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哮喘患儿过程中抗炎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吸入布地奈德(普米克)气雾剂同时口服孟鲁司特,对照组只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所有病例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测定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EC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ECP水平较高,两组之间无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EC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ECP水平下降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治疗哮喘患儿中起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2.
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是小儿沙门氏菌感染中最常见者,近年来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多数为2岁以下婴幼儿,起病较急,临床症状重。临床上治疗较困难,病程较长。1991年以来,我们在治疗小儿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中,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配合常规抗生素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小婴儿(1~6个月)的肺炎,多伴有喘憋性症状,临床症状重,极易导致小婴儿呼吸衰竭.我院于2000年11月~2001年1月,应用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治疗小婴儿喘憋性肺炎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4.
25.
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多数为过敏性哮喘。为了解、查清该地区儿童哮喘过敏原组成谱,为该地区防治方案的具体化、个体化,提供科学依据。我院变态反应中心于2003年7月—2004年5月,对郑州地区的儿童哮喘过敏原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儿童哮喘的过敏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阳性率增加,吸人组过敏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阳性率也增加。  相似文献   
26.
郑州地区儿童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的血清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ARI)人群中的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2251例ARI(观察组)患儿进行流感嗜血杆菌IgM(HiB-IgM)抗体测定,同时设440例非感染病例和289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并对年龄、性别、城乡和季节的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总阳性率为9.2%,非感染病例对照组阳性率为3.2%,健康对照组阳性率为3.4%。观察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中以~6个月、~12个月两年龄组阳性率最高,分别是14.0%和12.5%,季节分布中11月至翌年4月的阳性率明显高于5~10月(P<0.01)。结论郑州地区儿童ARI人群中HiB感染率较高,临床上应重视呼吸道病原学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儿童哮喘控制水平及未达到有效控制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65例儿童哮喘未达到有效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患儿未达到有效控制的原因主要是对哮喘知识缺乏了解,对治疗依从性差、担心药物副作用、吸药技术不佳、医药费用不合理分配等。其中家长因素占54.5%,患儿因素占16.4%,医生因素占26.7%,药物因素占 2.4%。结论加强哮喘知识普及教育,提高儿科医生对哮喘的诊治水平,提高人们对哮喘的认识水平,从而提高对哮喘的有效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28.
29.
目的通过观察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儿Ig E及肺功能指标,评定槐杞黄颗粒辅助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选取60名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加槐杞黄干预组(B组),A组予吸入糖皮质激素和支气管扩张剂及口服白三烯拮抗剂等常规方法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加槐杞黄干预,疗程共3月。30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哮喘患儿血清Ig E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EF大致正常,但PEF25~75均有损害,并以PEF75损害最严重(P0.01)。槐杞黄颗粒治疗3月后,A组、B组Ig E水平明显下降,B组优于A组,且B组较A组大小气道功能异常缓解更好,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槐杞黄颗粒能降低哮喘非急性发作期患儿Ig E及改善肺功能,达到早期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地塞米松在促进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恢复及胸腔积液的吸收中有无作用。方法将106例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分成治疗组56例,早期应用地塞米松联合舒普深治疗大叶性肺炎,和对照组50例,应用舒普深治疗大叶性肺炎,观察病愈、好转及无效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病愈及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治疗组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地塞米松治疗合并胸腔积液大叶性肺炎患儿,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肺实变恢复及胸腔积液吸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