菌相关耐药基因及外膜通道蛋白oprD2基因,并作R型聚类分析.结果 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氨基糖苷类的阿米卡星与喹诺酮类的左氧氟沙星耐药率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24.5%、38.8%,对β-内酰胺酶类、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与酶抑制剂复合物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0.0%,提示试验菌株包含不同种类的耐药基因;49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存在13种不同类型的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A类与D类β-内酰胺酶基因的检出率较高,C类与B类β-内酰胺酶基因较低;A类有PER、TEM、SHV、CTX-M-13型等基因,分别占28.6%、32.7%、46.9%、2.0%;D类有OXA-10、OXA-14、OXA-17、OXA-2、OXA-23、OXA-51等基因,分别占24.5%、8.2%、6.1%、2.0%、4.1%、6.1%;C类检出DHA和MOX基因,分别占14.3%和6.1%;B类检出VIM2基因,占6.1%;检出3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ac(3)-Ⅰ(4.1%),aac(3)-Ⅲ(8.2%),aac(6')-Ⅰb-Cr(2.0%),以aac(3)-Ⅲ最多;检出喹诺酮类耐药qnrB2与qnrB4基因,分别占6.1%和2.0%;检出oprD2基因高达85.7%;检出整合子遗传标志Int I1基因有5株,占10.2%;检出获得性抗菌制剂外排泵基因qacE 1-sull基因有2株,占4.1%.结论 49株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菌素耐药主要与A类与D类β-内酰胺酶基因有关;oprD2基因的存在是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目的了解台州、温州两地临床分离的由质粒介导的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ampC耐药基因型。方法采用酶提取三维试验、头孢西丁三相试验、氯唑西林双纸片协同法等方法测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AmpC酶;采用PCR法测定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ampC耐药基因型。结果在20株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中,检测到DHA基因有5株(25%),检测到MIR基因有2株(10%),检测到FOX基因有2株(10%);在20株产Am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检测到DHA基因有7株(35%),检测到MIR基因有1株(5%);在产AmpC酶的大肠埃希菌中,有1株ESBLs阳性的菌株,AmpC氯唑西林协同试验阳性,但AmpC三维试验与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均阴性,在质粒中同时检测到DHA基因与MIR基因。结论两地临床分离的由质粒介导的大肠埃希菌以DHA基因为主,阳性率25%,MIR、FOX基因为辅,阳性率各10%;由质粒介导的肺炎克雷伯菌ampC耐药基因以DHA基因为主,阳性率35%,MIR基因为辅,阳性率为5%;未检到其他ampC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33.
目的 了解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产AmpC菌株同时产ESBLs药敏的变化。方法 采用Vitek60型和Vitek32型、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42株产AmpC酶同时产ESBLs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并与24株产AmpC酶但不产ESBLs克雷伯菌和138株不产AmpC酶但产ESBLs的克雷伯菌药敏结果对比分析;采用PCR分析产AmpC酶但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AmpC基因型。结果 产AmpC不管是否产ESBLs的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对其他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单纯产ESBLs时,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对其活性较好,但产AmpC酶同时产ESBLs时,令头孢吡肟几乎失去活性。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但不产ESBLs的20株菌中7株检出blaDan基因,占35%,1株检出blaMIR基因,占5%。另外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的2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100%检出blaTEM基因,90%检出blacTX-M-1。基因,100%检出blaSHV基因,85%检出blaDHA基因,15%检出blaMIR基因,90%检出不同的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结论 克雷伯菌产AmpC酶和同时产ESBLs的耐药性比单纯产AmpC酶的耐药性更高、更显著;肺炎克雷伯菌产AmpC酶的主要基因型为DHA,对同时存在2~6种不同类型耐药基因的克雷伯菌,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的体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研究台州学院医学院附属市立医院广泛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Ab)苯唑西林酶(OXA酶)基因的分布特性及O X A‐23基因特点。方法对60株A b采用肉汤稀释法检测其最低抑菌浓度(M IC );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OXA酶的基因型,阳性产物进行DNA测序;对OXA‐23阳性的菌株通过BamHⅠ酶切分析OXA‐23以及周围基因的特性。结果60株Ab对15种抗菌药物同时存在13种以上耐药;全部菌株检出OXA‐2、OXA‐10、OXA‐24和OXA‐58,为普遍流行;27株检测到OXA‐51,为次要流行。普遍流行的OXA‐2以OXA‐2基因型(61.7%)和OXA‐53基因型(21.7%)为主;OXA‐10以OXA‐10基因型(53.3%)和OXA‐56基因型(23.3%)为主;OXA‐24以OXA‐24基因型(38.3%)和OXA‐33基因型(36.7%)为主;OXA‐58只有OXA‐58(100%)为唯一基因型;次要流行的27株Ab OXA‐51中有18株为OXA‐51基因型(30.0%)。另外3株Ab属于OXA‐23,都是OXA‐23基因型,有关的基因结构包含转座子 Tn2008和基因结构ISAba1‐blaOXA‐23。结论该院的OXA型β‐内酰胺酶基因型以OXA‐58与OXA‐2为主要流行,而对于3株OXA‐23及其周围基因检测表明,ISAba1与转座子 Tn2008复合基因以及ISAba1与blaOXA‐23的复合基因是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5.
