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正>由于糖尿病的发病率日趋增多,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引起的致残、致死率也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为防止胰岛细胞功能的衰退及糖尿病并发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对5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不达标者进行治疗观察。入组后予以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或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或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进行血糖调节,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并记录住院期间及出院后随访一周的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经甘精胰岛素(长秀霖)或甘精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物或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下降(P<0.05)。其中20例(32次)发生轻度低血糖,经基础胰岛素或餐前胰岛素剂量调整后症状消失。最终治疗方案一针甘精胰岛素、一针甘精胰岛素加一种口服降糖药、一针甘精胰岛素加速效胰岛素及一针甘精胰岛素加多种口服降糖药所占比例分别为8.0%、36.0%、17.9%、38.1%。甘精胰岛素和二甲双胍合用,可更好的控制餐后血糖,且低血糖的发生无总体无差异。结论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降糖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利用磁珠分离系统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的方法获取糖尿病肾病(DN)早期的尿小分子差异多肽谱。方法按Mogensen标准,46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测3d平均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UAER)后分组,其中正常蛋白尿组(DMl)24例,微量白蛋白组(DM2)22例,健康对照组(C)20例。DMl及DM2组肾小球率过滤(GFR)均大于90ml·min^-1·1.73m^-2。所有受试者留取空腹晨尿经采用弱阳离子(WCX)磁珠纯化试剂盒富集尿多肽,再采用MALDI-TOF-MS技术,获得尿液多肽谱,用ClinProtTM软件进行生物学比较分析。结果相对分子质量〈12000时,DMl组与C组相比,有15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DM2组与C组相比,有1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Ml组与DM2组相比,有10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弱阳离子磁珠分离系统联合MALDI-TOF-MS蛋白质检测技术,能够获得健康人及DN早期尿液多肽谱,为进一步从中寻找早期诊断及评估药物干预效果需要的标志物提供前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他汀类降脂药物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l medial thickness,IMT)和动脉反射波增强指数(augmentation index,AIx)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3月~2010年3月经冠脉造影或冠脉CT血管重建明确诊断为冠心病同时伴高胆固醇血症,且入选前未服用降脂药物或曾服用但已停用血胆固醇再次升高的患者57例,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所有研究对象分别于入选后1周内?治疗后3?6个月测定IMT?AIx以及其他生化指标?结果:他汀类药物治疗后3?6个月时都能有效地改善血脂水平,但是IMT的变化不明显(均P > 0.05),而AIx治疗前后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均P < 0.01),治疗前后以AIx为因变量,以IMT?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TC(治疗前r = 0.55,t = 4.32,P < 0.01;治疗后r = 0.69,t = 4.96,P < 0.01)和LDL-C(治疗前r = 0.42,t = 3.03,P < 0.01;治疗后r = 0.51,t = 2.63,P < 0.01)进入方程,统计分析表明TC?LDL-C和AIx呈正相关关系?结论:AIX较IMT能够更好地反映降脂治疗改善动脉硬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利用弱阳离子磁珠纯化(magnetic beads based weak cat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MB-WCX)系统结合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的方法获取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尿小分子差异多肽谱?方法:按Mogensen标准,根据3 d平均微量白蛋白尿排泄率,将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组,其中正常蛋白尿(DM1)组24例,微量白蛋白(DM2)组22例,大量蛋白(DM3)组22例;健康对照(C)组20例?DM1及DM2组肾小球率过滤(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均> 90 ml/(min·1.73 m2),DM3组GFR为60~89 ml/(min·1.73 m2)?采用MB-WCX试剂盒富集尿多肽,再经MALDI-TOF-MS技术,采集尿液多肽谱,应用ClinProtTM软件进行生物学比较分析?结果:质荷比 < 12 000时,DM1组与C组相比,有15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DM2组与C组相比,有1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29 8)?DM3组与C组相比,有10个蛋白质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MB-WCX系统联合MALDI-TOF-MS蛋白质检测技术,能够获得健康人及DN患者尿液小分子多肽谱,为进一步从中寻找早期筛查的标志物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6.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国内外大量临床研究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 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症是冠状动脉、脑动脉、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1,2].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骨保护素与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行双能X线骨密度(BMD)测定和骨保护素测定,并进行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结果 2型糖尿病骨密度和骨保护素之间有明显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保护素水平能反映其骨密度变化。  相似文献   
28.
为探讨冠心病人群中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脂联素和胆固醇(TC)水平并分析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本文选定对照组(A组)20名、单纯冠心病组(B组)32例和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组(C组)36例,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T:B组(66.5±48.3pg/mL)、C组(73.2±53.8pg/mL)与A组(50.1±20.7pg/mL)比,分别P<0.01和P<0.001;hs-CRP:B组(2.18±2.02mg/dL)、C组(3.08±2.73mg/dL)与A组(1.46±1.26mg/dL)比,P均小于0.001;TNF-:αB组(19.0±7.0pg/mL)、C组(25.0±9.0pg/mL)与A组(15.0±5.0pg/mL)比,P均小于0.001;NO:B组(43.5±22.7μmol/L)、C组(40.1±20.3μmol/L)与A组(75.4±40.6μmol/L)比,P均小于0.001;脂联素:B组(8.58±2.72mg/L)、C组(7.08±2.03mg/L)与A组(12.46±3.26mg/L)比,P均小于0.001。血清脂联素水平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呈负相关(P<0.01)。在以TC为应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中,hs-CRP、脂联素进入方程(P<0.001)。冠心病人群的血清ET、hs-CRP、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冠心病人群,血清NO、脂联素水平则与之相反。脂联素和TC、hs-CRP同样是一个很好的评价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低水平丙氨酸转氨酶(ALT)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发生明显组织学改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135例血清ALT水平低于2倍正常值上限(ULN)慢性HBV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肝脏病理结果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发生明显肝脏炎症(G≥2)或纤维化(S≥2)的危险因素。结果52例(52/135,38.5%)患者的肝组织G≥2或S≥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HBV家族史、ALT 1~<2×ULN、天冬氨酸转氨酶(AST)≥1×ULN、血小板计数(PLT)降低、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是低水平ALT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发生G≥2或S≥2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2,95%CI 1.007~1.100)、HBV家族史(OR=5.448,95%CI 2.191~13.548)和AST(OR=1.042,95%CI 1.005~1.081)是低水平ALT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病理发生G≥2或S≥2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或<0.01)。结论对于ALT<2×ULN的慢性HBV感染者,年龄、HBV家族史和AST水平可作为判断肝脏病理组织严重程度和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依据。  相似文献   
30.
瘦素、脂联素之比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瘦素、脂联素之比(leptin:adiponectin,L∶A)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eima-media thickness,IM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110例无冠心病临床诊断的男性,分别测定血清瘦素、脂联素、IMT及其他相关指标,计算L∶A。结果:L∶A和体质指数(BMI)、收缩压、IMT、HDL-C、载脂蛋白-A(Apo-A)、血糖有明显的相关性;和年龄、舒张压、LDL-C、TG、载脂蛋白B(ApoB)、ApoA/ApoB、胰岛素浓度没有相关性;单独分析脂联素、瘦素和IMT的相关性,发现在无冠心病的男性人群中血清瘦素和IMT(r=0.301,P<0.01)有明显的相关性;以IMT为因变量,以收缩压、舒张压、HDL-C、TC、BMI、血糖、吸烟、年龄、L∶A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血糖、吸烟、年龄、L∶A为IMT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肥胖和BMI正常者L∶A比较(1.20∶0.4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男性人群中L∶A较其他指标能更好的判断IM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