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9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7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我院从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4月 ,共收治 5例高尿道压型膀胱出口梗阻女性患者 ,采用经尿道电汽化切除膀胱颈后唇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表 1   5例患者随访情况术前(ml/s;kPa)术后 2周(ml/s)术后 1月(ml/s)术后 3月(ml/s;kPa)病例 1 4 2 ;1 2 75 2 0 2 1 8 6 1 8 3 ;8 43病例 2 3 4;1 2 45 1 2 5 1 5 2 1 6 7;8 33病例 3 5 2 ;1 3 92 1 5 5 2 2 4 1 9 2 ;9 1 2病例 4 2 7;1 1 76 1 7 4 1 7 1 1 3 6 ;8 0 4病例 5 4 3 ;1 3 2 3 1 3 6 1 5 82 3 1 ;9 41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例 ,…  相似文献   
42.
目前尚无理想的肿瘤标记物检查体液或组织中的卵巢癌细胞。为寻找一种新的基因分析方法,通过腹水标本诊断卵巢癌。 收集Georg-August大学27例平均年龄68岁,临床疑为卵巢癌者在细胞病理科行常规检查的腹水或腹腔冲洗液标本,均经细胞学诊断和病理学证实。17例非肿瘤病变腹水标本作阴性对照。  相似文献   
43.
44.
对6例中晚期外生型子宫颈癌患者行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加子宫动脉32P-玻璃微球(32P-GMS)灌注术,照射剂量6000~8000cGy,术后3周局部肿瘤脱落。表明32P-GMS可引起局部内照射及栓塞作用,患者无全身不良反应,无骨髓抑制及肝肾功能损害。灌注后4~5周,对4例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活检,2例作了外照射。本组患者随访1~1.5年均存活。32P-GMs治疗宫颈癌安全、可靠、一次性完成,对工作人员无辐射危险。  相似文献   
45.
46.
三种生化法和基因检测诊断G6PD缺陷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联合三种生化法和基因检测对G6PD缺陷症进行诊断,以提高这种儿科临床常见溶血性疾病的确诊率。方法:采用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G6PD活性试验、G6PD定量比值法三种生化实验并联合应用南方地区常见的三种G6PD基因突变检测对急性溶血患儿57例进行诊断。结果:57例患儿中,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降低52例,正常5例;G6PD活性低下51例,正常6例;G6PD/6PGD降低48例,正常9例。三种生化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2%、89.5%和84.2%;52例被检出存在基因突变,其中位点G1388A32例(61.5%)、G1376T16例(30.8%)、A95G4例(7.7%)。另有5例未能检测到有突变,估计属其它少见突变类型。结论:联合应用三种生化法和基因检测可以提高G6PD缺陷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47.
探讨不同类型白血病和不同病期白血病的血清酶活性变化,以及酶活性与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白血病细胞数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法测定75例白血病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并与正常人组38例比较。结果:白血病组LDH、AKP活性明显高于正常人组,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的LDH活性与外周血白血病细胞数呈正相关(P<0.01);白血病完全缓解期(CR)患者LDH活性明显低于初发患者(P<0.01),血清GPT活性与正常人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动态观察血清LDH活性有助于白血病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48.
目的:构建人骨骼肌TnI-fast基因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为利用TnI-fast基因进行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和RT-PCR制备TnI-fast cDNA,构建TnI-fast基因克隆质粒,测序证实后将TnI-fast cDNA插入到pSecTag2B构建分泌型重组真核表达质粒。然后用TnI-fast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转染COS-1细胞,检测TnI-fast基因体外表达。结果:DNA测序证实,我们从人骨骼肌总RNA和cDNA文库中扩增的TnI-fas cDNA序列与NCBIGenebank TnI-fast cDNA序列完全一致。ELISA检测证实,TnI-fast/pSec Tag2 B转染后目的基因可在真核细胞中分泌表达。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TnI-fast基因重组表达质粒,可进一步用于抗肿瘤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49.
作者对24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患者病情变化与其血清 乳酸脱氢酶变化基本相符。病情稳定或好转者,血清乳酸脱氢酶则随之下降;肿瘤复发者,血清乳酸脱 氢酶则上升;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并持续不降者,则预后不良。故作者认为血清乳酸脱氢酶可作为患者 预后和复发观察的生物化学指标。  相似文献   
50.
子宫内膜间质性异位症王靖华,王世阆,彭芝兰,谭世桥子宫内膜间质性异位症(StromalEndometrio-sis)是一种少见的妇科疾病,1909年首先由Doran和tockyer叙述[1].我院1990年发现1例。由于对它的组织发生和性质不甚了解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