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的原因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9例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复发部位在卵巢3例,子宫阴道后壁3例,吻合口14例,骶前5例,直肠侧方9例,前列腺精囊腺膀胱4例,单纯膀胱1例。行再次手术切除24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77.8%和38.9%;姑息性造瘘术15例,1、3年生存率分别为42.9%和0.0%。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腔复发与肿瘤Dukes分期和手术方式密切相关,再次根治手术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2.
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梗阻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20年间行外科治疗的78例左半结肠癌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Ⅰ期切除吻合术后灌洗造瘘组(16例)和非灌洗组(14例)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18.8%和143%(P〉0.05),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分别为6.3%和7.1%(P〉0.05),营养组(8例)无切口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结论不应把灌洗造瘘作为提高左半结肠癌梗阻Ⅰ期切除吻合术手术安全性的首遗方法,术后早期营养支持和恰当的手术方式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53.
本文对19例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的诊断进行了分析。19例中有10例误诊为甲状腺癌和7例误诊为甲状腺瘤及甲状腺机能亢进,误诊率高达94,73%。对甲状腺I~(131)摄取率、甲状腺淋巴造影、甲状腺针吸活检、冰冻切片及石腊切片等对诊断甲状腺炎的价值进行了评价,建议凡是甲状腺肿块不能排除桥本氏病者均应术中冰冻切片以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134例从肿瘤部位、大小、入肝血流阻断、切除方式、失血量、手术时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手术切除率24.95%,手术死亡率0.74%。5年生存率17.16%,10年生存仅2例。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就诊时多数已为中晚期或大肝癌,手术切除后效果较差,提高生存率关切是:小肝癌的切除、切除方式,术后TACE、复发再切除及术后生物治疗等。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的病因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8年间收治的14例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旁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4例均为胆总管结石或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经上消化道钡餐、内镜下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检查各发现1例,经皮肝穿刺胆管造影诊断3例,术中发现3例,术后T管造影诊断6例。手术治疗10例,保守治疗4例。结论 胆总管结石是胆总管十二寸旨肠乳头旁瘘的病因,主要的诊断方法是胆道造影。诊断明确后绝大多数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可采用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或胆肠吻合术。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乳腺叶状囊肉瘤的临床特点,强调外科手术对其治疗的重要意义。方法 对该院1988~2002年收治的24例乳腺叶状囊肉瘤,根据其患者年龄、原发肿瘤大小、有无腋淋巴结转移等因素,选择局部包块切除术、单乳切除术或改良根治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对术后病理进行组织学分类,全组病例均获随访。结果 局部复发6例,远处转移并死亡2例,术后病理高分化17例,中分化5例,低分化2例,5年生存率91.7%。结论 乳腺叶状囊肉瘤发病率低,多数病例病理分化较好,病程进展缓慢,手术切除是其首选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7.
消炎痛直肠内给药治疗高热患者78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0例高热患者分成A、B两组;A组选用消炎痛直肠内给药.B组选用柴胡肌肉注射。设定用药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分别测定体温;以38℃以下为有效,对比A、B两组治疗效果。结果A组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提示消炎痛直肠内给药途径对各种病因所致高热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结肠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48例结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分析一、二期手术治疗结肠损伤的临床价值及其并发症。结果 手术47例,非手术1例;一期手术3.4例,占72.3%,并发症8例(23.5%)。二期手术13例占27.7%,并发症5例(38.5%)。死亡3例,其中1例死于手术中不归入本组统计资料。结论 在正确掌握适应症的前提下,积极采用一期手术处理结肠损伤可减少并发症和避免再次手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结肠恶性肿瘤并存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以减少其误诊及漏诊率.方法:回顾24例以急性阑尾炎为临床表现的结肠恶性肿瘤诊治经过.结果:4例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14例术中发现急性阑尾炎与结肠恶性肿瘤并存;4例术中未发现结肠肿瘤,术后1个月~6个月再次入院确诊为癌,行结肠癌根治术;2例外院阑尾切除后以右下腹包块转入我院.结论:结肠恶性肿瘤与急性阑尾炎并存,常易引起误诊漏诊,为提高确诊率,对40岁以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详细询问病史,术前实施相关检查,是减少误诊及漏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40年成人急性小肠梗阻病因的变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近40年间成人急性小肠梗阻病因的变化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0年间经手术证实的成人急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年间共收治成人急性小肠梗阻患者2755例,其中男1920例,女835例,男:女为2.3:1;年龄13~88岁,60岁以上者占13.8%;农民1698例,占61.6%。病因中粘连性肠梗阻1122例(40.7%),腹外疝823例(29.8%),肠扭转433例(15.7%),肠套叠247例(8.9%),肿瘤67例(2.4%),蛔虫32例(1.1%),粪石18例(0.7%),肠炎性疾病8例(0.3%),先天畸形5例(0.2%);术后总病死率为4.9%。结论粘连性肠梗阻、肿瘤性肠梗阻随年代发展其发病率有所上升,腹外疝、肠扭转、肠套叠、粪石肠梗阻等因素随年代发展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