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呼吸系统感染的化学疗法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呼吸》杂志编辑部邀请日本6个大学的专家座谈讨论呼吸感染如何选择化学。疗法,就11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2.
23.
本研究以紫外线作为损伤因素,并加以定量,以观察紫外线照射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程度的紫外线作用下,血管内皮细胞出现变园浮起、细胞溶解的不同的形态变化特征,当照射量大于1J/cm~2时,其存活率显著降低(P<0.01)。同时,在紫外线照射作用下,内皮细胞表面的血栓调节蛋白(Thrombomodulin简称TM)活性降低,其降低程度与照射量及照射后经过的时间有关。0.1J/cm~2照射量组24小时后可见明显下降(P<0.05);1J/cm~2照射量组3小时后显著降低(P<0.01);13.3J/cm~2照射量组照射后立即测定TM活性.可见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呈持续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4.
以前即已明确,梭状芽胞杆菌属的气性坏疽杆菌、破伤风杆菌、肉毒杆菌等厌氧菌,在不良环境下可在体外形成芽胞,由外毒素引起人的严重疾病。但是,无芽胞厌氧菌则是构成人肠道和泌尿生殖器、口腔、上呼吸道正常寄生菌丛的重要细菌.虽作为肺、胸膜感染的病原菌决不少见,但过去下呼吸道厌氧菌感染的报告并不多,此有可能被忽略.Guillemot 等(1904年)最早报告13例厌氧菌性脓胸病人的胸液涂片检查,尽管发现大量细菌,但普通需氧培养几乎均为阴性.近年,由于气袋法和厌氧室法等厌氧菌培养技术已在  相似文献   
25.
自1980年开发出诺氟沙星(norfloxatin,NFLX)以来,相继有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依诺沙星(enoxacin,ENX)、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PFX)、洛美沙星(lomefloxacin,LFLX)、托磺沙星(tosulfloxacin,TFLX)等六种新喹诺酮类药物在日本上市,目前还有为数众多的化合物处于开发之中.这些新喹诺酮类药物与旧喹诺酮相比,具有增强对包括绿脓杆菌的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效力,呈杀菌性;扩大对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26.
 阻塞性气道疾病(如COPD、哮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随增龄出现的解剖、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变化会对这类疾病的治疗产生影响,而同时伴有的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也会对这类疾病的药物治疗产生影响。支气管扩张剂是治疗这类疾病的基本药物,但即便是吸入剂型也会出现局部甚至全身的不良反应。由于增龄而出现的药物吸收、代谢、分布、排泄方面的改变会导致老年阻塞性气道疾病患者出现与年轻患者不同的药物反应。文中从老年人药动学特点、常见支气管扩张剂包括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体内外活性、安全性等方面综述支气管扩张剂对老年阻塞性气道疾病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27.
邓民强  田仁副  潘柯  周晗  姜清泉  向飞 《重庆医学》2013,42(2):160-162,166
目的探讨脑肿瘤手术后纳美芬对患者血浆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葡萄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8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按治疗方案分为常规治疗组(n=90,术后采用常规治疗)及纳美芬治疗组(n=95,术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纳美芬8μg·kg-1·d-1,持续6d)。选择同期入院尚未接受颅内手术的44例脑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纳美芬治疗第2天(d2)、第4天(d4)、第6天(d6)时检测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及葡萄糖浓度;术后第3、5、7、14、60天采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术后第90天采用卡氏身体功能状态(KPS)评分进行远期疗效评价。结果除外d6时间点,常规治疗组与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其余时间点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d2、d4、d6时间点,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的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浓度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以第3天GCS评分结果为基数,纳美芬治疗组患者累计意识等级上升情况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纳美芬治疗组患者在术后第14天和术后第60天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Barthel指数评分)以及远期预后(KPS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纳美芬可显著降低患者血浆皮质醇、ACTH、葡萄糖水平,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44例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研究中剔除4例患儿,最终试验组、对照组纳入分析的病例数分别为71例、69例。试验组给予热炎宁合剂与双黄连颗粒模拟剂,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与热炎宁合剂模拟剂。疗程5 d。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疗效等。[结果]热炎宁合剂在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及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方面,与双黄连颗粒疗效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在中医证候愈显率,以及中医单项症状咽喉肿痛、流浊涕、喷嚏、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总有效率方面,热炎宁合剂高于双黄连颗粒。[结论]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感冒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44例患儿,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2例,研究中剔除4例患儿,最终试验组、对照组纳入分析的病例数分别为71例、69例。试验组给予热炎宁合剂与双黄连颗粒模拟剂,对照组给予双黄连颗粒与热炎宁合剂模拟剂。疗程5 d。观察两组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疗效等。[结果]热炎宁合剂在主要症状(发热、咽红肿痛)消失时间、完全退热时间、中医证候及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方面,与双黄连颗粒疗效相当,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数据显示,在中医证候愈显率,以及中医单项症状咽喉肿痛、流浊涕、喷嚏、小便赤黄、大便干结总有效率方面,热炎宁合剂高于双黄连颗粒。[结论]热炎宁合剂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