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2.
目的 用组织病理学方法观察几种SARSDNA疫苗对BALB/c小鼠重要器官的影响,为研制安全有效的SARS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 用RT-PCR的方法从SARS冠状病毒(SARS-CoV)基因组中扩增出M片段、E片段、N片段和S基因的两个主要片段S1,S2,然后将这些基因片段分别亚克隆至pVAC真核表达载体,制备出几种SARSDNA疫苗pVAC-S1、pVAC-S2、pVAC-M、pVAC-E、pVAC-N。用这些疫苗分别或联合免疫BALB/c小鼠后,取小鼠重要器官心、肝、脾、肺、肾,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鼠心、脾和肾未见明显的组织病理学异常,但部分小鼠的肝和肺表现出下列病理变化:肝:出现片状肝细胞染色加深和肝细胞核固缩等凋亡早期改变,部分还可见到肝细胞水变性和肝窦变窄甚至消失等病变。肺:肺泡隔增厚,肺泡轮廓消失,或肺组织淤血水肿,甚至出现支气管肺炎改变。同时,在pVAC空质粒对照组也可见个别小鼠出现上述肝、肺病变。结论 由于对肝、肺产生组织病理学异常改变,制备高效、安全的SARS DNA疫苗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完善,载体的选择和质粒的用量也是必须加以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融合表达间日疟原虫MSP1C端编码基因 ,以获得能作为检测抗原的重组蛋白GST PvMSP1C。 方法 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Ⅰ和SalⅠ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 ,获得间日疟原虫MSP1C端编码基因片段 ,柱纯化后 ,插入表达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 ,构建重组体 pGEX 4T 2 /PvMSP1C ,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 1(DE3 ) ,阳性克隆以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 ,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 ,表达产物以SDS PAGE电泳与免疫印迹分析。 结果 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 ,获得 1119bp的PvMSP1C编码基因片段 ,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 ;所构建的 pGEX 4T 2 /PvMSP1C重组体阳性克隆经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 ;SDS PAGE电泳显示 ,GST PvMSP1C融合表达蛋白的大小约 63ku ,且能够分别被GST抗体与间日疟患者的血清所识别。 结论 成功亚克隆并构建了间日疟原虫MSP1C端编码基因 pGEX 4T 2 /PvMSP1C表达质粒 ,诱导表达了GST PvMSP1C融合蛋白 ,表达蛋白具有一定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ARS冠状病毒E蛋白对SARS诊断和预防的价值,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克隆和表达E蛋白并纯化。方法采用RT—PCR从SARS冠状病毒RNA中扩增出编码N蛋白的基因;经克隆和测序分析后,亚克隆至表达载体DGEX-4T-2,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PCR和双酶切鉴定;阳性菌株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进一步以SARS病人血清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大量诱导表达N蛋白,亲和层析予以纯化。结果RT—PCR扩增出E蛋白基因的特异片段,获得的阳性克隆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SARS冠状病毒的E蛋白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E蛋白基因被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2,在BL21中获得表达,表达产物能被SARS病人血清识别。表达的E蛋白经亲和层析获得纯化。结论成功构建了SARS冠状病毒E蛋白的重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E蛋白的融合蛋白具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17.
SARS冠状病毒S蛋白DNA疫苗的构建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SARS冠状病毒棘突糖蛋白(S蛋白)的两个片段S1和S2的真核表达质粒pVAC-S1和pVAC-S2,检测它们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并观察它们在小鼠中诱导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方法采用PCR方法体外扩增SARS冠状病毒棘突糖蛋白的两个片段S1和S2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C,构建pVAC-S1和pVAC-S2重组质粒。并通过Lipofectamine 2000将它们转染到HEK293细胞,RT-PCR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的转录和表达。以构建的重组质粒直接免疫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以及抗体亚类,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结果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C-S1和pVAC-S2,并可在HEK293细胞中获得表达。免疫小鼠三次后,抗体滴度达到了1∶3 200。pVAC-S1诱导了高滴度的IgG2a,IgG2b和IgG1,pVAC-S2刺激产生高滴度IgG2a,IgG2b和较高滴度的IgG3。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示pVAC-S1和pVAC-S2两免疫组小鼠CD3+和CD8+T细胞明显升高。结论构建的真核表达质粒pVAC-S1和pVAC-S2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免疫小鼠后诱导了明显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制备人乳头状瘤病毒6型(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 6,HPV-6)类病毒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并研究其免疫原性.方法 在大肠杆菌ER2566中表达HPV-6 L1蛋白,并以硫酸铵沉淀、离子交换色谱、疏水相互作用色谱等手段对其进行纯化.纯化后的HPV-6 L1经体外组装形成VLP后以动态光散射,透射电镜对其形态进行检测,并以假病毒中和实验评价HPV-6 L1 VLP在实验动物体内所诱导的抗HPV-6/11中和抗体水平.结果 HPV-6 L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以可溶形式表达,经过纯化后的HPV-6 L1蛋白可以在体外组装为半径25 nm左右的VLP.该VLP可以在山羊及兔体内诱导高滴度的HPV-6/11中和抗体.结论 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可以简便高效制备具有免疫原性的HPV-6 VLP,可以用于HPV-6疫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在大肠埃希菌中融合表达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以获得能作为检测抗原的重组蛋白GSTPvMSP1 C。方法 以限制性内切酶BamH Ⅰ和Sal Ⅰ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获得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片段.柱纯化后,插入表达质粒载体的多克隆位点,构建重组体pGEX-4T-2/PvMSP1C,并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阳性克隆以限制性酶切分析鉴定后,以IPTG进行诱导表达,表达产物以SDS-PAGE电泳与免疫印迹分析。结果 双酶切质粒pMD/PvMSP1C,获得1 119bp的PvMSP1 C编码基因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所构建的pGEX-4T-2/PvMSP1C重组体阳性克隆经双酶切鉴定与预期结果一致;SDS-PAGE电泳显示,GST-PvMSP1C融合表达蛋白的大小约63 ku,且能够分别被GST抗体与间日疟患者的血清所识别。结论 成功亚克隆并构建了间日疟原虫MSP1 C端编码基因pGEX-4T-2/PvMsP1C表达质粒,诱导表达了GST-PvMSP1C融合蛋白,表达蛋白具有一定免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