在非淋菌性的阴道炎(尿道炎)的标本中,检出由解脲脲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引起的感染不断升高.我们微生物室从1999年7月至2001年10月收集的宫颈分泌粘液、尿道拭子标本有712例,检出解脲脲原体(UU)阳性的标本有335例,占送检标本的47.05%;检出人型支原体(Mh)阳性的标本有185例,占送检标本的25.98%;从2002年5月至2003年1月收集的同样标本有205例,检出UU阳性的有106例,占送检标本的51.71%,检出Mh阳性的标本有44例,占送检标本的21.46%.  相似文献   
36.
由质粒介导的大多数肠杆菌科的细菌均可产生ESBLs,常见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亦见于阴沟肠杆菌、异型枸橼酸杆菌等,大多源于TEM-1、TEM-2、和SHV-1的突变。对于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问题,已有许多报道,本文不再讨论。本文要讨论的是产ESBLs的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情况。  相似文献   
37.
我室检测了295例菌痢患者,有289例由福氏志贺氏杆菌引起,3例由痢疾志贺氏菌引起,2例由宋内氏志贺氏杆菌引起,还未见由鲍氏志贺氏杆菌引起的痢疾.本文对由福氏志贺氏杆菌引起的痢疾作药敢试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8.
565株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监测本单位的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与耐药性,从而提高抗生素的治疗效果,针对性地选用抗菌药物,控制医院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Vitek32鉴定卡和药敏卡鉴定检测,药敏采用K-B纸片扩散法,用大肠埃希菌ATCC25922与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碳青霉烯药物亚胺培南,复合制剂头孢哌酮/舒巴坦,喹诺酮类药物左旋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氨基糖苷类丁胺卡那,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率较小,抗菌活性较强;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等抗菌作用最弱。结论单一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尤其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治疗不理想,易出现耐药株,主张联合用药。  相似文献   
39.
目的了解浙江省台州地区的老年患者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及存在状况。方法采用VITEK-60型和VITEK-32型、肉汤稀释法测定并分析95株产AmpC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对其中的46株采用PCR法测定产AmpC和ESBLs的耐药基因型、产AMEs的耐药基因型、喹诺酮类耐药的基因型。结果产AmpC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首选亚胺培南,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46株菌株100.0%检测到TEM基因,86.9%菌株存在CTX-MⅠ,84.8%菌株有DHA基因,71.7%菌株包含CTX-MⅢ基因,21.8%菌株存在CTX-MⅡ基因,13.1%菌株存在SHV基因;80.4%菌株含到aac(3)-Ⅱ型基因型,65.2%菌株存在ant(3″)-Ⅰ型基因型,56.5%菌株检出aac(6′)-Ⅰ型基因型;78.3%菌株存在mdfA基因型,39.1%菌株存在qnrB基因型,32.6%菌株存在aac(6′)-Ⅰb基因型,30.4%菌株存在gyrA基因型,23.9%菌株含有qnrA基因型。结论产AmpC和ESBLs肺炎克雷伯菌表现多药耐药,碳青霉烯类亚胺培南是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同时存在2~6种不同类型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40.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存在状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60型、肉汤稀释法测定86株肺炎克雷伯菌的药敏结果;采用PCR分析ESBLs基因型。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首选亚胺培南,其敏感率为100.0%,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对27株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菌株耐药基因检测,100.0%检出TEM基因,81.5%检出CTX-MⅠ基因,63.0%检出SHV基因与CTX-MⅢ基因。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表现多药耐药,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是治疗效果最好的药物,同时存在2~3种不同类型的耐药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