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1978年10月至1990年4月收治,资料较全的儿童股骨干骨折102例,其中男59例,女43例.右侧40例、左侧62例.横形骨折9例、外形79例、螺旋型11例、粉性9例.上1/3骨折5例、中上1/3 12例、中1/3 63例、中下1/3.16例、下1/3 6例,无双侧骨折.小于2岁16例,1~5岁51例,5~8岁22例,8~12岁13例.治疗方式为肩背式包扎1例,为出生7天新生儿.皮牵引96例:其中悬吊式牵引53例,除5例6岁者均为5岁以下小儿,最小6个  相似文献   
102.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慢性严重并发症之一,是我国主要致盲原因之一。为此,我们对DM 患者的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进行了研究,以期对DR 的早期诊断及评估其视网膜功能有所帮助。对象和方法1.DM 组计114例182眼。患者年龄为30—84岁。患者确诊DM 的时间为半个  相似文献   
103.
自视网膜电图法(elec-troretinography,ERG)应用于临床以来,在记录技术方面已取得迅速发展,但对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波形的分析方法,几十年来在绝大多数的文献报导中,几乎没有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它  相似文献   
104.
近半个世纪来医学上巨大的成就之一是抗生素的发现和应用,而使许多疾病的治疗起了根本的变化。绝大部分应用于临床上的抗生素的化学结构已确定,而且有些抗生素已能化学半合成及全合成,这不仅改善了抗菌性能,且亦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一、抗生素的抗菌谱  相似文献   
105.
作者报道3例儿童患者(6只眼)诊断为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伴全身酪氨酸血症Ⅱ型。其中2例曾接受大量抗单疱病毒药物治疗直到发现酪氨酸代谢缺陷。3例儿童给予低酪氨酸饮食获得良好反应,角膜病变愈合。当前,该  相似文献   
106.
MG132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及对p53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人血管脐静脉内皮细胞(ECV-304)细胞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p5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两个浓度(2μmol/L,5μmol/L)的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处理ECV-304细胞24 h;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53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ECV-304细胞凋亡率低于5%,在2μmol/L MG132作用下,凋亡率为11.3%±1.2%,MG132浓度升至5μmol/L时,细胞凋亡率增至44.5%±5.3%;免疫组化检测p5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能够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G132上调p53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APOFIX内固定治疗外伤性下颈椎滑脱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5例外伤性下颈椎滑脱患者行APOFIX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术,观察颈椎的稳定性、融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5例均获得良好复位及骨性愈合,内固定物固定稳定,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外伤性下颈椎滑脱患者,在颈椎椎板完整的前提下,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采用APOFIX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8.
作者报告4例患者在顺利的白内障摘出术后发生炎症反应,炎症包括巩膜炎和角膜周边部浸润与溃疡。4例炎症发生日期距白内障手术分别为2、4、3、和10个月(例4为双眼)。4例都有上方球结膜充血和水肿,伴巩膜上的深、浅层血管扩张。例1、3上方角膜周边部有基质层前部浸润。例2、4上方角膜周边部变薄,其中例2类似Mooren溃疡活动期,例4右眼似已愈合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天鹅记忆接骨器(SMC)内固定对兔肱骨骨折愈合过程中局部IGF-I的含量的影响,探讨SMC对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兔一侧肱骨,截骨后SMC固定,为实验组.对侧肱骨同法截骨后,在相应位置用动力加压接骨板DCP同定,为对照组.术后第2、3、4、6、8、12周分别处死动物,以骨折线两侧0.5cm范围内为取材区.分别测定不同时间各组骨标本中IGF-I含量.结果 实验组骨折局部IGF-I含量在术后2w逐渐增高,6w时达到顶峰,8~12w IGF-I含量逐渐下降;DCP组骨折局部IGF-I含量在术后2w逐渐增高,8w时达到顶峰,12周IGF-I含量下降.两组间相比,术后3、4、6周,SMC组骨折局部IGF-I含量明显高于DCP组,4周时差异最大.结论 SMC较DCP更能促进骨折局部IGF-I的分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10.
白三烯拮抗剂ONO-1078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三烯类(LTs)是花生四烯酸的脂氧酶产物,有较强的致炎作用,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LTC4,D4和E4可在脑缺血病人和实验动物脑缺血时产生,能引起脑血管痉挛和血管通透性增高,进而导致脑水肿和缺血性损伤[1,2]。这些结果提示白三烯拮抗剂可能对脑缺血有神经保护作用。LTC4,D4和E4的强效拮抗剂ONO1078{pranlukast,4氧8[对(4苯丁氧基)苯甲酰氨基]2(5四唑基)4H1苯并吡喃半水合物}是抗炎症和抗哮喘药物[3-5]。Kobayashi等[6]曾发现ONO1078能抑制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的犬脑血管痉挛,但ONO1078等白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