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正>升降学说是中医独特的理论,在临床上起着重要作用。《医源》言:“天地之道,阴阳而已矣,阴阳之理,升降而已矣。”升与降是人体生理活动的一种现象,人体唯有表现出升降,才显示出生机。升清与降浊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表现,两者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故谓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而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升降在病理上也是互为因果。《顾氏医镜》言:“升降者,病机之要也。”人体升清降浊功能失常会造成许多病变~[1],  相似文献   
72.
正发热是以体温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在临床上,可以独立成病,也可以见于多种疾病中。有时西医经多种方法治疗,虽暂时热退,但继则复起,中医对此类病证有颇俱特色的认识。牟重临老师出身中医世家,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辨证独到,医术精深,学验俱丰,擅治顽疾沉疴。笔者有幸侍诊左右,亲见牟老效验无数,仅撷取数例发热医案浅析如下。1湿温发热谢某某,男,57岁。2017年8月11日就诊。发热3天,  相似文献   
73.
偶翻《韩非子》 ,其“喻老篇”中载一“得胜之道”的故事。讲赵襄王跟王子期学驾车 ,不久他们俩比赛 ,结果赵王虽然连续换了3次马 ,但3次都输了。赵认为王没有尽全力教他。王回答 :驾车技术全都教了 ,只是你把方法用错了 ,驾车最重要的是让马与车子合而为一 ,驾驶者的心理与马的行动也要合一 ,车速才会快 ;你比赛时 ,一心想要赶上人家 ,只注意别人 ,争先恐后 ,以致你自己和马车的步调不一致 ,所以导致失败。韩非子所论的得胜之道 ,说明了心身与外物合而为一 ,以至完全融洽 ,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境界。赛马如此 ,任何事理要达到至善之境 ,也都…  相似文献   
74.
目的:运用针药并施的方法对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影响和疼痛的评定。方法:把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单纯针刺组和单纯中药组,通过针刺加电,用连续波刺激,结合自拟中药辨证施治的方法,与单独使用电针和单独使用自拟中药的进行比较,以2周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好转18例,未愈3例,总有效率93.3%,单纯针刺组治愈5例,好转14例,未愈11例,总有效率63.3%,单纯中药组治愈4例,好转14例,未愈12例,总有效率60.0%,治疗组与另外两个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均P0.05)。以简化的疼痛问卷对比,治疗组与单纯针刺组相比、单纯中药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药并施治疗能有效的改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5.
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有明显上升。对于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手术与化疗均不理想。中医药对中晚期肺癌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优势。我们在临床上采用名老中医牟重临老师的经验方扶正消积汤治疗中晚期肺癌32例,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均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钱晓  张艳  吕萍  牟重临 《新中医》2023,55(11):221-225
李东垣脾胃学说是其学术思想的核心,为了深入探讨其学术思想在临床上的体现,查阅并分析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四本代表著作中的主要代表性方剂。以补中益气汤结构为基准,深入剖析其相关类方的组方结构特点,加减药物的差异以及主治症状的不同,分析他们的联系与异同点,探究其组方的运用规律及学术思想的精神内涵,以便拓宽临床运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
鲍建敏  牟重临 《新中医》2023,55(22):41-43
正文:牟允方(1915-2005)为浙江台州地区名老中医,17 岁从其岳父学医,1937 年毕业于浙江中医专门学校,同年获杭州市执业中医师资格。牟允方名老中医从事中医医疗、教学73 年,一生经历浙江近代中医发展历史重要时期,治学业医严谨,临床尤精仲景、东垣学说。先生家学渊源,其子牟重临主任中医师为浙江省名中医、全国第六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师从牟重临,整理牟允方先生医案,见其运用经方治疗急难病症,得心应手,效如桴鼓,现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8.
通过对脾胃内伤学说创导者李东垣所处时代背景的研究,分析补中益气汤立方思路,并将其与桂枝汤相比较,发现两方用药不同,但立意一致,为治脾胃内伤者外感而设。研究李东垣治疗脾胃病所擅用的风药,具有既能解表又能升阳扶正的特性,进而讨论内伤与外感两大类不同疾病临床证治的关联性。研读李东垣著作《内外伤辨惑论》,思考其辨内外伤的本质在于辨虚实,提示了内外伤具有统一性。正确认识内外伤的密切相关性,避免机械地对立外感与内伤,有助于临床精准辨证施治,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相似文献   
79.
<正>痹病是以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酸楚、重着、麻木,或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及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常将痹病分为风寒湿痹、风湿热痹、痰瘀痹阻、肝肾亏虚四型。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增生性骨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均可按痹病进行辨证论治。牟重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