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目的 探讨加用阿立哌唑对利培酮所致的首次发病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高催乳素血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将80例男性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使用利培酮治疗4周后催乳素水平≥60 μg/L的患者,在维持原有治疗不变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阿立哌唑5 mg/d,对照组加用安慰剂治疗,总疗程12周,研究周期8周(第4~12周末).于治疗第0,4,8,12周末检测血清催乳素含量,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治疗中需要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 研究组治疗第12周末血清催乳素[(25±7)μg/L]较第4周末[(76±17)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7;P<0.01).对照组治疗第12周末催乳素[(79±13)μg/L]与第4周末[(78±15)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2;P>0.05);治疗第12周末催乳素下降率为(66 ±11)%、正常率为67.6%,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18)%、6.5%](P均<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PANSS评分总分及分量表分均明显下降(P均<0.01);在治疗第12周未两组之间各项评分比较,筹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40,0.76,0.22,0.88;P均>0.05).治疗第12周未研究组TESS评分(4.8±4.3)与对照组(4.5±3.9)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9;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利培酮所致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高催乳素血症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2.
目前用于广泛性焦虑治疗的药物除苯二氮卓类外,最常用的是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然而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对SSRIs或SSRIs联合苯二氮革药无效或部分有效。文拉法辛为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剂,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治疗广泛性焦虑有效。我们应用文拉法辛治疗对SSRIs无效的广泛性焦虑,并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进行对照,以观察文拉法辛对SSRIs治疗无效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3.
目前用于广泛性焦虑治疗的药物除苯二氮卓类外,最常用的是选择性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剂(SSRIs),然而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对SSRIs或SSRIs联合苯二氮草药无效或部分有效.文拉法辛为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抑制剂,国内外文献报道其治疗广泛性焦虑有效.我们应用文拉法辛治疗对SSRIs无效的广泛性焦虑,并与三环类抗抑郁药氯米帕明进行对照,以观察文拉法辛对SSRIs治疗无效广泛性焦虑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4.
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症疗效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固定剂量度洛西汀与文拉法辛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3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36例)和文拉法辛组(37例),治疗剂量分别为60mg/d和150mg/d,观察8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和安全性。结果度洛西汀组31例和文拉法辛组30例完成8周的观察。至第8周末两组的有效率和临床痊愈率分别为77.4%(24/31)、83.3%(25/30)和48.4%(15/31)、53.3%(1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1周末,文拉法辛组起效率(80.0%)高于度洛西汀组(41.9%)。度洛西汀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食欲减退、恶心、心动过速、头痛、震颤、口干和便秘,与文拉法辛组相似。结论度洛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与文拉法辛相似。  相似文献   
115.
氟伏沙明治疗强迫症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建玲  沈鑫华 《医药导报》2008,27(10):1199-1201
目的 探索氟伏沙明与氯米帕明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 将46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 治疗组给予氟伏沙明, 对照组给予氯米帕明治疗, 疗程8周. 治疗组平均剂量(257.61±47.93) mg&#8226;d-1, 对照组平均剂量(209.78±34.33) mg&#8226;d-1. 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 4, 6, 8周末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YBOCS)评价其疗效, 治疗中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其不良反应. 结果 两组治疗前YBOC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从治疗第2周末开始两组YBOCS评分均较前有显著下降(P<0.01), 同期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8周末治疗组有效率65.22%, 对照组有效率69.56%, 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 治疗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且轻. 结论 氟伏沙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短期治疗强迫症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6.
目的:研究惊恐障碍(PD)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及脑血流的改变以及影响这些改变的相关因素.方法:研究组为30例PD组,对照组为30例广泛焦虑障碍(GAD) PD组,30例GAD组及22例正常对照(NC)组.所有样本均测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脑血流量.比较PD组分别与GAD PD组、GAD组及正常对照(NC)组之间的差别,并在PD组内部对有关指标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PD组NO浓度较GAD组低(67.22±39.62,102.8±60.69).NOS测重浓度PD组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血流测定,PD组左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右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及右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较NC组低且差异有显著性.右侧椎动脉收缩峰较GAD组及NC组低.PD组NO浓度与HAMA负相关.左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与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右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及精神性焦虑呈正相关,与右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及右侧大脑前动脉收缩峰、年龄及女性呈负相关.右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与右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右侧大脑前动脉收缩峰呈正相关,与右侧大脑前动脉平均峰呈负相关.右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与右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右侧大脑前动脉平均峰及NO呈正相关,与年龄、左侧大脑中动脉收缩峰及右侧大脑前动脉收缩峰呈负相关.右侧椎动脉收缩峰与右侧椎动脉平均峰、左侧大脑中动脉平均峰呈正相关,与左侧大脑前动脉收缩峰、右侧大脑前动脉平均峰呈负相关.结论:NO、脑血流量改变可能是PD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之一.测定NO水平及脑血流量可作为PD的诊断或鉴别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7.
背景:血清催乳素升高和体重增加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但很少有研究评估这些副作用的长期情况。目标:比较利培酮或喹硫平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2个月后对血清催乳素及体重变化的影响。方法:80例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利培酮(N=40)或喹硫平(N=40)为期12个月的治疗。在开始治疗前一天和开始治疗后第1,3,6,9和12个月分别进行催乳素浓度,体重和身高的测定。在每一个时间段同时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利培酮组31例患者和喹硫平组33例患者完成12个月的治疗。两组PANSS评分在每次后续的评估中都有所下降;利培酮组在治疗3个月和6个月时的改善显著,但在治疗第9个月两组的水平改善相似。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在12个月内保持稳定,但利培酮组的血清催乳素水平在一年的随访中升高3.5至5.2倍。两组均出现体重增加,特别是在治疗的头3个月:两组的体重指数在治疗3个月时增加了62%。体重变化组间没有显著差异。体重变化和催乳激素水平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呈弱阳性:利培酮组rs=0.17(p=0.104),喹硫平组r=0.07(p=0.862)。结论:虽然利培酮更迅速有效,但利培酮和喹硫平在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第一年有相似的疗效。慢性高泌乳素血症与利培酮使用有关,但喹硫平没有。长期服用这两种药物与体重持续增加有关;两种药物在体重增加的时间性和幅度上相似。体重增加和催乳素水平变化不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18.
<正>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现有2 600万抑郁症患者[1]。目前抑郁症的治疗以抗抑郁药物治疗为主,抗抑郁治疗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但是相当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性功能障碍。抗抑郁药物引起的性功能障碍是指性欲、性唤起及性高潮发生明显改变以及性交疼痛,并导致个体不适、影响人际关系[2]。1项1 022例门诊患者的多中心研究显示,所有抗抑郁药引起的性功能障碍的总发生率为59.1%,男性性功能障碍(62.4%)高于女性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抑郁症患者血糖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抑郁症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病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与健康教育基础上给予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绪状况、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抑郁和焦虑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士主导的多学科团队在抑郁症患者血糖管理中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0.
<正>在临床实践中,焦虑障碍与躯体疾病的共病现象比较常见,我国综合医院就诊病人中符合焦虑障碍诊断标准者达8.6%,终身患病率达9.3%[1],而焦虑障碍者中躯体症状的患病率高达83.0%,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或器官。焦虑情绪越严重的病人,其躯体症状的发生率也越高[2]。Purves等[3]研究发现,焦虑症的遗传度约为26%,焦虑与失眠、心血管疾病等躯体疾病呈显著的遗传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