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6篇
特种医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大骨节病的X线及CT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大骨节病的影像学表现认识。方法 16例大骨节病患,男10例,女6例,均行X线检查,在发现病变后加照手、腕、膝、踝关节平片。12例又经膝、踝关节CT螺旋扫描。14例行实验室检查。结果 病变呈对称性、多发性,以手、踝关节多见。X线表现为骺板软骨多发锯齿状凹陷,凹陷底部示不同程度硬化。骨性关节面变薄、中断。骨端凹陷,硬化、粗大,并见刺状骨质增生,关节旁软组织内存在多个不规则形游离小体。跟骨变短、距骨变扁。在距关节面10mm以上的骨松质及皮质均未见异常改变。实验室检查示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结论 大骨节病凭X线检查多可明确诊断CT扫描在显示骨性关节面及关节周围改变较X线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抽吸和注射无水乙醇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效果。方法46例单纯性肾囊肿患者(男性26例,女性20例,平均年龄65岁)均经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吸和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全部操作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的。治疗后,全部病人经超声或CT随访1至6个月。囊肿与治疗前比较,减小2/3以上为有效,完全消失为治愈。结果46个囊肿中,2个囊肿抽出液蛋白定性试验阴性,抽液后未注入无水乙醇,其余44个囊肿于治后1,3,6个月呈进行性缩小,6个月时复查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0.6%。结论超声引导经皮穿刺抽吸和注射无水乙醇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一种操作简单、痛苦小、费用低、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正> 肺吸虫病误诊在临床上较常见,肺结核又为主要误诊病种。1980—1988年们收治的120例肺吸虫病人中,有14例在来我处之前曾一直误诊为肺结核。现将14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监视下对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肠套叠图像进行超声分型,并在超声实时监视下进行空气灌肠整复,整复气压8~12kPa(60~90mmHg),最高压力限值12kPa。结果 35例患儿中超声显示腹腔内轮廓光整的团块,横切面呈"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35例中回肠-结肠型肠套叠15例,结肠-结肠型12例,回肠-盲肠型5例,小肠型(回肠-回肠型)套叠3例(声像表现)。35例均无气腹、腹水征象。经空气灌肠后35例急性肠套叠患儿中成功整复34例(34/35,97.14%);1例空气灌肠未能成功整复而进行手术治疗。结论超声实时监视下空气灌肠治疗小儿肠套叠诊治时间短、创伤小、无辐射,是治疗小儿急性肠套叠成功率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全部临床专业学科Ⅲ。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和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多数医学影像学科也从各自为战的形式,  相似文献   
16.
医学影像学是现代医学领域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其在临床诊疗活动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广大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重视。如何通过影像科的带教工作,让临床专业实习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更多地了解课本上未提及而实际工作中又十分重要的影像学知识,成为我们不断探讨的课题。此外,当前临床医学生影像科实习状况与影像科现状有许多不协调的方面。对此,我们在影像学实习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肿瘤的CT和MRI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该病的影像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胰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CT和MRI表现,其中男6例,女2例,平均年龄61.3岁。术前8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检查,2例行MR检查。结果:CT检查发现胰头部囊实性混合肿块5例,胰体尾部混合密度肿块3例,MRI检查发现胰头部囊实性混合肿块2例;肿块最大径2.1cm~4.2cm不等,增强后表现为不均匀强化。6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十二指肠乳头增大2例。结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在CT和MRI上有一定的特点,有助于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8.
洛阳市肝炎病毒感染与肝癌的血清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洛阳市HBV、HCV和HGV感染与肝癌的关系。方法 收集洛阳市 6 8例肝癌患者和 179例对照的血清 ,应用EIA法检测HBV、HCV和HGV感染指标。结果 HBV感染的六项血清学指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抗 -HCV在两组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 ,而所有研究对象均未检测到抗 -HGV。HBV与HCV合并感染在肝癌的发生中呈简单相加模式。HBsAg、总HBV感染和抗 -HCV分别可以解释洛阳市肝癌病因的 84 .78%、6 1.19%和 6 .2 0 % ,而抗 -HBs阳性则使肝癌发病危险降低 32 .75 %。结论 HBV和HCV感染是洛阳市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癌的CT表现并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4年10月至2009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肝外胆管癌42例,所有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MSCT)平扫及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三期增强扫描。对MSCT各期中肝外胆管癌的显示率、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中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中度以上强化分别为26例、41例和42例。32例根治性手术患者中,MSCT显示肝外胆管癌平均长径18.1±6.3 mm,术后大体标本为20.3±9.5 mm。结论多期MSCT扫描可以较为准确显示肝外胆管癌的位置及范围,在肿瘤术前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动态心电图 (DCG)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等其它心电检测方法。以往的报告与分析多认为在心律失常的检出中室性心律失常特别是室早(PVS)最为多见。但我们在检测中发现房性心律失常的检出率较高 ,特别是在老年器质性心脏病组检出的心律失常以房性为主 ,与其它报告不同 ,特报告分析如下 ,供同道参考。1 资料与方法病例选自门诊及住院病人共 15 0例 ,年龄为 3 2~ 81(平均 5 2 )岁 ,其中男78例 ,女 72例 ,冠心病 69例其中陈旧性心肌梗死 7例、劳累性心绞痛 3 8例、隐匿性冠心病 2 4例 (后者均经冠脉动脉造影临床确诊或心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